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閘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
背景技術:
泄洪即排泄洪水。由于持續性強降雨導致水庫超水位,為避免水漫洪溢,或庫壩、堤堰潰塌而造成嚴重的災害,開閘向下游泄洪區排水,閘門用于關閉和開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設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用以攔截水流,控制水位、調節流量、排放泥沙和飄浮物等。
現有的泄洪裝置均是采用人工測量水位后進行開閘泄洪的操作,在日常具體實施中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現有的自動開閘泄洪裝置往往是監測裝置四周的水位在某一刻達到臨界值就會啟動開閘機構,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導致水閘錯誤地開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現在急需一種穩定和準確的自動開閘泄洪裝置來滿足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包括兩個壩體,所述壩體相對設置,壩體之間設置有閘門,所述壩體的頂部設置有支架,支架上通過螺絲固定設置有若干個轉動電機,轉動電機的輸出桿上設置有繩索,所述繩索的一端與閘門固定連接,所述壩體的一側設置有水位監測裝置,所述水位監測裝置包括空心柱、浮球、玻璃板、若干個紅外發射器、若干個紅外接收器、過濾紗網和蓋板,空心柱豎直固定在壩體的一側,浮球設置在空心柱的內部,空心柱的相對的兩側內壁上開設有側腔,玻璃板豎直設置在側腔的內壁上,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分別設置在兩側的側腔內且相互配合,過濾紗網固定設置在空心柱的底部內壁,蓋板水平設置在空心柱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蓋板的一側固定焊接在壩體的一側,且蓋板與空心柱頂部的距離小于浮球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支架的頂部內壁上通過螺絲固定設置有控制器,紅外接收裝器和轉動電機分別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為had-sc200控制器或hach-sc200控制器。
優選的,所述水位監測裝置設置在壩體的上游一側。
優選的,所述玻璃板與側腔連接處進行密閉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浮球遮擋紅外信號來持續收集獲得水位信號,并通過控制器處理,對閘門進行智能化控制,做到了對水位的穩定和持續的監控,同時避免了水位較高時人工的室外作業,提高了智能化,滿足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的部分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的原理框架圖。
圖中:1壩體、2閘門、3轉動電機、4繩索、5水位監測裝置、6空心柱、7浮球、8玻璃板、9紅外發射器、10紅外接收器、11過濾紗網、12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自動開閘泄洪裝置,包括兩個壩體1,壩體1相對設置,壩體1之間設置有閘門2,壩體1的頂部設置有支架,支架上通過螺絲固定設置有若干個轉動電機3,轉動電機3的輸出桿上設置有繩索4,繩索4的一端與閘門2固定連接,壩體1的一側設置有水位監測裝置5,水位監測裝置5包括空心柱6、浮球7、玻璃板8、若干個紅外發射器9、若干個紅外接收器10、過濾紗網11和蓋板12,空心柱6豎直固定在壩體1的一側,浮球7設置在空心柱6的內部,空心柱6的相對的兩側內壁上開設有側腔,玻璃板8豎直設置在側腔的內壁上,紅外發射器9和紅外接收器10分別設置在兩側的側腔內且相互配合,過濾紗網11固定設置在空心柱6的底部內壁,蓋板12水平設置在空心柱6的頂部,蓋板12的一側固定焊接在壩體1的一側,且蓋板12與空心柱6頂部的距離小于浮球7的直徑,支架的頂部內壁上通過螺絲固定設置有控制器13,紅外接收裝器和轉動電機3分別與控制器13連接,控制器13為had-sc200控制器或hach-sc200控制器,水位監測裝置5設置在壩體1的上游一側,玻璃板8與側腔連接處進行密閉處理。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
通過連通器原理,空心柱6內的水位與外部水位同步,但穩定性更高,浮球7的運動僅收到水位的影響,水位變動時浮球7隨著浮球7進行上下移動,浮球7上下移動的同時,遮擋同水平面的紅外信號,使得紅外接受器10接收不到紅外信號,紅外接收器10將是否收到紅外信號傳輸給控制器處理,控制器進行處理,并通過轉動電機3控制閘門2的開閉,本發明對閘門進行智能化控制,做到了對水位的穩定和持續的監控,同時避免了水位較高時人工的室外作業,提高了智能化,滿足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