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工程施工,具體為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
背景技術:
1、地下連續墻是基礎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種挖槽機械,沿著深開挖工程的周邊軸線,在泥漿護壁條件下,開挖出一條狹長的地槽。清槽后,在槽內吊放鋼筋籠,然后用導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個單元槽段。如此逐段進行,在地下筑成一道連續的鋼筋混凝土墻壁,作為截水、防滲、承重、擋水結構。
2、然而,地槽挖掘完成后,由于地層的土質松軟等原因,容易導致地槽側壁坍塌,影響后續的鋼筋籠放置和混凝土澆筑。
3、基于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實用新型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實用新型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2、鑒于現有的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
3、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便于移動和固定,靈活性高且穩定性好,同時可以防止地槽側壁坍塌,保證施工進度。
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5、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包括:
6、機架,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底部四角的萬向輪、設置在底座頂部四角的立柱以及設置在立柱頂部的頂座;
7、支撐組件,包括設置在頂座頂部中間的軸套、設置在軸套內部的雙段反向螺桿、設置在頂座頂部的安裝架、設置在安裝架頂部且輸出端與雙段反向螺桿連接的伺服電機、設置在雙段反向螺桿表面的滑動螺母、設置在滑動螺母一側的連桿以及設置在連桿一端的側板;
8、固定組件,包括設置在底座頂部的曲型架、設置在曲型架頂部的升降氣缸、設置在升降氣缸底部的固定支撐板以及設置在固定支撐板底部的固定錐。
9、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萬向輪上設置有自鎖結構。
10、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頂座的頂部一側設置有獨立電源,且獨立電源為可充電的鋰電池。
11、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頂部中間設置有與雙段反向螺桿相配合的旋轉套。
12、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連桿的兩端設置有絞架,且連桿通過絞架與滑動螺母和側板連接。
13、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側板的表面設置有橡膠墊片。
14、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底座的頂部兩側設置有與升降氣缸輸出端相配合的通孔。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過伺服電機轉動,帶動雙段反向螺桿轉動,雙段反向螺桿轉動的過程中帶動活動螺母在雙段反向螺桿的表面上下滑動,滑動螺母在上下滑動的過程中帶動連桿擺動,連桿擺動帶動側板左右移動,實現對地槽側壁的支撐,防止地槽側壁坍塌;
17、2.此外,通過升降氣缸帶動固定支撐板和固定錐向下移動,固定支撐板和固定錐與地面接觸,可以提高穩定性。
1.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輪(120)上設置有自鎖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座(140)的頂部一側設置有獨立電源,且獨立電源為可充電的鋰電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的頂部中間設置有與雙段反向螺桿(220)相配合的旋轉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260)的兩端設置有絞架,且連桿(260)通過絞架與滑動螺母(250)和側板(270)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270)的表面設置有橡膠墊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土地鐵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的頂部兩側設置有與升降氣缸(320)輸出端相配合的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