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引水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水利用引水裝置。
背景技術: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并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
水利工程建設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大水洼等阻礙,這是需要將其內的水排走,目前都是人工將水泵放入其中,再將水抽走,但有些過大過深的水洼,工人去放水泵存在危險性,因此亟需研發一種可移動的,可方便安全的將水泵放入水洼的引水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水利工程建設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大水洼等阻礙,這是需要將其內的水排走,目前都是人工將水泵放入其中,再將水抽走,但有些過大過深的水洼,工人去放水泵存在危險性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移動的,可方便安全的將水泵放入水洼的引水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水利用引水裝置,包括有車輪、底板、安裝架、繞線輪、第一電機、拉線、伺服電機、左軸承座、定滑輪、水泵本體、螺母、第一支桿、右軸承座、絲桿、滑塊、滑軌、頂板和第二支桿,底板底部設有車輪,底板頂部中間設有安裝架,安裝架頂端設有頂板,頂板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二支桿、伺服電機、左軸承座、滑軌和右軸承座,第二支桿底端安裝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上設有繞線輪,繞線輪上繞有拉線,左軸承座和右軸承座之間連接有絲桿,絲桿左端與伺服電機連接,絲桿上設有螺母,螺母與絲桿配合,滑軌上滑動式設有滑塊,滑塊與螺母連接,螺母底端設有第一支桿,第一支桿底端連接有定滑輪,拉線繞過定滑輪,并連接有水泵本體。
優選地,還包括有安裝座、第二電機、卷筒和水帶,安裝架右側中部設有安裝座,安裝座上安裝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上連接有卷筒,卷筒上繞有水帶。
優選地,還包括有固定塊、彈簧、擠壓塊和插桿,安裝架右側下部設有固定塊,固定塊中間開有通孔,固定塊內中部左右對稱開有凹槽,凹槽內通過彈簧連接有擠壓塊,擠壓塊頂部中間開有卡槽,插桿和卡槽配合。
優選地,還包括有水箱、軟管和硬管,頂板頂部左側設有水箱,水箱左側連接有軟管,安裝架中部設有硬管,硬管左端與軟管連接,硬管右端位于通孔上方。
優選地,還包括有收集框,底板頂部右側放置有收集框。
優選地,還包括有放置板,頂板底部右端設有放置板。
工作原理:當需要對水洼進行引水操作時,工人首先將裝置推動至水洼旁,然后工人控制伺服電機順時針旋轉,伺服電機帶動絲桿順時針旋轉,因為螺母與滑塊連接,所以只能螺母向右運動,螺母帶動第一支桿及其上裝置向右運動,進而帶動水泵本體向有運動,當水泵本體運動至水洼的正上方時,工人控制伺服電機停止旋轉,然后工人控制第一電機逆時針旋轉,帶動繞線輪逆時針旋轉,繞線輪將拉線放松,水泵本體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進而使得水泵本體放入水洼內,當水泵本體到了水洼底部時,工人控制第一電機停止工作,然后工人啟動水泵,即可對水洼進行引水。當水洼內的水全部引出后,工人控制第一電機順時針旋轉,使得繞線輪將拉線收緊,進而帶動水泵本體離開水洼回到豎直方向初始位置后,工人控制第一電機停止工作,接著控制伺服電機逆時針旋轉,帶動螺母及其上裝置向左運動,使得水泵本體回到初始位置后,工人控制伺服電機停止工作,然后將裝置推走即可。
因為還包括有安裝座、第二電機、卷筒和水帶,安裝架右側中部設有安裝座,安裝座上安裝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上連接有卷筒,卷筒上繞有水帶,引水時需要使用到水帶,將水洼內的水引致排放處,此時工人控制第二電機順時針旋轉,第二電機帶動卷筒順時針旋轉,使得水帶被放開,工人先將水帶一端連接到水泵本體上,當水帶另一端也放開后,工人控制第二電機停止工作,接著工人將水帶另一端放入排放處,如此,使得水帶更好攜帶,使用更加方便。
因為還包括有固定塊、彈簧、擠壓塊和插桿,安裝架右側下部設有固定塊,固定塊中間開有通孔,固定塊內中部左右對稱開有凹槽,凹槽內通過彈簧連接有擠壓塊,擠壓塊頂部中間開有卡槽,插桿和卡槽配合,在引水操作完畢后,工人需要將水帶繞上,但水帶經過使用后內部存在臟物,所以需要將其內的臟物清理干凈,此時工人先將水帶一端穿過通孔,然后將插桿拔出,擠壓塊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靠攏,擠壓水帶,然后工人拉動水帶,先將水帶穿過通孔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再控制旋轉電機逆時針旋轉,帶動卷筒逆時針旋轉,進而將水帶繞起,在繞水帶的同時,水帶一直本擠壓塊擠壓著,進而將其內的臟物擠出,當水帶全部繞起后,工人將擠壓塊壓入凹槽,再將插塊插入卡槽內,使得擠壓塊被固定,使得水帶保持干凈,排水效果更好,延長其使用壽命。
因為還包括有水箱、軟管和硬管,頂板頂部左側設有水箱,水箱左側連接有軟管,安裝架中部設有硬管,硬管左端與軟管連接,硬管右端位于通孔上方,在收起水帶時,水帶外表面會有臟物,并且擠壓塊對水帶清理完畢后,擠壓塊和通孔上會沾有臟物,此時水箱內的清水通過軟管流入硬管,再通過硬管流出,對水帶外表面、擠壓塊和通孔進行沖洗,使得裝置保持整潔,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因為還包括有收集框,底板頂部右側放置有收集框,沖洗水帶外表面、擠壓塊和通的污水流入收集框內,避免了隨意排放污水造成的環境污染。
因為還包括有放置板,頂板底部右端設有放置板,在水泵本體不是用時,將水泵放置在放置板上,延長了拉線的使用壽命,并且避免了水泵本體砸落造成安全事故。
本發明的控制方式是通過人工控制,人工控制的控制電路通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簡單編程即可實現,屬于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并且本發明主要用來保護機械裝置,所以本發明不在詳細解釋控制方式和電路連接。
(3)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控制第一電機工作,收放拉線帶動水泵本體上下運動,通過控制伺服電機工作,帶動水泵本體左右運動,使得水泵本體運動至水洼正上方,再將水泵本體放入水洼底部,使得水洼內的水基本被引走,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第四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第五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a的放大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擠壓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車輪,2-底板,3-安裝架,4-繞線輪,5-第一電機,6-拉線,7-伺服電機,8-左軸承座,9-定滑輪,10-水泵本體,11-螺母,12-第一支桿,13-右軸承座,14-絲桿,15-滑塊,16-滑軌,17-頂板,18-第二支桿,19-安裝座,20-第二電機,21-卷筒,22-固定塊,23-彈簧,24-擠壓塊,25-凹槽,26-插桿,27-通孔,28-水箱,29-軟管,30-硬管,31-收集框,32-放置板,33-卡槽,34-水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水利用引水裝置,如圖1-7所示,包括有車輪1、底板2、安裝架3、繞線輪4、第一電機5、拉線6、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定滑輪9、水泵本體10、螺母11、第一支桿12、右軸承座13、絲桿14、滑塊15、滑軌16、頂板17和第二支桿18,底板2底部設有車輪1,底板2頂部中間設有安裝架3,安裝架3頂端設有頂板17,頂板17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二支桿18、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滑軌16和右軸承座13,第二支桿18底端安裝有第一電機5,第一電機5上設有繞線輪4,繞線輪4上繞有拉線6,左軸承座8和右軸承座13之間連接有絲桿14,絲桿14左端與伺服電機7連接,絲桿14上設有螺母11,螺母11與絲桿14配合,滑軌16上滑動式設有滑塊15,滑塊15與螺母11連接,螺母11底端設有第一支桿12,第一支桿12底端連接有定滑輪9,拉線6繞過定滑輪9,并連接有水泵本體10。
實施例2
一種水利用引水裝置,如圖1-7所示,包括有車輪1、底板2、安裝架3、繞線輪4、第一電機5、拉線6、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定滑輪9、水泵本體10、螺母11、第一支桿12、右軸承座13、絲桿14、滑塊15、滑軌16、頂板17和第二支桿18,底板2底部設有車輪1,底板2頂部中間設有安裝架3,安裝架3頂端設有頂板17,頂板17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二支桿18、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滑軌16和右軸承座13,第二支桿18底端安裝有第一電機5,第一電機5上設有繞線輪4,繞線輪4上繞有拉線6,左軸承座8和右軸承座13之間連接有絲桿14,絲桿14左端與伺服電機7連接,絲桿14上設有螺母11,螺母11與絲桿14配合,滑軌16上滑動式設有滑塊15,滑塊15與螺母11連接,螺母11底端設有第一支桿12,第一支桿12底端連接有定滑輪9,拉線6繞過定滑輪9,并連接有水泵本體10。
還包括有安裝座19、第二電機20、卷筒21和水帶34,安裝架3右側中部設有安裝座19,安裝座19上安裝有第二電機20,第二電機20上連接有卷筒21,卷筒21上繞有水帶34。
實施例3
一種水利用引水裝置,如圖1-7所示,包括有車輪1、底板2、安裝架3、繞線輪4、第一電機5、拉線6、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定滑輪9、水泵本體10、螺母11、第一支桿12、右軸承座13、絲桿14、滑塊15、滑軌16、頂板17和第二支桿18,底板2底部設有車輪1,底板2頂部中間設有安裝架3,安裝架3頂端設有頂板17,頂板17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二支桿18、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滑軌16和右軸承座13,第二支桿18底端安裝有第一電機5,第一電機5上設有繞線輪4,繞線輪4上繞有拉線6,左軸承座8和右軸承座13之間連接有絲桿14,絲桿14左端與伺服電機7連接,絲桿14上設有螺母11,螺母11與絲桿14配合,滑軌16上滑動式設有滑塊15,滑塊15與螺母11連接,螺母11底端設有第一支桿12,第一支桿12底端連接有定滑輪9,拉線6繞過定滑輪9,并連接有水泵本體10。
還包括有安裝座19、第二電機20、卷筒21和水帶34,安裝架3右側中部設有安裝座19,安裝座19上安裝有第二電機20,第二電機20上連接有卷筒21,卷筒21上繞有水帶34。
還包括有固定塊22、彈簧23、擠壓塊24和插桿26,安裝架3右側下部設有固定塊22,固定塊22中間開有通孔27,固定塊22內中部左右對稱開有凹槽25,凹槽25內通過彈簧23連接有擠壓塊24,擠壓塊24頂部中間開有卡槽33,插桿26和卡槽33配合。
實施例4
一種水利用引水裝置,如圖1-7所示,包括有車輪1、底板2、安裝架3、繞線輪4、第一電機5、拉線6、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定滑輪9、水泵本體10、螺母11、第一支桿12、右軸承座13、絲桿14、滑塊15、滑軌16、頂板17和第二支桿18,底板2底部設有車輪1,底板2頂部中間設有安裝架3,安裝架3頂端設有頂板17,頂板17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二支桿18、伺服電機7、左軸承座8、滑軌16和右軸承座13,第二支桿18底端安裝有第一電機5,第一電機5上設有繞線輪4,繞線輪4上繞有拉線6,左軸承座8和右軸承座13之間連接有絲桿14,絲桿14左端與伺服電機7連接,絲桿14上設有螺母11,螺母11與絲桿14配合,滑軌16上滑動式設有滑塊15,滑塊15與螺母11連接,螺母11底端設有第一支桿12,第一支桿12底端連接有定滑輪9,拉線6繞過定滑輪9,并連接有水泵本體10。
還包括有安裝座19、第二電機20、卷筒21和水帶34,安裝架3右側中部設有安裝座19,安裝座19上安裝有第二電機20,第二電機20上連接有卷筒21,卷筒21上繞有水帶34。
還包括有固定塊22、彈簧23、擠壓塊24和插桿26,安裝架3右側下部設有固定塊22,固定塊22中間開有通孔27,固定塊22內中部左右對稱開有凹槽25,凹槽25內通過彈簧23連接有擠壓塊24,擠壓塊24頂部中間開有卡槽33,插桿26和卡槽33配合。
還包括有水箱28、軟管29和硬管30,頂板17頂部左側設有水箱28,水箱28左側連接有軟管29,安裝架3中部設有硬管30,硬管30左端與軟管29連接,硬管30右端位于通孔27上方。
還包括有收集框31,底板2頂部右側放置有收集框31。
還包括有放置板32,頂板17底部右端設有放置板32。
工作原理:當需要對水洼進行引水操作時,工人首先將裝置推動至水洼旁,然后工人控制伺服電機7順時針旋轉,伺服電機7帶動絲桿14順時針旋轉,因為螺母11與滑塊15連接,所以只能螺母11向右運動,螺母11帶動第一支桿12及其上裝置向右運動,進而帶動水泵本體10向有運動,當水泵本體10運動至水洼的正上方時,工人控制伺服電機7停止旋轉,然后工人控制第一電機5逆時針旋轉,帶動繞線輪4逆時針旋轉,繞線輪4將拉線6放松,水泵本體1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進而使得水泵本體10放入水洼內,當水泵本體10到了水洼底部時,工人控制第一電機5停止工作,然后工人啟動水泵,即可對水洼進行引水。當水洼內的水全部引出后,工人控制第一電機5順時針旋轉,使得繞線輪4將拉線6收緊,進而帶動水泵本體10離開水洼回到豎直方向初始位置后,工人控制第一電機5停止工作,接著控制伺服電機7逆時針旋轉,帶動螺母11及其上裝置向左運動,使得水泵本體10回到初始位置后,工人控制伺服電機7停止工作,然后將裝置推走即可。
因為還包括有安裝座19、第二電機20、卷筒21和水帶34,安裝架3右側中部設有安裝座19,安裝座19上安裝有第二電機20,第二電機20上連接有卷筒21,卷筒21上繞有水帶34,引水時需要使用到水帶34,將水洼內的水引致排放處,此時工人控制第二電機20順時針旋轉,第二電機20帶動卷筒21順時針旋轉,使得水帶34被放開,工人先將水帶34一端連接到水泵本體10上,當水帶34另一端也放開后,工人控制第二電機20停止工作,接著工人將水帶34另一端放入排放處,如此,使得水帶34更好攜帶,使用更加方便。
因為還包括有固定塊22、彈簧23、擠壓塊24和插桿26,安裝架3右側下部設有固定塊22,固定塊22中間開有通孔27,固定塊22內中部左右對稱開有凹槽25,凹槽25內通過彈簧23連接有擠壓塊24,擠壓塊24頂部中間開有卡槽33,插桿26和卡槽33配合,在引水操作完畢后,工人需要將水帶34繞上,但水帶34經過使用后內部存在臟物,所以需要將其內的臟物清理干凈,此時工人先將水帶34一端穿過通孔27,然后將插桿26拔出,擠壓塊24在彈簧23的彈力作用下靠攏,擠壓水帶34,然后工人拉動水帶34,先將水帶34穿過通孔27的一端固定在卷筒21上,再控制旋轉電機逆時針旋轉,帶動卷筒21逆時針旋轉,進而將水帶34繞起,在繞水帶34的同時,水帶34一直本擠壓塊24擠壓著,進而將其內的臟物擠出,當水帶34全部繞起后,工人將擠壓塊24壓入凹槽25,再將插塊插入卡槽33內,使得擠壓塊24被固定,使得水帶34保持干凈,排水效果更好,延長其使用壽命。
因為還包括有水箱28、軟管29和硬管30,頂板17頂部左側設有水箱28,水箱28左側連接有軟管29,安裝架3中部設有硬管30,硬管30左端與軟管29連接,硬管30右端位于通孔27上方,在收起水帶34時,水帶34外表面會有臟物,并且擠壓塊24對水帶34清理完畢后,擠壓塊24和通孔27上會沾有臟物,此時水箱28內的清水通過軟管29流入硬管30,再通過硬管30流出,對水帶34外表面、擠壓塊24和通孔27進行沖洗,使得裝置保持整潔,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因為還包括有收集框31,底板2頂部右側放置有收集框31,沖洗水帶34外表面、擠壓塊24和通的污水流入收集框31內,避免了隨意排放污水造成的環境污染。
因為還包括有放置板32,頂板17底部右端設有放置板32,在水泵本體10不是用時,將水泵放置在放置板32上,延長了拉線6的使用壽命,并且避免了水泵本體10砸落造成安全事故。
本發明的控制方式是通過人工控制,人工控制的控制電路通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簡單編程即可實現,屬于本領域的公知常識,并且本發明主要用來保護機械裝置,所以本發明不在詳細解釋控制方式和電路連接。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