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路橋防撞墻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路橋施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鋼路橋防撞墻模板。
背景技術:
目前,交通事故頻發,為了防止車輛脫離道路發生事故,在路橋的兩側通常需要設置防撞墻,修建此防撞墻需要在路橋兩側安裝修筑此防撞墻的內模板、外模板和底部模板,模板安裝完成后,內模板、外模板和底部模板共同圍成修建路橋防撞墻的空腔,然后在此空腔內填充材料形成防撞墻,最后將模板拆除。現有技術中,防撞墻的修建的整個過程都是人工操作,施工者通過繩索或者梯子在空中進行安裝和拆除內模板、外模板和底部模板,這種施工方式危險性極高,因此經常會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因此,施工過程中需要格·外小心謹慎,施工進度非常緩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路橋防撞墻模板,安裝和拆卸均十分方便,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路橋防撞墻模板,包括均豎向設置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設置于所述第一模板的外側,所述第二模板包括豎向模板和與所述豎向模板垂直設置的橫向底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共同圍成用于修建所述路橋防撞墻的空腔,所述第一模板固定連接有支撐臺,所述第二模板通過至少一個連接橫板滑動安裝于所述支撐臺上,所述第二模板連接有驅動其水平滑動的動力裝置。優選的,所述支撐臺上設有若干用于平衡所述路橋防撞墻模板的配重塊。優選的,所述連接橫板有三個,所述的三個連接橫板分別設置于所述支撐臺前后兩側面和頂面上。優選的,所述支撐臺上設有用于鎖定所述第二模板位置的鎖緊塊,相應的,所述第二模板上設有鎖緊孔。優選的,所述動力裝置為液壓油缸。優選的,所述支撐臺底部設有用于移動支撐臺進入下一個工作位置的行走輪。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于設計了上述的路橋防撞墻模板,包括均豎向設置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共同圍成用于修建所述路橋防撞墻的空腔,第一模板固定連接有支撐臺,第二模板通過至少一個連接橫板滑動安裝于支撐臺上,第二模板連接有驅動其水平滑動的動力裝置,因此,在此路橋防撞墻模板調整好工作位置后,施工者可直接在路橋上往空腔內填充材料,而不用再通過繩索或者梯子在空中進行安裝和拆除內模板、外模板和底部模板,降低了施工者的勞動強度,安裝和拆卸均十分方便,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由于支撐臺上設有若干用于平衡路橋防撞墻模板的配重塊,因此可以通過調節配重塊的重量來控制路橋防撞墻模板的平衡,提高了路橋防撞墻模板的穩定性。[0012]由于連接橫板有三個,三個連接橫板分別設置于支撐臺前后兩側面和頂面上,因此大大提聞了路橋防撞墻1吳板的強度。由于支撐臺上設有用于鎖定所述第二模板位置的鎖緊塊,相應的,所述第二模板上設有鎖緊孔,在此路橋防撞墻模板調整好工作位置后,方便對第二模板進行定位。由于支撐臺底部設有用于移動支撐臺進入下一個工作位置的行走輪,在完成上一個工作位置后,方便移動至下一個工作位置。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左視圖;·其中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支撐臺;4、連接橫板;5、液壓油缸;6、配重塊;
7、鎖緊塊;8、行走輪;9、路橋;21、豎向模板;22、橫向底板;23、鎖緊孔;A、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I和圖2共同所示,路橋防撞墻模板,包括均豎向設置的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第二模板2設置于第一模板I的外側,第二模板2包括豎向模板21和與豎向模板21垂直設置的橫向底板22,第一模板I和第二模板2共同圍成用于修建路橋防撞墻的空腔A,第一模板I固定連接有支撐臺3,第二模板2通過三個連接橫板4滑動安裝于支撐臺3上,三個連接橫板4分別設置于支撐臺3前后兩側面和頂面上,因此大大提高了路橋防撞墻模板的強度。第二模板2連接有驅動其水平滑動的動力裝置。本實施例中,動力裝置為液壓油缸5。支撐臺3上設有若干用于平衡路橋防撞墻模板的配重塊6,因此可以通過調節配重塊6的重量來控制路橋防撞墻模板的平衡,提高了路橋防撞墻模板的穩定性。支撐臺3上設有用于鎖定第二模板2位置的鎖緊塊7,相應的,第二模板2上設有鎖緊孔23,在此路橋防撞墻模板調整好工作位置后,方便對第二模板2進行定位。支撐臺3底部設有用于移動支撐臺進入下一個工作位置的行走輪8,在完成上一個工作位置后,方便移動至下一個工作位置。在此路橋防撞墻模板調整好工作位置后,施工者可直接在路橋9上往空腔A內填充材料,而不用再通過繩索或者梯子在空中進行安裝和拆除內模板、外模板和底部模板,降低了施工者的勞動強度,安裝和拆卸均十分方便,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路橋防撞墻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豎向設置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設置于所述第一模板的外側,所述第二模板包括豎向模板和與所述豎向模板垂直設置的橫向底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共同圍成用于修建所述路橋防撞墻的空腔,所述第一模板固定連接有支撐臺,所述第二模板通過至少一個連接橫板滑動安裝于所述支撐臺上,所述第二模板連接有驅動其水平滑動的動力裝置。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路橋防撞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上設有若干用于平衡所述路橋防撞墻模板的配重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路橋防撞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橫板有三個,所述的三個連接橫板分別設置于所述支撐臺前后兩側面和頂面上。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路橋防撞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上設有用于鎖定所述第二模板位置的鎖緊塊,相應的,所述第二模板上設有鎖緊孔。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路橋防撞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為液壓油缸。
6.如權利要求I至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路橋防撞墻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臺底部設有用于移動支撐臺進入下一個工作位置的行走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路橋防撞墻模板,包括均豎向設置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設置于所述第一模板的外側,所述第二模板包括豎向模板和與所述豎向模板垂直設置的橫向底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共同圍成用于修建所述路橋防撞墻的空腔,所述第一模板固定連接有支撐臺,所述第二模板通過至少一個連接橫板滑動安裝于所述支撐臺上,所述第二模板連接有驅動其水平滑動的動力裝置。該路橋防撞墻模板,安裝和拆卸均十分方便,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E01D21/00GK202688893SQ20122039371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日
發明者楊化奎 申請人: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