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預應力精軋螺紋鋼筋錨具螺母的緊固器裝置。
背景技術:
在大跨度連續橋梁或剛構橋梁施工中,豎向預應力筋經常會使用預應力鋼筋,如精軋螺紋鋼作豎向預應力鋼筋,其鋼筋錨具為一個錨墊板和一個錨具螺母放置在混凝土的凹槽內(錨墊板和錨具螺母在混凝土表面以下凹槽內)。施加預應力過程中,由于其空間狹窄,張拉后一般工具無法深入混凝土凹槽內進行操作緊固,只能通過手(不是扳手),直接對錨具螺母進行緊固,造成預應力損失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精軋螺紋鋼筋錨具套筒緊固器,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徒手直接對錨具螺母緊固后預應力損失大的不足。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上張拉工作桿、張拉千斤頂、張拉鋼臺座、套筒緊固器和鋼筋連接器,在張拉千斤頂的頂部和混凝土結構面預留孔凹槽內安裝錨具螺母、錨墊板;鋼筋連接器的下部連接精軋螺紋鋼筋、上部連接上張拉工作桿,上張拉工作桿向上穿過張拉千斤頂后連接錨墊板和錨具螺母,張拉千斤頂下面支承在張拉鋼臺座上面,張拉鋼臺座支承在混凝土結構面上;套筒緊固器下部的內六角形套在錨具螺母外六角形上。
套筒緊固器的形狀是上部為外六角形和下部為內六角形的套筒。上部為外六角形不僅限于外六角形,如焊接桿件,用于加力擰緊等。
鋼筋連接器的上端頭與下端頭制作有螺紋,分別與上張拉工作桿和精軋螺紋鋼筋的端頭相配。
通過本發明的套筒緊固器把空間狹窄的錨具螺母的緊固引到可操作性的空間內,轉換成用扳手或其他方法進行緊固的方案。
本發明成功解決了預應力精軋螺紋鋼筋錨具螺母的緊固由手工轉換成由工具來進行緊固,其次減少了預應力的損失,提高了施工效率、一次張拉緊固即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
圖2為圖1的錨具緊固器;
圖3為圖2的Ⅰ—Ⅰ截面圖;
圖4為圖2的Ⅱ—Ⅱ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包括上張拉工作桿3、張拉千斤頂4、張拉鋼臺座5、套筒緊固器6和鋼筋連接器7,在張拉千斤頂4的頂部和混凝土結構面9預留孔凹槽內安裝錨具螺母1、錨墊板2;鋼筋連接器7的下部連接精軋螺紋鋼筋8、上部連接上張拉工作桿3,上張拉工作桿3向上穿過張拉千斤頂4后連接錨墊板2和錨具螺母1,張拉千斤頂4下面支承在張拉鋼臺座5上面,張拉鋼臺座5支承在混凝土結構9上;套筒緊固器6下部的內六角形套在錨具螺母1外六角形上。
鋼筋連接器7的上端頭與下端頭制作有螺紋,分別與上張拉工作桿3和精軋螺紋鋼筋8的端頭相配。
施工準備,首先清理結構物9的凹槽,便于放入錨墊板2,然后整理預應力精軋螺紋鋼筋8,便于安裝鋼筋連接套筒7。安裝錨墊板2和錨具螺母1,用鋼筋連接器7連接精軋螺紋鋼筋8和上張拉工作桿3,放入套筒緊固器6,其上部為外六角形和下部為內六角形,使套筒緊固器6的內六角形套入混凝土結構物9凹槽的錨具螺母1,安裝張拉鋼臺座5、張拉千斤頂4、張拉千斤頂4處的錨墊板2和錨具螺母1。
預應力張拉開始后,施工人員用扭力扳手與套筒緊固器6的外六角形相連并順時針轉動,整個套筒緊固器6開始旋轉帶動下部預應力鋼筋錨具螺母1轉動。當千斤頂張拉力達到要求值后再次重復以上動作扭緊混凝土結構9預留孔凹槽內的預應力錨具螺母1鎖定。
拆除順序為:張拉千斤頂4處頂部的錨具螺母1和錨墊板2、張拉千斤頂4、張拉鋼臺座5、套筒緊固器6、張拉工作桿3、鋼筋連接套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