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橋排水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水溝,特別涉及一種大橋排水溝。
背景技術:
常規的高架橋排水是通過在每個橋墩處的橋梁邊緣設置單個雨水孔,點狀布置,但是對于大橋坡度平緩 或者有較長平路的大橋,這種排水系統就不能滿足排水需求了,很容易造成積水。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橋排水溝,該大橋排水溝安裝方便,與路基結合牢固,排水效果好。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橋排水溝,包括溝體和蓋板,蓋板上形成有若干排水孔,蓋板覆蓋于溝體開口側上端,所述溝體橫截面呈一側下端為斜面的梯形結構,所述溝體兩相對外側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外凸的凸臺結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溝體兩側的凸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溝體傾斜側壁上設有將溝體內外連通的收水孔。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溝體兩側的凸臺結構上設有內凹槽,該內凹槽為朝向溝體內部一端的寬度漸縮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排水溝設計成梯結構,其外側面設置凸臺,實現了其與路基的牢固結合,且其內側斜面不易堆積淤泥,便于清理,排水順暢。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結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結構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結構的主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結構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大橋排水溝,包括溝體I和蓋板,蓋板上形成有若干排水孔,蓋板覆蓋于溝體開口側上端,所述溝體橫截面呈一側下端為斜面的梯形結構,所述溝體兩相對外側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外凸的凸臺結構2,溝體高度適用于大橋鋪裝層的結構要求,垂直面是結合混凝土鋪裝層,梯形面是結合浙青鋪裝,溝體可以匹配不同形式的蓋板,鑄鐵,玻璃鋼,外凸結構起到良好的和浙青接合的固定作用,該排水溝與路基連接穩定,排水順暢。所述溝體兩側的凸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溝體傾斜側壁上設有將溝體內外連通的收水孔3,能夠快速吸收大橋浙青層的積水。所述溝體兩側的凸臺結構上設有內凹槽4,該內凹槽為朝向溝體內部一端的寬度漸縮結構 。
權利要求1.一種大橋排水溝,包括溝體(I)和蓋板,蓋板上形成有若干排水孔,蓋板覆蓋于溝體開口側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溝體橫截面呈一側下端為斜面的梯形結構,所述溝體兩相對外側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外凸的凸臺結構(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橋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溝體兩側的凸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橋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溝體傾斜側壁上設有將溝體內外連通的收水孔(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橋排水溝,其特征在于:所述溝體兩側的凸臺結構上設有內凹槽(4),該內凹 槽為朝向溝體內部一端的寬度漸縮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橋排水溝,包括溝體和蓋板,蓋板上形成有若干排水孔,蓋板覆蓋于溝體開口側上端,所述溝體橫截面呈一側下端為斜面的梯形結構,所述溝體兩相對外側壁上分別設有至少一個外凸的凸臺結構,本實用新型排水溝設計成梯結構,其外側面設置凸臺,實現了其與路基的牢固結合,且其內側斜面不易堆積淤泥,便于清理,排水順暢。
文檔編號E01D19/08GK203096607SQ20132001471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黃金 申請人:米亞建筑材料(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