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公路施工輔助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安全錐筒自動收放系統及其車載系統。
背景技術:
錐筒,是一種使用塑料或橡膠制成的一種空心椎體狀安全標志,錐筒底部開口,并在錐筒底部設置有外檐,用于公路封閉或應急施工以及交通潮汐分車道分流工作中,往往需要布放安全錐筒對部分道路進行隔離,并在使用完畢后進行回收。現有的布放及回收方式均多為使用人力,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工作環境異常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安全錐筒自動收放系統及其車載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安全錐筒自動收放系統,包括機架承載裝置、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錐筒布放裝置、錐筒收集裝置;
其特殊之處在于:
所述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設置于機架承載裝置內,所述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的電機輸出軸連接一擺臂套桿,所述擺臂套桿的一端設置錐筒布放裝置,所述擺臂套桿的另一端設置錐筒收集裝置;
所述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包括蓄電池、傳動系統和電源控制系統,所述傳動系統依靠電源控制系統實現傳動系統的正反轉切換。
上述安全錐筒自動收放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錐筒護欄和錐筒收集導向欄;所述錐筒護欄設置于錐筒收集裝置的側面,所述錐筒收集導向欄設置于錐筒護欄的前端。
上述傳動系統包括電機、變速箱、傳動軸Ⅰ、齒輪Ⅰ、齒輪Ⅱ、傳動軸Ⅱ、軸承座及擺臂套桿;
所述電機與變速箱連接,變速箱連接的傳動軸Ⅰ上安裝有齒輪Ⅰ,傳動軸Ⅱ上的齒輪Ⅱ通過齒輪Ⅰ傳動,并在傳動軸Ⅱ上安裝有擺臂套桿;
所述的電源控制系統由電源控制箱、控制器組成,電源控制箱給控制器提供電源。
上述錐筒布放裝置包括錐筒布放連接桿、螺栓Ⅲ、錐筒布放架桿、錐筒布放護板、錐筒布放護臂和感應器支架Ⅰ;所述錐筒布放架桿、錐筒布放護板和錐筒布放護臂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錐筒布放連接桿與錐筒布放架桿通過螺栓Ⅲ固定,所述錐筒布放連接桿通過螺栓Ⅲ上、下調節錐筒布放架桿與地面的傾斜度;所述錐筒布放連接桿與擺臂套桿通過螺栓Ⅱ固連。
上述錐筒收集裝置包括輻條、感應器支架Ⅱ、錐筒收集架桿、螺栓Ⅳ及錐筒收集連接桿;若干數量的所述輻條組成“傘”狀結構,該“傘”狀結構與錐筒收集架桿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感應器支架Ⅱ安裝在輻條組成的“傘”狀結構中,所述錐筒收集架桿與錐筒收集連接桿通過螺栓Ⅳ固定,所述錐筒收集裝置與地面的傾斜度是通過螺栓Ⅳ調節并固定;所述錐筒收集連接桿與擺臂套桿通過螺栓Ⅰ固連。
上述機架承載裝置包括車載連接臂和框型架體,所述車載連接臂、框型架體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
所述框型架體中預埋了4根套管,套管貫穿整個框型架體,其長度與框型架體兩端相體;
所述的錐筒護欄由4根主骨架和若干輻條固定連接而成,4根主骨架的右端對準插入框型架體中預埋的4根套管中,并用螺栓固定;
所述的錐筒收集導向欄為2條攔條組成的敞口梯型結構,并活動插入在錐筒護欄的左端輻條上預埋的套管中,并用螺栓固定。
上述控制器包括電源模塊、微處理控制器、電機驅動模塊、下限位接近開關、上限位接近開關及移動光電感應器,所述電源控制箱給電源模塊提供工作電源,電源模塊用于提供微處理控制器、下限位接近開關、上限位接近開關、電機驅動模塊、移動光電感應器的工作電源;微處理控制器,用于控制電機驅動模塊的工作狀態;電機驅動模塊,用于提供電機的電源并控制驅動電機的正反轉。
上述移動光電感應器用于錐筒布放裝置和錐筒收集裝置的替換控制,具體的表述為:當需要布放錐筒時,移動光電感應器插入到感應器支架Ⅰ中;當需要收集錐筒時,移動光電感應器從感應器支架Ⅰ中取出并插入到感應器支架Ⅱ中。
上述電機為變速電機,根據錐桶的現場布放密度要求,通過控制電機速度調整擺臂套桿速度以及結合控制車輛行駛速度完成收集和布放工作;
所述錐筒布放護板的長度小于錐筒底部外檐直徑;
所述錐筒布放護臂為2條攔條,錐筒布放護臂的寬度小于錐筒布放護板的寬度,而錐筒布放護臂的長度大于錐筒布放護板的長度,并且錐筒布放護臂的長度超出錐筒布放護板的前段部分向上翹起。
一種搭載上述安全錐筒自動收放系統的車載系統,其特殊之處在于:該車載系統包括安裝在車架底部的所述安全錐筒自動收放系統、車載導軌、電動伸縮桿及導軌輪,所述車載導軌為方型管狀結構,所述車載導軌上部固定在車架底部,所述車載導軌底部安裝有導軌輪,車載導軌用于車載連接臂的活動插入;所述電動伸縮桿一端與車架一側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框型架體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應用過程如下:
錐筒布放裝置的安裝:當車輛行駛到錐筒使用現場,將車輛與擺放錐筒的方向平行,接通電源控制箱電源,啟動電動伸縮桿,從車架底部將機架承載裝置推出;然后在擺臂套桿的右端插入錐筒布放裝置的錐筒布放連接桿,使用螺栓鎖定,再上、下調節錐筒布放裝置與地面的傾斜度并鎖定,最后將移動光電感應器插入到錐筒布放裝置的探頭支架中。
錐筒的擺放:啟動車輛和錐筒布放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人工將車廂中的錐筒放置在錐筒布放裝置上,此時,移動光電感應器應到錐筒的信號,控制器驅動電機正向運轉,使擺臂套桿正向旋轉(右側下降)擺動到下限位接近開關處電機停止,進而使錐筒布放裝置上的錐筒布放護板下落,讓錐筒的底部外檐接觸地面,利用錐筒的底部外檐與地面的摩擦力和車輛行駛動力將錐筒布放在公路上;錐筒布放結束,移動光電感應器應到到錐筒的離開信號,控制器驅動電機反向運轉,使擺臂套桿反向旋轉(右側上升)擺動到上限位接近開關處電機停止,人工二次放置錐筒,重復上述過程,循環運動,完成錐筒布放工作;錐桶的布放密度根據現場要求,一方面通過控制電機速度解決,另一方面通過車輛行駛速度綜合控制,這樣就可以在車輛行駛中均勻整體地完成錐筒布放工作。
錐筒收集裝置的安裝:當車輛行駛到錐筒收集現場,在擺臂套桿的左端插入錐筒收集裝置的錐筒收集連接桿,使用螺栓鎖定;再上、下調節錐筒收集裝置與地面的傾斜度并鎖定錐筒收集架桿,最后將將移動光電感應器插入到錐筒收集裝置的感應器支架中;同時,將錐筒護欄插入框型架體中預埋的4根套管中,再將錐筒收集導向欄錐筒護欄的左端輻條上預埋的套管中,并用螺栓固定。
錐筒的收集:將錐筒收集導向欄對準錐筒,啟動車輛和錐筒布放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利用車輛行駛動力,經過錐筒收集導向欄將錐筒導入,錐筒護欄將錐筒超前推倒,使錐筒底部開口對準并套在錐筒收集裝置上;此時,移動光電感應器應到錐筒的信號,控制器驅動電機正向運轉,使擺臂套桿正向旋轉(右側下降)擺動到下限位接近開關處電機停止,進而使錐筒收集裝置上揚,人工將將錐筒取下并放在車輛上;錐筒布放結束,移動光電感應器應到到錐筒的離開信號,控制器驅動電機反向運轉,使擺臂套桿反向旋轉(右側上升)擺動到上限位接近開關處電機停止,二次收集錐筒,這樣就可以在車輛行駛中完成錐筒收集工作;重復上述過程,循環運動,完成錐筒收集工作;根據現場錐桶的布放密度情況,一方面通過控制電機速度解決,另一方面通過車輛行駛速度綜合控制,這樣就可以在車輛行駛中完成錐筒收集工作。
當錐筒布放或收集結束,人工拆除錐筒布放裝置、錐筒收集裝置、錐筒收集導向欄、錐筒護欄,然后啟動電動伸縮桿,將機架承載裝置收納到車架底部,最后切斷電源控制箱電源即可。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錐筒自動收放裝置采用擺臂式的機械運動原理進行錐筒布放和收集,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布放和收集錐筒準確、平穩并且工作效率高;
2、錐筒自動收放裝置的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所采用的控制器,能便捷地檢測到有無錐桶的信號,實現了電機正反驅動和擺臂套桿上下端限位控制,達到了錐筒自動收放高效節能效果;
3、錐筒自動收放裝置利用車架底部進行收納式車載,并在車輛一側進行錐筒布放和收集,占用體積小,使用方便,與車輛配套車載安裝簡單易行;
4、錐筒自動收放裝置及車載系統能有效提高道路封閉和施工現場的布放和收集錐桶工作人員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發明的錐筒自動收放裝置與車載系統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發明的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及機架承載裝置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發明的機架承載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發明的錐筒布放裝置及車載系統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發明的錐筒收集裝置及車載系統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發明的錐筒布放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發明的錐筒收集導向欄及錐筒護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發明的錐筒收集導向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9為發明的錐筒收集裝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10為發明的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控制器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機架承載裝置,2、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3、錐筒布放裝置,4、錐筒收集裝置,5、車載系統,6、錐筒,7、地面;101、錐筒護欄,102、車載連接臂,103、框型架體,104、套管,201、控制器,202、蓄電池,203、電源控制箱,204、電機,205、變速箱,206、傳動軸Ⅰ,207、齒輪Ⅰ,208、軸承座,209、齒輪Ⅱ,210、傳動軸Ⅱ,211、擺臂套桿,212、下限位接近開關,213、上限位接近開關,214、螺栓Ⅰ,215、螺栓Ⅱ,301、錐筒布放連接桿,302、錐筒布放護板,303、錐筒布放護臂,304、螺栓Ⅲ,305、感應器支架Ⅰ,306、移動光電感應器,307、錐筒布放架桿,401、錐筒收集導向欄,402、感應器支架Ⅱ,403、螺栓Ⅳ,404、錐筒收集連接桿,405、輻條,406、錐筒收集架桿,501、車架,502、車載導軌,503、電動伸縮桿,504、導軌輪,601、電源模塊,602、微處理控制器,603、電機驅動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圖3、圖4、圖5,一種安全錐筒自動收放系統,包括機架承載裝置1、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錐筒布放裝置3、錐筒收集裝置4;所述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設置于機架承載裝置1內,所述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的電機輸出軸連接一擺臂套桿211,所述擺臂套桿211的一端設置錐筒布放裝置3,所述擺臂套桿211的另一端設置錐筒收集裝置4; 所述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包括蓄電池202、傳動系統和電源控制系統,所述傳動系統依靠電源控制系統實現傳動系統的正反轉切換。
為了起到更好的導向作用還包括錐筒護欄101和錐筒收集導向欄401;所述錐筒護欄101設置于錐筒收集裝置4的側面,所述錐筒收集導向欄401設置于錐筒護欄101的前端。
參見圖2、圖3,所述的機架承載裝置1包括車載連接臂102和框型架體103,車載連接臂102、框型架體103使用方形管材,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的車載連接臂102由2條管材組成;所述的框型架體103中預埋了4根套管104和若干分支架,套管104貫穿整個框型架體103,其長度與框型架體103兩端相體,套管104用于插入安裝錐筒護欄101,分支架用于固定安裝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
參見圖2、圖3,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安裝在框型架體103中,包括蓄電池202、傳動系統和電源控制系統,蓄電池202給電源控制系統提供電源;其特征在于:傳動系統由電機204、變速箱205、傳動軸Ⅰ206、齒輪Ⅰ207、齒輪Ⅱ209、傳動軸Ⅱ210、軸承座208、擺臂套桿211組成,電機204與變速箱205連接,變速箱205連接的傳動軸Ⅰ206上安裝有齒輪Ⅰ207,傳動軸Ⅱ210上的齒輪Ⅱ209通過齒輪Ⅰ207傳動,傳動軸Ⅱ210通過3個軸承座208固定安裝在框型架體103上,并在傳動軸Ⅱ210上安裝有擺臂套桿211;所述的電源控制系統由電源控制箱203、控制器201組成,電源控制箱203給控制器201提供電源。
參見圖1、圖3、圖5,所述的擺臂套桿211為方型管狀結構,擺臂套桿211的左、右端分別插入安裝錐筒收集裝置4和錐筒布放裝置3,具體的是錐筒收集裝置4上的錐筒收集連接桿404和錐筒布放裝置3上的錐筒布放連接桿301分別插入擺臂套桿211的左、右兩端,并分別使用螺栓Ⅰ214、螺栓Ⅱ215鎖定。
參見圖2,所述的電機204為變速電機,根據錐桶的現場布放密度要求,通過控制電機204速度調整擺臂套桿211速度完成收集和布放工作。
參見圖10,所述控制器201由電源模塊601、微處理控制器602、電機驅動模塊603、下限位接近開關212、上限位接近開關213、移動光電感應器306組成,其特征在于:電源控制箱203給電源模塊601提供工作電源,電源模塊601用于提供微處理控制器602、下限位接近開關212、上限位接近開關213、電機驅動模塊603、移動光電感應器306的工作電源;微處理控制器602,用于控制電機驅動模塊603的工作狀態;電機驅動模塊603,用于提供電機204的電源并控制驅動電機204的正反轉。
參見圖1、圖2,所述上限位接近開關213、下限位接近開關212,分別用于控制擺臂套桿211上、下限位的位置停止,擺臂套桿211上、下限位控制位置為上限位接近開關213和下限位接近開關212安裝處的位置。
參見圖4、圖9,所述的移動光電感應器306用于錐筒布放裝置3和錐筒收集裝置4的替換控制,具體的表述為:當需要布放錐筒時,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插入到感應器支架Ⅰ305中;當需要收集錐筒時,移動光電感應器306從感應器支架Ⅰ305中取出并插入到感應器支架Ⅱ402中;其特征在于:移動光電感應器306用于檢測有無錐桶6的信號,當檢測到錐筒6信號時,控制擺臂套桿211正向旋轉(右側下降),擺臂套桿211正向旋轉下擺到下限位接近開關212安裝處的位置停止;當檢測到錐筒6離開信號時,控制擺臂套桿211反向旋轉(右側上升),擺臂套桿211反向旋轉上擺到上限位接近開關213安裝處的位置停止。
參見圖10,設置在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的控制器201,控制器201工作方法在于以下步驟:
(1)正向旋轉
當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檢測到錐筒6的信號,將信號傳遞到微處理控制器602,微處理控制器602向電機驅動模塊603發出正向旋轉信號,電機204開始正向旋轉并帶動擺臂套桿211正向旋轉(右側下降);
(2)下限位停止
當擺臂套桿211正向旋轉(右側下降)到下限位接近開關212安裝處的位置,下限位接近開關212發出停止信號傳遞到微處理控制器602,微處理控制器602向電機驅動模塊603發出停止信號,電機204停止旋轉并使擺臂套桿211停止,擺臂套桿211停止在下限位接近開關212安裝處的位置;
(3)反向旋轉
當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檢測到錐筒離開時的信號,將信號傳遞到微處理控制器602,微處理控制器602向電機驅動模塊603發出反向旋轉信號,電機204開始反向旋轉并帶動擺臂套桿211反向旋轉(右側上升);
(4)上限位停止
當擺臂套桿211反向旋轉(右側上升)到上限位接近開關213安裝處的位置,上限位接近開關213發出停止信號,將停止信號傳遞到微處理控制器602,微處理控制器602向電機驅動模塊603發停止信號,電機204停止旋轉并使擺臂套桿211停止,擺臂套桿211停止在上限位接近開關213安裝處的位置;
(5)重復循環上述過程步驟。
參見圖4、圖6,所述錐筒布放裝置3包括錐筒布放連接桿301、螺栓Ⅲ304、錐筒布放架桿307、錐筒布放護板302、錐筒布放護臂303和感應器支架Ⅰ305;其中錐筒布放架桿307、錐筒布放護板302和錐筒布放護臂303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錐筒布放連接桿301與錐筒布放架桿307通過螺栓Ⅲ304鎖定。
參見圖4、圖6,所述應器支架Ⅰ305固定安裝在錐筒布放護臂303后端內側,其安裝位置限于使移動光電感應器306能夠感應到錐筒6的信號又不至于阻礙錐桶6的擺放。
參見圖6,所述錐筒布放裝置3與地面7的傾斜度是通過螺栓Ⅲ304調節并鎖定,具體參見圖4,錐筒布放連接桿301插入擺臂套桿211的右端中被固定后,通過螺栓Ⅲ304上、下調節錐筒布放架桿307與地面7的傾斜度,目的是控制錐筒布放護板302下落后其前端與地面7接近,讓錐筒6的底部外檐前段接觸地面7,利用錐筒6的底部外檐與地面7的摩擦力和車輛行駛動力將錐筒6布放在公路上。
參見圖6,所述的錐筒布放連接桿301為方型管狀結構,如圖4所示緊密插入擺臂套桿211的右端,使用螺栓Ⅱ215鎖定,目的是為了防止錐筒布放裝置3左、右傾斜導致不能端立放置錐筒6。
參見圖6,所述的錐筒布放護板302的長度小于錐筒6底部外檐直徑,目的是錐筒布放護板302下落后讓錐筒6的底部外檐前段接觸地面7,利用錐筒6的底部外檐與地面7的摩擦力和車輛行駛動力將錐筒6布放在公路上。
參見圖4、圖6,所述的錐筒布放護臂303安裝在錐筒布放護板302的上部,錐筒布放護臂303為2條攔條,錐筒布放護臂303的寬度小于錐筒布放護板302的寬度,而錐筒布放護臂303的長度大于錐筒布放護板302的長度,并且錐筒布放護臂303的長度超出錐筒布放護板302的前段部分向上翹起,其用于錐筒6下落接觸地面7時對錐筒6的托護,以防錐筒6下落在地面7上左右偏移。
參見圖9,所述錐筒收集裝置4包括輻條405、感應器支架Ⅱ402、錐筒收集架桿406、螺栓Ⅳ403及錐筒收集連接桿404;若干數量的輻條405組成“傘”狀結構,與錐筒收集架桿406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感應器支架Ⅱ402安裝在輻條405組成的“傘”狀結構中,錐筒收集架桿406與錐筒收集連接桿404通過螺栓Ⅳ403鎖定。
參見圖5、圖9,所述錐筒收集連接桿404為方型管狀結構,緊密插入擺臂套桿211的左端并使用螺栓Ⅰ214鎖定,目的是為了防止錐筒收集裝置4左、右偏移傾斜,左、右控制輻條405組成的“傘”狀結構的前端能對準被翻到的錐桶6底部開口,利用車輛行駛動力將錐筒6套在“傘”狀結構的輻條405上。
參見圖9,所述的錐筒收集裝置4與地面7的傾斜度是通過螺栓Ⅳ403調節并鎖定,具體參見如圖5,當錐筒收集連接桿404插入擺臂套桿211的左端并被固定后,通過螺栓Ⅳ403調節錐筒收集架桿406與地面7的傾斜度,目的是上、下控制輻條405組成的“傘”狀結構的前端能對準被翻到的錐桶6底部開口,利用車輛行駛動力將錐筒6套在“傘”狀結構的輻條405上。
參見圖3、圖7,所述錐筒護欄101由4根主骨架和若干輻條固定連接而成,主骨架左端的輻條上用于連接錐筒收集導向欄401;參見圖2,4根主骨架的右端對準插入框型架體103中預埋的4根套管104中,并用螺栓固定。
參見圖1、圖5、圖7、圖8,所述錐筒收集導向欄401為2條攔條組成的敞口梯型結構,并活動插入在錐筒護欄101的左端輻條上預埋的套管中,并用螺栓固定。
參見圖1、圖4、圖5,所述車載系統5安裝在車架501底部,由車載導軌502、電動伸縮桿503、導軌輪504組成,特征在于:車載導軌502為方型管狀結構,車載導軌502上部固定在車架501底部,車載導軌502底部安裝有導軌輪504,車載導軌502用于車載連接臂102的活動插入;電動伸縮桿503一端與車架501一側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框型架體103固定連接,利用電動伸縮桿503從車架501底部將機架承載裝置1從車載導軌502中垃進或推出。
本發明的應用過程如下:
錐筒布放裝置3的安裝:當車輛行駛到錐筒使用現場,將車輛與擺放錐筒的方向平行,接通電源控制箱203電源,啟動電動伸縮桿503,從車架501底部將機架承載裝置1從車載導軌502中推出;如圖3所述,然后在擺臂套桿211的右端插入錐筒布放裝置3的錐筒布放連接桿301,使用螺栓Ⅱ215鎖定,再使用螺栓Ⅲ304上、下調節錐筒布放裝置3與地面的傾斜度并鎖定錐筒布放架桿307,最后將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插入感應器支架Ⅰ305中。
錐筒6的擺放:啟動車輛和擺臂式自動控制動力系統2,人工將車廂中的錐筒6按圖1所示放置在錐筒布放裝置3的錐筒布放護板302上,此時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檢測到錐筒的信號,控制器201控制電機204正向運轉,使擺臂套桿211正向旋轉(右側下降)擺動到下限位接近開關212處停止,進而使錐筒布放裝置3上的錐筒布放護板302下落,如圖6所示,讓錐筒6的底部外檐接觸地面7,利用錐筒6的底部外檐與地面7的摩擦力和車輛行駛動力將錐筒6布放在公路上;錐筒6布放結束,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檢測錐筒6離開的信號,控制器201控制電機204反向運轉,使擺臂套桿211反向旋轉(右側上升)擺動到上限位接近開關213處停止,人工二次放置錐筒,重復上述過程,循環運動,完成錐筒布放工作;錐桶6的布放密度根據現場要求,一方面通過控制電機204速度解決,另一方面結合控制車輛行駛速度,這樣就可以在車輛行駛中均勻整體地完成錐筒布放工作。
錐筒收集裝置4的安裝:當車輛行駛到錐筒收集現場,參見圖5,在擺臂套桿211的左端插入錐筒收集裝置4的錐筒收集連接桿404,使用螺栓Ⅰ214鎖定;參見圖9,再使用使用螺栓Ⅳ403上、下調節錐筒收集裝置4與地面7的傾斜度并鎖定錐筒收集架桿406,最后將移動光電感應器306從感應器支架Ⅰ305中取出并插入感應器支架Ⅱ402中;同時,參見圖2、圖3,將錐筒護欄101的右端插入框型架體103中預埋的4根套管104中,并用螺栓固定,再將錐筒收集導向欄401插入錐筒護欄101的左端輻條上預埋的套管中,并用螺栓固定。
錐筒6的收集:參見圖5,將錐筒收集導向欄401對準錐筒6,啟動車輛,利用車輛行駛動力,經過錐筒收集導向欄401將錐筒6導入,錐筒護欄101將錐筒6超前推倒,使錐筒6底部開口對準并套在錐筒收集裝置4上;參見圖9,此時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檢測到錐筒的信號,控制器201控制電機204正向運轉,使擺臂套桿211正向旋轉(右側下降)擺動到下限位接近開關212處停止,進而使錐筒收集裝置4上揚,人工將將錐筒6取下并放在車輛上;錐筒6收集結束,移動光電感應器306感應到錐筒6離開的信號,控制器201控制電機204反向運轉,使擺臂套桿211反向旋轉(右側上升)擺動到上限位接近開關213處停止,人工二次收集錐筒,重復上述過程,循環運動,這樣就可以在車輛行駛中完成錐筒收集工作。收集速度根據錐桶6的現場布放密度,一方面通過控制電機204速度解決,另一方面通過車輛行駛速度綜合控制,這樣就可以在車輛行駛中均勻整體地完成錐筒收集工作。
當錐筒布放或收集結束,人工拆除錐筒布放裝置3、錐筒收集裝置4、錐筒收集導向欄401、錐筒護欄101,啟動電動伸縮桿503,將機架承載裝置1收納到車架501底部,然后切斷電源控制箱203電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