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構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埋件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
背景技術:
埋件一般為后續施工提供支撐或者連接作用。一般做土建或在基礎的時候,為了以后安裝基礎上的結構或者設備方便,事先在做基礎時候把一部分設備的底座,或者地腳螺栓,或者輔助的鋼板結構進行預埋,這樣基礎施工完畢后可以很容易地將后來的設備固定在預埋板或預埋件上,工程上非常常見。
但是,體育場罩棚等大型空間復雜異形鋼結構在埋件處受力復雜,埋件設計較難,傳統做法有預埋鋼板、預埋螺栓等。這種做法主要有兩個缺點,一是在地震、風荷載等各種復雜荷載作用下,埋件在不均勻復雜受力情況下易發生失效;二是預埋鋼板埋件錨固筋多且密,安裝不便,且降低混凝土握裹力。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埋件,其受力整體性較好,能夠承受各種復雜受力情況,安裝方便,能夠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受力能夠有效的傳遞。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其受力整體性較好,能夠承受各種復雜受力情況,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其能夠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受力能夠有效的傳遞,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其設計巧妙,結構簡潔,安裝方便,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其特點是,包括第一上桿件、第二上桿件、第三上桿件、第一中桿件、第二中桿件、下桿件和若干連接件,所述第一上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所述第三上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中桿件和所述下桿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且相互之間通過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第一上桿件、所述第三上桿件和所述下桿件位于倒三角形的三個頂角,所述第二上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和所述第二中桿件分別位于所述倒三角形的三條邊的中部,所述第二上桿件位于所述第一上桿件和所述第三上桿件之間,所述第一中桿件位于所述第一上桿件和所述下桿件之間,所述第二中桿件位于所述第三上桿件和所述下桿件之間。
較佳地,所述第一上桿件和所述第二上桿件、所述第一上桿件和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和所述第三上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和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和所述第二中桿件、所述第三上桿件和所述第二中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和所述第二中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和所述下桿件、所述第二中桿件和所述下桿件分別通過所述連接件連接。
更佳地,所述第三上桿件和所述第二中桿件、所述第一上桿件和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和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和所述第二中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和所述第三上桿件分別通過五個所述連接件連接,五個所述連接件中的三個所述連接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桿件,五個所述連接件中的剩余二個所述連接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傾斜于所述第一上桿件。
更佳地,所述第二中桿件和所述下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和所述下桿件分別通過三個所述連接件連接,三個所述連接件中的二個所述連接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中桿件,三個所述連接件中的剩余一個所述連接件傾斜于所述第一中桿件。
更佳地,所述第一中桿件和所述第二中桿件通過三個所述連接件連接,三個所述連接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中桿件。
更佳地,所述第一上桿件和所述第二上桿件通過四個所述連接件連接,四個所述連接件中的三個所述連接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桿件,四個所述連接件中的剩余一個所述連接件傾斜于所述第一上桿件。
較佳地,所述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還包括端板和/或埋板,所述第一上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所述第三上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中桿件和所述下桿件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所述端板和所述埋板,所述端板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桿件,所述埋板傾斜于所述第一上桿件且所述埋板位于一個平面內。
更佳地,所述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還包括加強板,所述加強板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上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所述第三上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中桿件和所述下桿件中的任一個和所述端板或所述埋板。
較佳地,所述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還包括錨釘,所述第一上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所述第三上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中桿件、所述下桿件和所述連接件中的至少一個設置有所述錨釘。
較佳地,所述第一上桿件、所述第二上桿件、所述第三上桿件、所述第一中桿件、所述第二中桿件、所述下桿件和所述連接件均為管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包括第一上桿件、第二上桿件、第三上桿件、第一中桿件、第二中桿件、下桿件和若干連接件,桿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且相互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第一上桿件、第三上桿件和下桿件位于倒三角形的三個頂角,第二上桿件、第一中桿件和第二中桿件分別位于倒三角形的三條邊的中部,第二上桿件位于第一上桿件和第三上桿件之間,第一中桿件位于第一上桿件和下桿件之間,第二中桿件位于第三上桿件和下桿件之間,受力整體性較好,能夠承受各種復雜受力情況,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2、本實用新型的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包括第一上桿件、第二上桿件、第三上桿件、第一中桿件、第二中桿件、下桿件和若干連接件,桿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且相互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第一上桿件、第三上桿件和下桿件位于倒三角形的三個頂角,第二上桿件、第一中桿件和第二中桿件分別位于倒三角形的三條邊的中部,第二上桿件位于第一上桿件和第三上桿件之間,第一中桿件位于第一上桿件和下桿件之間,第二中桿件位于第三上桿件和下桿件之間,能夠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受力能夠有效的傳遞,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3、本實用新型的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包括第一上桿件、第二上桿件、第三上桿件、第一中桿件、第二中桿件、下桿件和若干連接件,桿件相互平行間隔設置且相互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第一上桿件、第三上桿件和下桿件位于倒三角形的三個頂角,第二上桿件、第一中桿件和第二中桿件分別位于倒三角形的三條邊的中部,第二上桿件位于第一上桿件和第三上桿件之間,第一中桿件位于第一上桿件和下桿件之間,第二中桿件位于第三上桿件和下桿件之間,設計巧妙,結構簡潔,安裝方便,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這些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勢,通過下述的詳細說明,附圖和權利要求得以充分體現,并可通過所附權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裝置和它們的組合得以實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第三上桿件、第二中桿件和下桿件的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第一上桿件、第一中桿件和下桿件的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第二上桿件和第一中桿件的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5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第二上桿件和第二中桿件的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6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第二中桿件和第一中桿件的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7是圖1所示的具體實施例的第三上桿件、第二上桿件和第一上桿件的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的第三上桿件和第二中桿件的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符號說明)
1第一上桿件;2第二上桿件;3第三上桿件;4第一中桿件;5第二中桿件;6下桿件;7連接件;8端板;9埋板;10加強板;11錨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特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
請參見圖1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包括第一上桿件1、第二上桿件2、第三上桿件3、第一中桿件4、第二中桿件5、下桿件6和若干連接件7,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和所述下桿件6相互平行間隔設置且相互之間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下桿件6位于倒三角形的三個頂角,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一中桿件4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分別位于所述倒三角形的三條邊的中部,所述第二上桿件2位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第三上桿件3之間,所述第一中桿件4位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下桿件6之間,所述第二中桿件5位于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下桿件6之間。
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的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的橫截面的外形輪廓呈倒三角形,第一上桿件1、第二上桿件2和第三上桿件3的連線構成倒三角形的一條邊,第一上桿件1、第一中桿件4和下桿件6的連線構成倒三角形的第二條邊,第三上桿件3、第二中桿件5和下桿件6的連線構成倒三角形的第三條邊。
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和所述下桿件6相互之間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適的結構,請參見圖1至圖7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第一中桿件4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第一中桿件4和所述下桿件6、所述第二中桿件5和所述下桿件6分別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
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三上桿件3分別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適的結構,請參見圖1至圖5和圖7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第二上桿件2和所述第三上桿件3分別通過五個所述連接件7連接,五個所述連接件7中的三個所述連接件7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五個所述連接件7中的剩余二個所述連接件7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傾斜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
所述第二中桿件5和所述下桿件6、所述第一中桿件4和所述下桿件6分別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適的結構,請參見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中桿件5和所述下桿件6、所述第一中桿件4和所述下桿件6分別通過三個所述連接件7連接,三個所述連接件7中的二個所述連接件7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中桿件4,三個所述連接件7中的剩余一個所述連接件7傾斜于所述第一中桿件4。
所述第一中桿件4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適的結構,請參見圖1和圖6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中桿件4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通過三個所述連接件7連接,三個所述連接件7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中桿件4。
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第二上桿件2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適的結構,請參見圖1和圖7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桿件1和所述第二上桿件2通過四個所述連接件7連接,四個所述連接件7中的三個所述連接件7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四個所述連接件7中的剩余一個所述連接件7傾斜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
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通過所述連接件7連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適的結構,請參見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通過三個所述連接件7連接,三個所述連接件7相互平行間隔設置并傾斜于所述第三上桿件3。
為了便于后續施工安裝和/或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請參見圖1至圖7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還包括端板8和埋板9,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和所述下桿件6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所述端板8和所述埋板9,所述端板8垂直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埋板9傾斜于所述第一上桿件1且所述埋板9位于一個平面內。所述埋板9也可以不位于一個平面內,如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埋板9相互平行,不位于一個平面內。端板8便于后續施工安裝,埋板9便于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
為了增強桿件和端板8或埋板9的連接強度,更佳地,所述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還包括加強板10,所述加強板10分別連接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和所述下桿件6中的任一個和所述端板8或所述埋板9。請參見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三上桿件3和端板8、第三上桿件3和埋板9、第二中桿件5和端板8以及第二中桿件5和埋板9之間均連接有加強板10。
為了便于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較佳地,所述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還包括錨釘11,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下桿件6和所述連接件7中的至少一個設置有所述錨釘11。請參見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二中桿件5以及所述第三上桿件3和所述第二中桿件5之間的所述連接件7均設置有所述錨釘11。
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下桿件6和所述連接件7可以是任何合適的部件,請參見圖1至圖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兩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下桿件6和所述連接件7均為管件。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所述埋板9、所述第一上桿件1、所述第二上桿件2、所述第三上桿件3、所述第一中桿件4、所述第二中桿件5、所述下桿件6和所述連接件7澆注在鋼筋混凝土中,端板8裸露在外,與鋼筋混凝土表面齊平,用于連接體育場罩棚等大型空間復雜異形鋼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主要有:
1)受力整體性較好,能夠承受各種復雜受力情況;
2)能夠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受力能夠有效的傳遞;
3)埋件相對位置能夠有效控制。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倒三角形六桿桁架結構埋件受力整體性較好,能夠承受各種復雜受力情況,能夠與鋼筋混凝土有效結合,受力能夠有效的傳遞,且設計巧妙,結構簡潔,安裝方便,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已經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及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說明,在不背離所述原理下,實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實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權利要求精神及權利要求范圍的所有變形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