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資源環保領域,具體是一種綠化灌溉用雨水收集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綠地建設是利用植物材料為主,因景造林;同時充分發揮綠地的綜合功能,提供更大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上述基礎上,人工種植前后的澆灌是不可缺少。但是在現有的綠地灌溉系統中的蓄水池大多為露天式的設計,長期暴露在空氣中不僅易受到空中飄落的雜質污染水質和阻塞水管,在高溫環境下,蓄水池內水蒸發很快,導致浪費,此外,綠化用地用水量大,現有的綠地灌溉水資源主要來自城市供水,加劇了城市供水緊張的現象,而在雨量大季節中,過多的雨水易引發內澇,導致植被出現爛根而死亡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綠化灌溉用雨水收集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綠化灌溉用雨水收集處理裝置,包括:集水箱、第一階梯水箱、第二階梯水箱、蓄水池以及若干管道,所述集水箱的右側底部設置出水管,出水管上連接溢流管,溢流管和出水管上分別安裝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階梯水箱設置在出水管下方,第一階梯水箱的右側為過濾網,所述第二階梯水箱與第一階梯水箱間位置呈階梯型,第二階梯水箱的右側也為過濾網,第二階梯水箱與第一階梯水箱的底面均為左端向下傾斜的斜面,且左端底部分別連接第二排污管和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上均安裝閥門且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均連通至地底;所述蓄水池安裝在第二階梯水箱的右下方,蓄水池中設置水位計,所述水位計與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的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集水箱上通過轉軸安裝蓋板,蓋板的一端通過銷軸連接油缸的活塞桿,蓋板、轉軸以及油缸共有兩組,分別設置在集水箱的兩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箱上安裝雨量傳感器,所述雨量傳感器與油缸的控制電路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池中設置水泵,所述水泵與綠化灌溉系統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箱、第一階梯水箱、第二階梯水箱以及蓄水池均設置在地面下,且地面下設置樓梯。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箱底面為右端向下傾斜的斜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自動收集雨水,有效避免雨水被污染或蒸發;水過濾效率高,非常適合綠化用地灌溉使用,可節約大量水資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集水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綠化灌溉用雨水收集處理裝置,包括:集水箱1、第一階梯水箱7、第二階梯水箱9、蓄水池11以及若干管道,所述集水箱1的右側底部設置出水管6,出水管6上連接溢流管4,溢流管4和出水管6上分別安裝第一電磁閥31和第二電磁閥32;所述第一階梯水箱7設置在出水管6下方,第一階梯水箱7的右側為過濾網10,所述第二階梯水箱9與第一階梯水箱7間位置呈階梯型,第二階梯水箱9的右側也為過濾網10,第二階梯水箱9與第一階梯水箱7的底面均為左端向下傾斜的斜面,且左端底部分別連接第二排污管52和第一排污管51,所述第一排污管51和第二排污管52上均安裝閥門8且第一排污管51和第二排污管52均連通至地底,集水箱1用于在雨季收集雨水,出水管6將水排入第一階梯水箱7中,當第一階梯水箱7中水位超過其右端高位時,水自動流入第二階梯水箱9中,且過濾網10對水進行一次過濾,同理,第二階梯水箱9中的水經過過濾網10過濾后流入蓄水池11中,由于階梯水箱左端向下傾斜,水中的沉淀物會逐漸沉淀并積聚在水箱左端,通過開啟閥門8便可將污水排出,減少水中雜質進入蓄水池11中;所述蓄水池11安裝在第二階梯水箱9的右下方,蓄水池11中設置水位計13,所述水位計13與第一電磁閥31和第二電磁閥32的控制電路電連接,水位計13檢測蓄水池11中水位高度,水位不高時,第一電磁閥31常閉,第二電磁閥32常開,當水位達到設定高度時,第一電磁閥31開啟,第二電磁閥32關閉,溢流管4與第一排污管51連通,使集水箱1中的水通過溢流管4排出,而不再流向第一階梯水箱7中,防止雨量過大造成蓄水池11中水位不斷上漲而溢出的現象;所述集水箱1上通過轉軸17安裝蓋板16,蓋板16的一端通過銷軸連接油缸15的活塞桿,蓋板16、轉軸17以及油缸15共有兩組,分別設置在集水箱1的兩側,當有雨水時,油缸15收縮使蓋板16開啟收集雨水,雨水停后蓋板16關閉,以防止集水箱1內水被污染和蒸發。
所述集水箱1上安裝雨量傳感器14,所述雨量傳感器14與油缸15的控制電路連接,用于檢測雨水有否并控制蓋板16開啟。
所述蓄水池11中設置水泵12,所述水泵12與綠化灌溉系統連接。
所述集水箱1、第一階梯水箱7、第二階梯水箱9以及蓄水池11均設置在地面下,且地面下設置樓梯2,方便設備檢修與維護等。
所述集水箱1底面為右端向下傾斜的斜面101,有助于集水箱1中的水排空。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