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發生沉降后的調整裝置,尤其涉及到地下結構預制混凝土構件沉降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對預制裝配式結構的深入研究,預制裝配式結構在越來越多的工程中得到應用。目前在地下共程中預制裝配式結構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在綜合管廊、地下通道、地鐵隧道中都有應用。預制裝配式結構相對于現澆整體式結構而言,整體性能較差,防水性相對較弱。當結構的地基發生沉降后,涵片間拼縫易張開,導致地下水滲入結構中。
就目前而言,在地下結構的預制混凝土構件發生沉降后,普遍采用對發生滲漏的部位進行封堵的方法,但是對結構以后的運行和使用都存在著隱患。
有鑒于對地下結構發生沉降問題的研究,本實用新型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預制混凝土構件沉降調整裝置及其制作和安裝方法,提高連接部件的使用安全性能,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地下結構發生沉降后調整困難,而提供一種新型預制混凝土構件沉降調整裝置及其制作和安裝方法,提高關鍵位置的連接牢固性能以及合理的傳力結構體系,從而更加適于實用,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案為:一種預制混凝土構件沉降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架以及設置在反力架內側的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外周套設有管材;
所述反力架由一倒扣U形鋼架和兩個L形鋼架組合而成,兩個所述L形鋼架分別連接在所述U形鋼架的兩個自由端形成幾字形的反力架,兩個L形鋼架朝向所述U形鋼架兩側外翻形成兩個反力腳;
所述支撐立柱通過一千斤頂銜接在幾字形的所述反力架頂部內側。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撐立柱是兩端焊接有圓形鋼板的鋼管,圓形鋼板的尺寸分別與千斤頂和管材的尺寸相對應。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管材為PVC管。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管材和支撐立柱的底部帶有混凝土墊塊。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U形鋼架與所述L形鋼架之間通過高強螺栓和連接鋼板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種技術方案為:一種使用沉降調整裝置進行的預制混凝土構件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開挖預制混凝土構件下沉部位的地基,在地基的地面構筑混凝土墊塊,將管材與混凝土墊塊凝固成為一體;
(2)將支撐立柱插入管材內,并依次安裝千斤頂、U形鋼架和L形鋼架,保證兩個反力腳位于所述預制混凝土構件的下方,形成反力腳上托預制混凝土構件的結構;
(3)啟動千斤頂加力,通過反力架將預制混凝土構件抬升,并抬升至設計標高,然后向抬升后的預制混凝土構件下方注入混凝土;
(4)混凝土凝固后,依次拆除U形鋼梁、千斤頂以及支撐立柱,然后澆筑混凝土,將開挖的預制混凝土構件地基補平。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3中的混凝土為速凝補償收縮混凝土。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4)中管材和L形鋼梁留在混凝土。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簡單、實用。對于地下管廊、通道、隧道等結構工程發生沉降后,無需開挖地表路面,不影響地面道路結構及車輛通行,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預制混凝土構件沉降調整裝置的反力架采用組合式幾字形構造,通過高強螺栓及鋼板連接而成。發生沉降的構件調整到適當位置,澆筑速凝補償收縮混凝土并終凝后,可以將高強螺栓拆卸,并將U形鋼梁、千斤頂及支撐立柱拆除,僅將管材和L形鋼梁留在混凝土中,而無法取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預制混凝土構件沉降調整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千斤頂,2、支撐立柱,3、管材,4、U形鋼梁,5、L形鋼梁,6.高強螺栓,7、連接鋼板,8.預制混凝土構件,9、混凝土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插銷式支架連接構造及其制作和安裝方法其具體實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預制混凝土構件沉降調整裝置示意圖,包括有千斤頂1,支撐立柱2,管材3,U形鋼梁4,L形鋼梁5,高強螺栓6和連接鋼板7。
預制混凝土構件8沉降調整裝置的結構主體由千斤頂1、支撐立柱2和幾字形反力架,其中千斤頂1放置在支撐立柱2上,支撐立柱2的兩端為圓形鋼板,一端較大而另一端較小,將支撐立柱2的較小端插入管材3中,管材3的端部為混凝土墊塊9,以增強該裝置的穩定性。幾字形反力架安裝在千斤頂1上,構成預制混凝土構件8沉降調整裝置。
預制混凝土構件8沉降調整裝置有U形鋼梁4、L形鋼梁5通過高強螺栓6及連接鋼板7連接而成,在U形鋼梁4及L形鋼梁5的端部留有開孔,其開孔數量及位置滿足強度要求,在連接鋼板7上相應位置留有開孔,其開孔數量及位置與U形鋼梁4及L形鋼梁5相對應。首先將U形鋼梁4安裝到千斤頂1上,其次將L形鋼梁5插入發生沉降的預制混凝土構件8下方,最后用高強螺栓6和連接鋼板7將U形鋼梁4和L形鋼梁5連接成幾字形反力架。
通過千斤頂1加力,反力架位置得到抬升,進而帶動預制混凝土構件8位置不斷的抬升,當發生沉降的預制混凝土構件8的位置調整至適宜的位置后,停止加力,保持壓力不變。通過注漿管向其地基空間內注入速凝補償收縮混凝土,帶混凝土凝固后,將高強螺栓6拆卸,然后將連接鋼板7、U形鋼梁4、千斤頂1和支撐立柱2等拆除。
本實用新型的預制混凝土構件8沉降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制備支撐立柱2,制作方法為在鋼管的兩端焊接圓形鋼板,鋼板為一端較大,另一端較小,其尺寸大小與管材3及千斤頂1的大小相對應;
(2)制備管材2,將管材插入混凝土墊塊9中,凝固成為一體;
(3)制備U形鋼梁4、L形鋼梁5并在鋼梁的的端部開孔;
(4)制備連接鋼板7,并在鋼板7的相應位置開孔。
本實用新型的插銷式支架連接構造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開挖預制混凝土構件8下沉部位的地基,并將地基地面壓實平整;
(2)將管材3放置在地基上;
(3)將支撐立柱2插入管材3中;
(4)將千斤頂1安放在支撐立柱上;
(5)在千斤頂上放置U形鋼梁4;
(6)將U形鋼梁4與L形鋼梁5用高強螺栓6和鋼板7連接成幾字形反力架;
(7)液壓千斤頂1加力,通過反力架將預制混凝土構件8抬升,并抬升至設計標高;
(8)通過注漿管注入速凝補償收縮混凝土;
(9)混凝土凝固后,將高強螺栓6卸下,并將千斤頂1、U形鋼梁4以及支撐立柱3拆除;
(10)做二次混凝土澆筑,表面壓實抹平,完成施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