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鐵路箱梁側向擋塊修整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路箱梁側向擋塊修整模具,特別是一種CRTS II型板橋梁工程中的大型箱梁橋面側向擋塊修整模具。。
背景技術:
因側向擋塊的成型尺寸要求比較高,修整工作僅憑施工工人感覺完成的方式極不科學,也達不到設計要求,同時需要在架設后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 行鑿毛和修整,造成了人力及經濟上的浪費,而且后期修補的質量也難以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鐵路箱梁側向擋塊修整模具,從而解決了對側向擋塊進行標準化修整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的特點,且拆卸便易、可重復利用,能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程質量,并能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實現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由側向鋼板和橫向鋼板圍成的四棱臺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橫向加強板和側向加強板,所述殼體四角為圓角,殼體四角設有三角形加強板,所述側向鋼板上設有水平把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解決了對側向擋塊進行標準化修整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的特點,且拆卸便易、可重復利用,能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程質量,并能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圖I為本裝置結構示意主視圖。圖2為本裝置結構示意俯視圖。圖3為本裝置結構示意側視圖。圖4為圖I中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裝置包括由側向鋼板I和橫向鋼板2圍成的四棱臺殼體,如
圖1、2、3、4所示,所述殼體內設有橫向加強板3和側向加強板6,所述殼體四角為圓角,殼體四角設有三角形加強板5,所述側向鋼板I上設有水平把手4。所述橫向加強板3和側向加強板6各為二塊,構成井字形,所述側向加強板6為梯形。本裝置中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使側向擋塊能夠準確定型修整的側向鋼板I和橫向鋼板2 ;2、保證定型鋼板剛度結構穩定的橫向加強板3和側向加強板6 ;3、用鋼筋制成的便于安裝、拆卸模具的把手4。[0015]每件模具所需材料長700mm,寬120mm,厚8mm的鋼板四塊;長300mm,寬120mm,厚8mm的鋼板兩塊,直徑10_長270_的圓鋼兩根。鋼板和加強鋼板共計十四塊,按設計圖的尺寸加工,兩個把手用圓鋼彎曲而成。為方便拆模,外圍的四塊鋼板加工成小圓角(詳見圖I ),后進行焊接,焊接后工作面需打磨平整,不允許存在錯臺及縫隙,其它零件之間可用點焊焊接,確保牢固即可。梁面側向擋塊處混凝土整平后,拆除側向擋塊模板,在原側向擋塊模板的位置安裝本裝置對側向擋塊進行修整,由于在混凝土初凝前運用了模具修整,修整簡單且精度高,能夠滿足設計尺寸要求,避免了箱梁架設后返工的現象。因為修整所用的混凝土是預制整片梁體時所用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快速完成修整工作,防止了由于混凝土性能下降 而引起側向擋塊部位強度等性能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的情況發生。在混凝土終凝后,拆除模具,拆卸下來的模具要及時清理,涂刷脫模劑,以備下次制梁時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鐵路箱梁側向擋塊修整模具,包括由側向鋼板(I)和橫向鋼板(2)圍成的四棱臺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設有橫向加強板(3)和側向加強板(6),所述殼體四角為圓角,殼體四角設有三角形加強板(5),所述側向鋼板(I)上設有水平把手(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鐵路箱梁側向擋塊修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加強板(3)和側向加強板(6)各為二塊,構成井字形,所述側向加強板(6)為梯形。
專利摘要一種鐵路箱梁側向擋塊修整模具,包括由側向鋼板和橫向鋼板圍成的四棱臺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橫向加強板和側向加強板,所述殼體四角為圓角,殼體四角設有三角形加強板,所述側向鋼板上設有水平把手。從而解決了對側向擋塊進行標準化修整的問題。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的特點,且拆卸便易、可重復利用,能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程質量,并能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文檔編號E01D22/00GK202787100SQ20122040773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付國才, 張國良, 孫俊杰, 肖林勇 申請人:中鐵四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