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清理雜纖維的裝置。
背景技術:
棉花加工過程中,原棉中會混入雜性纖維,雜性纖維一旦混入棉花中,會影響原棉軋花效果,因此,需要在原棉軋花前清除棉花中的雜性纖維,以免影響紡織質量。目前的棉花加工廠,為了清除雜性纖維,一方面,在收購棉花時進行人工挑揀,另一方面,在喂花前,安排專人在棉垛上挑揀雜性纖維。人工挑揀費時、費力,且不能對原棉除雜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于清理雜纖維的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清理雜纖維的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上端開設有一觀察口,所述機體的側壁上端傾斜設有兩個和機體內部連通的進料管,所述進料管的內壁上等間距設有若干第一轉軸,且每兩個相鄰的第一轉軸之間錯落分布,所述第一轉軸上均設有若干攪拌桿,所述進料管的外側還設有驅動第一轉軸轉動的第一轉動電機,所述機體的側壁上還開設有檢測門,所述機體的內部設有固定桿,且固定桿的兩端和機體的內壁連接,所述固定桿的兩端均設有震動電機,且震動電機裝設在機體上,所述固定桿的中部裝設有篩網,所述篩網上等間距開設有若干過濾孔,所述篩網的側面無縫安裝有四個傾斜設置的擋板,所述機體遠離檢測門的一側插設有一個運輸管道,所述運輸管道的一端位于四個擋板之間,所述運輸管道另一端設有抽風機,所述機體的底部設有傳送裝置,且傳送裝置的一端位于機體的外側,所述機體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轉動電機,且第二驅動電機的驅動端驅動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上環繞設有粘棉刷。
優選地,所述抽風機通過支架和機體的外側壁固定。
優選地,所述機體的側壁上對稱設有兩個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為u型結構,所述擋板上端設有向外平直的翻邊,且開口插設在限位板的u型開口內。
優選地,所述篩網和傳送裝置之間設有傾斜擋板,且傾斜擋板和機體的側壁連接。
本發明中,通過進料管內的第一轉軸和攪拌桿對棉花和其中的雜纖維進行打散,打散后落到篩網上,震動電機開始工作,將比較細小的棉花和雜纖維抖落到傳送裝置上,棉花被抽風機通過運輸管道運送走,雜纖維被傳送裝置送走,粘棉刷將細小的棉花粘走,并且通過觀察口和檢測門可以對機體內部的工作狀況進行有效的觀測和檢測,該發明使用起來方便快捷,不僅僅可以將棉花和雜纖維進行充分的分離,而且通過機器帶動的方式,可以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瑣性,十分的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用于清理雜纖維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用于清理雜纖維的裝置中篩網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機體、2篩網、3擋板、4運輸管道、5抽風機、6觀察口、7進料管、8攪拌桿、9第一轉動電機、10第一轉軸、11檢測門、12固定桿、13震動電機、14第二轉軸、15粘棉刷、16傳送裝置、17第二轉動電機、18過濾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用于清理雜纖維的裝置,包括機體1,機體1的上端開設有一觀察口6,機體1的側壁上端傾斜設有兩個和機體1內部連通的進料管7,進料管7的內壁上等間距設有若干第一轉軸10,且每兩個相鄰的第一轉軸10之間錯落分布,第一轉軸10上均設有若干攪拌桿8,進料管7的外側還設有驅動第一轉軸10轉動的第一轉動電機9,機體1的側壁上還開設有檢測門11,機體1的內部設有固定桿12,且固定桿12的兩端和機體1的內壁連接,固定桿12的兩端均設有震動電機13,且震動電機13裝設在機體1上,固定桿12的中部裝設有篩網2,篩網2上等間距開設有若干過濾孔18,篩網2的側面無縫安裝有四個傾斜設置的擋板3,機體1遠離檢測門11的一側插設有一個運輸管道4,運輸管道4的一端位于四個擋板3之間,機體1的側壁上對稱設有兩個限位板,限位板為u型結構,擋板3上端設有向外平直的翻邊,且開口插設在限位板的u型開口內,擋板3的翻邊插設在u型開口內,可以對擋板3進行一定的固定,防止震動過度,運輸管道4另一端設有抽風機5,抽風機5通過支架和機體1的外側壁固定,機體1的底部設有傳送裝置16,且傳送裝置16的一端位于機體1的外側,篩網2和傳送裝置16之間設有傾斜擋板,且傾斜擋板和機體1的側壁連接,擋板的設置,可以將震動電機13震動落下的細小棉花和雜纖維擋住,使之可以落到傳送裝置16上,機體1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轉動電機17,且第二驅動電機17的驅動端驅動有第二轉軸14,第二轉軸14上環繞設有粘棉刷15,可以將落到傳送裝置16上的細小棉花粘住,方便集中清理。
本發明中,通過進料管7內的第一轉軸10和攪拌桿8對棉花和其中的雜纖維進行打散,打散后落到篩網2上,震動電機13開始工作,將比較細小的棉花和雜纖維抖落到傳送裝置16上,棉花被抽風機5通過運輸管道4運送走,雜纖維被傳送裝置16送走,粘棉刷15將細小的棉花粘走,并且通過觀察口6和檢測門11可以對機體1內部的工作狀況進行有效的觀測和檢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