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無砟軌道板注漿的裝置。
背景技術:
無砟軌道是高速鐵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傷損結構主要以離縫、裂縫、掉塊、剝落及粉化為主。無砟軌道板傷損形式多樣,情況復雜,多采用環氧樹脂進行修補,現有的注漿修補主要是方法存在以下缺點:
有些采用非壓力注漿的,需要手持,效率低下。采用壓力注漿,需要電力支持,然而電力供應點與維修點一般距離較遠,特別是橋梁和隧道以及某些無法提供電力的維修點,修補效率不高。
現有注漿設備體積笨重,不便于攜帶,人工消耗巨大,且注漿的速度與進程無法進行即時調整。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依賴于電力而能夠產生注漿壓力的無砟軌道板注漿裝置,從而提高了使用便捷性和注漿效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無砟軌道板注漿裝置,包括:
支架,為立式架體而具有預定高度,且上部設有鉤體;
料斗,掛于所述鉤體,且底部設有出漿口;以及
注漿管路,進口端連接所述出漿口,出口端設有注漿嘴。
上述無砟軌道板注漿裝置,可選地,所述支架為升降架。
可選地,所述支架包括:
架桿,具有作為架桿底座的底盤,以及豎直設置的底盤上的管狀的底架體,且底架體側面開有基準孔;
升降桿,具有管狀的升降架體而與所述底架體套裝配合,且升降架體的側面開有調整孔;以及
螺栓,用于適配的基準孔與調整孔的連接。
可選地,所述調整孔為上下延伸的條形孔,而基準孔則是圓孔。
可選地,所述調整孔在升降桿的軸向均勻排列;
所述基準孔在架桿的軸向均勻排列。
可選地,所述螺栓具有蝶形頭或者手輪。
可選地,所述注漿管路包括:
干路,用于注漿管路與料斗的連接;
支路,從所述干路接出。
可選地,所述干路設有干路管閥;所述支路上設有支路管閥。
可選地,所述支架為表面具有鍍鉻層的鋼架。
可選地,所述料斗具有容量標尺。
依據本實用新型,基于具有預定高度的支架,使盛裝有漿料的料斗在注漿管路的末端獲得比較大的出漿壓力,從而能夠提高注漿效率。又由于純粹依靠重力所產生的注漿壓力不受電力輸配線路的影響,從而使用便捷性更好。
附圖說明
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砟軌道板注漿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底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升降架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種料斗結構示意圖。
圖中:1.升降桿,2.螺栓,3.架桿,4.注漿嘴,5.支路,6.支路管閥,7.干路管閥,8.干路,9.料斗,10.鉤部,11.鉤體。
101,升降架體,102.調整孔。
301.基準孔,302.底盤,303.底架體。
901.出漿口,902.吊耳,903.斗體。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附圖1所示的一種無砟軌道板注漿裝置,其基本結構圖中可見,包括由架桿3、升降桿1通過螺栓2連接形成的支架,支架上端設置的具有鉤部10的鉤體11,鉤部10上掛載的料斗9,從料斗9底部引出的由干路8和支路5形成的注漿管路。
支架具有一定的高度,顯然支架越高,使用時,在注漿嘴4獲得的注漿壓力就越大,并且該注漿壓力只跟注漿嘴4與料斗9的相對高度有關,而與是否配置電力線路無關,從而使用便捷性大大提高。
關于所述支架,整體而言,如圖1所示,為立式的架體,從而具備一定的高度,以基于重力獲得所需要的注漿壓力。
在支架的上部設置至少一個鉤體11,從而可以同時配置多個料斗9,各個料斗9可以選擇為不同的規格,以滿足不同的注漿要求。
尤其是,當采用多個料斗9時,鉤體11環繞例如圖中的升降桿1均勻設置,提供一定的平衡力矩,使支架的穩定性更好。且如前所述,能夠適配多個容量不同的料斗9,適應性更強。
關于所述料斗9,如圖4所示,其基本結構是一個桶狀結構,可以預見的,圖中只是示例性的表述,滿足下料所需要的斗狀物都可以使用。
進一步地,在料斗9的底部開有出漿口901,注漿口901一般位于料斗9的底部的中心。
料斗9上端設有吊耳902,以利于安裝料斗9的提手。提手用于料斗9的提拉,以及其在鉤部10上的掛載。
進一步地,料斗最好配有用于標示其容量的標尺,以利于注入合適量的漿料。
料斗9內的料通過注漿管路進行注漿,基于上下結構關系,注漿管路的上端為進口端,該進口端相應連接于所述出漿口901,出口端設有注漿嘴4。
由于不同的應用環境,注漿速率要求不同,并且由于注漿管路的選擇不同,所產生的注漿阻力也會產生差異,例如較細的管路會產生比較大的流阻,較粗的管路則產生相對較小的流阻,因而,為了獲得比較好的使用效果,以及提高適應性,所述支架為升降架,即可以通過調整支架的支撐高度,進而使料斗9與注漿嘴4的相對高度發生變化,提高注漿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的適應性。
進一步地,關于所述支架,為適應高度調整的需要,其包括:
如圖2所示的架桿3,具有作為架桿3底座的底盤302,以及豎直設置的底盤302上的管狀的底架體303,且底架體303側面開有基準孔301。
應當理解,關于基準孔301的名稱,并不構成對其結構的限制,在此處,所謂基準孔,是其位于基礎之上,或者說底架是所有其他部件安裝的基礎,其上的安裝孔即構成基準孔301。
如圖3所示的升降桿1,則具有管狀的升降架體101而與所述底架體303套裝配合,且升降架體101的側面開有調整孔102。
關于套裝配合,是升降架體101套裝底架體303,還是底架體303套裝升降架體101,在簡單的兩個部件之間所形成的升降結構中影響不大,尤其是這種套管結構。圖1中所示的結構是升降架體101套裝底架體303。
當升降架體101調整到位后,通過螺栓2進行位置鎖定,如圖1所示,進行位置鎖定需要基準孔301與調整孔102位置對位,然后穿入螺栓2進行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準孔301可以只有一個,并且設置在底架體303的上部,調整孔102有多個,在升降架體101的軸向均勻設置,藉此,可以獲得多個高度位置的調整。在此條件下,基準孔301和調整孔102均是圓孔。
當把例如調整孔301設置為如圖3所示的上下延伸的條形孔時,升降桿1的調整就變成了一種無級的調整。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獲得更加良好的可調整性能,基準孔301也設置為多個,并沿底架體303的軸向均勻設置。
為了方便手動調整,所述螺栓2具有蝶形頭或者手輪,據此,可以手動擰動螺栓2,進行螺栓2的松脫或者擰緊。
關于所述注漿管路,為了提高注漿效率,其包括:
干路8,用于注漿管路與料斗9的連接;
支路5,從所述干路8接出。
基于多個支路5,可以同時進行多個位置的注漿操作,大大提高注漿效率。
為了提高可控性,所述干路8設有干路管閥7,可以進行主干管路的控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提高可控性,所述支路5上設有支路管閥6,可以單獨使用部分支路管閥6。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為表面具有鍍鉻層的鋼架,以提高其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