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道路橋梁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種機動車輛和行人分道通行且帶地下停車場的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
背景技術:
目前行路難、行車難、停車難、人車混行,交通擁堵,已成為城市中不可避免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十字路口紅綠燈,極易造成交通阻滯,同時行人與機動車搶道、交叉行駛,影響行車及行人安全,現有技術采取修建立交橋、單雙號限行、地下通道等多種措施,但效果并不顯著;左轉彎車輛的轉彎不便加重了交通堵塞的現象,影響通行效率;車輛隨意停放影響車輛和行人通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包括直行高架橋、地面環島和與直行高架垂直的地下行車道,立交橋為三層結構,高架橋下為地面環島,地面環島下為地下行車道,高架橋與地下行車道的兩側轉向車道與地面環島相通,轉向車道兩側為地下停車場出入口連接地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出入口兩側為地下人行道出口可進入地下人行通道。
地下停車場和地下人行通道是分隔的,縱向設四個停車場與人行通道進出口和地下人行道出入口相連,行人與機動車輛分道通行能夠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降低交通危險系數;停車場在縱向設置四個與人行道出入口對應的出入口使行人更為方便的出入停車場。
地下停車場和人行通道是環形的,在地下停車場車輛也能滿足調頭的需求;地下停車場出入口有四個,且兩兩對稱分布于地下行車道兩側,機動車輛可以從兩個方向都能夠進出。
高架橋可以為縱向,地下行車道則為橫向,高架橋為橫向時,地下行車道為縱向,在地下停車場及人行道兩側均設有燈箱或廣告位。
地下人行道出入口有八個,橫向四個,縱向四個且兩兩對稱分布于地下行車道與高架橋兩側;高架橋與地下行車道為雙道或多道,內外兩側設有護欄;高架橋下方設有支撐柱,用于支撐高架橋的橋體。車道的多少可根據車的流量來設計,護欄起安全防護、防撞和承重作用,為機動車輛提供安全保障。
本技術方案可以在現有立交橋的基礎上在保障安全的基層上開挖地下設施,合理解決已建立交橋人車不能分離的現狀;地面環島內側三車道為左轉車道,最外側車道為右轉車道,解決了左轉的技術難題。
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人車分離,杜絕十字路口交叉搶道,提高交通安全;車輛交叉分層通行,不用紅綠燈解決左轉道路交通堵塞問題,提高通行效率;設立地下停車場,有效利用十字路口地下資源,解決車輛停放問題,減少占用道路資源,;停車場及人行通道兩側設置燈箱、廣告位達到一定的商業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的立體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的立體視圖局部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的立體視圖半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的左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的前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的地下行進路線示意圖。
圖中:1、直行高架橋;2、地面環島;3、與直行高架垂直的地下行車道;4、轉向車道;5、地下停車場出入口;6、地下停車場;7、地下人行道出入口;8、地下人行通道;9、停車場與人行通道進出口;10、護欄;11、支撐柱;12、左轉車道;13、右轉車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6所示,一種多功能十字立交橋,包括直行高架橋1、地面環島2和與直行高架垂直的地下行車道3,立交橋為三層結構,高架橋1下為地面環島2,地面環島2下為地下行車道3,高架橋1與地下行車道3的兩側轉向車道4與地面環島2相通,轉向車道4兩側為地下停車場出入口5進入地下停車場6,地下停車場出入口5兩側為地下人行道出入口7可進入地下人行通道8。地下停車場的建立能夠有效利用十字路口地下空間資源,解決機動車輛停靠于道路兩旁,占用非機動車道,使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輛掙道搶行的情況,從而減少交通擁堵與交通事故的發生。
地下停車場6和地下人行通道8是分隔的,縱向設四個停車場與人行通道進出口9和地下人行道出入口7相連,行人與機動車輛分道通行能夠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降低交通危險系數;停車場在縱向設置四個與人行道出入口對應的進出口使行人更為方便的出入停車場。
地下停車場6和人行通道8是環形的,在地下停車場6車輛也能滿足調頭的需求;地下停車場出入口5有四個,且兩兩對稱分布于地下行車道3兩側,機動車輛可以從兩個方向都能夠進出。
高架橋1可以為縱向,地下行車道3則為橫向,高架橋1為橫向時,地下行車道3為縱向;在地下停車場6及人行道8兩側均設有燈箱或廣告位。
地下人行道出入口7有八個,橫向四個,縱向四個且兩兩對稱分布于地下行車道3與高架橋1兩側。高架橋1與地下行車道3為雙道或多道,內外兩側設有護欄10。高架橋1下方設有支撐柱11,用于支撐高架橋1的橋體。車道的多少可根據車的流量來設計,護欄起安全防護、防撞和承重作用,為機動車輛提供安全保障。
在現有立交橋的基礎上在保障安全的基層上開挖地下設施,合理解決已建立交橋人車不能分離的現狀;地面環島2內側三車道為左轉車道12,最外側車道為右轉車道13,解決了左轉的技術難題。
如圖7所示,橫向行駛的車輛可由地下停車場出入口5進入到地下停車場6停車,在停車場6內環型路線上掉頭或者直接經出入口5駛出到地面道路;車上人員可通過停車場與人行通道進出口9進入到地下人行道8,根據自己的需求從八個地下人行道出入口7出去;行人可通過地下人行道8穿越馬路,實現人車分離。
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人車分離,杜絕十字路口交叉搶道,提高交通安全;車輛交叉分層通行,不用紅綠燈,有效解決左轉道路交通堵塞問題,提高通行效率;設立地下停車場,有效利用十字路口地下資源,解決車輛停放問題,減少占用道路資源;停車場及人行通道兩側設置了燈箱、廣告位達到一定的商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