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管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車位鎖。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私家車,城市中大量汽車的涌現,勢必會造成停車位越來越緊張,出現汽車亂停、亂放的現象,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矛盾。停車場為了便于管理、為特定人員保留停車位,以及個人為了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停車位,許多停車場和私人車主都在停車位上安裝了車位鎖。
車位鎖作為一種機械裝置,具有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汽車車位的作用,通過在停車位中間入口的1/3處安裝車位鎖,可以確保自己的汽車隨到隨停。遙控車位鎖一般包括底座、擋臂、驅動機構、控制器和電源,當車輛將要到達車位時,車主使用遙控器控制車位鎖,使車位鎖的擋臂臥倒,車輛便可以駛入;當車輛離開后,車主使用遙控器控制車位鎖,使車位鎖的擋臂豎立起來,從而防止其它車輛占用自己的停車位。據統(tǒng)計,大約有10%的車主在停車時會撞到自己的車位鎖,造成汽車和車位鎖不同程度的損傷。
然而,現有技術中的車位鎖在擋臂豎立時,僅限于與擋臂正面和背面垂直的方向上具有防撞功能,當汽車與擋臂的側面發(fā)生碰撞時車位鎖不具備防撞功能,從而導致汽車和車位鎖均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車位鎖,可以實現360°全方位防撞功能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位鎖,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車位鎖無法360°全方位防撞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位鎖,包括:底座、擋臂、驅動機構、控制器、電源和遙控器,所述驅動機構、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電源均設置在所述底座內,所述控制器內設置有用于接收遙控器的無線信號的遙控接收裝置,所述底座的頂蓋上設置有通孔,所述擋臂包括用于防撞的縱向部分,所述縱向部分的底端穿過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驅動機構的連接軸上。
其中,所述擋臂包括橫向部分和所述縱向部分,所述擋臂呈T型,所述縱向部分包括彈性件、設置在所述彈性件上端的第一縱桿和設置在所述彈性件下端的第二縱桿,所述第一縱桿的頂端設置有所述橫向部分,所述第二縱桿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軸的頂部。
具體地,所述橫向部分兩端分別設置有護套,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頂蓋上設置有用于車位鎖關閉時安放所述縱向部分的凹槽。
優(yōu)選地,所述頂蓋上設置有用于所述車位鎖開啟完成時控制所述驅動機構的電機停止的上限位開關和用于車位鎖關閉完成時控制所述電機停止的下限位開關,所述上限位開關、所述縱向部分和所述下限位開關在一條直線上,所述縱向部分能夠控制所述上限位開關和所述下限位開關的開合,所述下限位開關設置在所述凹槽內。
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內設置有用于所述車位鎖開啟完成時控制所述驅動機構的電機停止的上限位開關和用于車位鎖關閉完成時控制所述電機停止的下限位開關,所述連接軸上設置有凸輪,所述上限位開關、所述凸輪和所述下限位開關在一條直線上,所述凸輪能夠控制所述上限位開關和所述下限位開關的開合。
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所述電機、驅動軸、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所述連接軸,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電機上設置的所述驅動軸上,另一端轉動連接有所述第二連桿,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與所述連接軸上設置的連接件轉動連接。
具體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通過鎖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頂蓋,所述頂蓋與所述底板形成一容腔,在所述容腔內安裝有所述驅動機構、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電源。
進一步地,所述電源、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電機的四周、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二縱桿之間以及所述底板與所述頂蓋連接位置至少一處設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多個固定孔。
更進一步地,所述電源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電機、所述上限位開關和所述下限位開關電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位鎖具有以下優(yōu)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位鎖在使用時,當車輛將要到達停車位時,車主使用遙控器向控制器內的遙控接收裝置發(fā)射關閉車位鎖的信號,控制器可以控制電機的驅動軸和第一連桿順時針旋轉,第一連桿帶動第二連桿,第二連桿帶動連接軸轉動,當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成0°時,恰好使連接軸向凹槽一側轉動90°,帶動擋臂臥倒在底座上的凹槽內,擋臂觸碰到凹槽內的下限位開關,使得控制器控制驅動機構斷電,使擋臂保持臥倒姿勢,車主將車輛駛入停車位。
當車輛駛出車位后,車主使用遙控器向控制器內的遙控接收裝置發(fā)射開啟車位鎖的信號,控制器可以控制電機的驅動軸和第一連桿逆時針旋轉,第一連桿帶動第二連桿,第二連桿帶動連接軸轉動,當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成180°時,恰好使連接軸向遠離凹槽一側轉動90°,帶動擋臂豎立起來,擋臂觸碰到上限位開關,使得控制器控制驅動機構斷電,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成180°時兩連桿連接位置的死點將兩連桿卡住,使擋臂保持豎立姿勢,從而防止其它車輛占用停車位。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位鎖中,由于擋臂的縱向部分設置有彈性件,彈性件能夠起到較好地緩沖作用,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無論從任何角度對本實用新型施力都不會對其造成傷害,真正做到360°全方位防撞,大大提高了車位鎖的使用壽命,并且也將對車輛的傷害降到最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開啟時的電源、控制器、驅動機構、擋臂和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關閉時的電源、控制器、驅動機構、擋臂和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擋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底座、上限位開關和下限位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上限位開關、下限位開關、連接軸和凸輪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底座;11-底板;12-頂蓋;121-凹槽;122-上限位開關;123-下限位開關;124-鎖芯;125-通孔;2-擋臂;21-橫向部分;211-護套;22-縱向部分;221-第一縱桿;222-彈性件;223-第二縱桿;3-驅動機構;31-電機;32-驅動軸;33-第一連桿;34-第二連桿;35-連接軸;351-連接件;352-凸輪;4-控制器;5-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開啟時的電源、控制器、驅動機構、擋臂和底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關閉時的電源、控制器、驅動機構、擋臂和底板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擋臂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底座、上限位開關和下限位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上限位開關、下限位開關、連接軸和凸輪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包括:底座1、擋臂2、驅動機構3、控制器4、電源5和遙控器,驅動機構3、控制器4和電源5均設置在底座1內,控制器4內設置有用于接收遙控器的無線信號的遙控接收裝置,底座1的頂蓋12上設置有通孔125,擋臂2包括用于防撞的縱向部分22,縱向部分22的底端穿過通孔125設置在驅動機構3的連接軸35上。
車位鎖內的電源5可以為電池,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位鎖在使用時,當車輛將要到達停車位時,車主使用遙控器向控制器4內的遙控接收裝置發(fā)射關閉車位鎖的信號,控制器4通過驅動機構3控制擋臂2臥倒在底座1上,從而車主可以將車輛駛入停車位;當車輛駛出車位后,車主使用遙控器向控制器4內的遙控接收裝置發(fā)射開啟車位鎖的信號,控制器4通過驅動機構3控制擋臂2豎立起來,從而防止其它車輛占用停車位。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位鎖中,由于擋臂2的縱向部分22具有全方位的防撞功能,因此與現有技術相比,無論從任何角度對本實用新型施力都不會對其造成傷害,可以真正做到360°全方位防撞,大大提高了車位鎖的使用壽命,并且也將對車輛的傷害降到最低。
具體地,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可以較好地實現360°全方位防撞功能,確保本實用新型具有更高的使用壽命,車輛與其發(fā)生碰撞時可以減少對車身的損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1-4所示,擋臂2包括橫向部分21和縱向部分22,擋臂2呈T型,縱向部分22包括彈性件222、設置在彈性件222上端的第一縱桿221和設置在彈性件222下端的第二縱桿223,第一縱桿221的頂端設置有橫向部分21,第二縱桿223的底端固定連接在連接軸35的頂部。
由于擋臂2的縱向部分22設置有彈性件222,車輛無論從任何角度與車位鎖發(fā)生碰撞時,彈性件222均能夠起到較好地緩沖作用,從而避免對車位鎖和車身造成傷害,可以真正做到360°全方位防撞,大大提高了車位鎖的使用壽命。
實際生產制造時,為了使車輛與本實用新型發(fā)生碰撞時,盡量減小對車身的損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1和圖4所示,橫向部分21兩端分別設置有護套211,上述彈性件222可以為彈簧。
護套211可以采用橡膠護套或者塑膠護套,通過在擋臂2的橫向部分21兩端設置護套211,可以將橫向部分21兩端的金屬材質包裹住,使橫向部分21兩端變得更加柔軟,當車輛與車位鎖的兩側發(fā)生碰撞時,可以盡量減小對車身的損傷。擋臂2的縱向部分22的彈性件222可以具體為彈簧,當車輛與擋臂2的正面、背面或者側面發(fā)生碰撞時,彈簧均可以帶著第一縱桿221和橫向部分21發(fā)生彎曲,從而起到較好地緩沖作用,將對車身、車位鎖的損傷降到最低。
其中,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更加美觀,在使用過程中更加順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1和圖5所示,上述頂蓋12上設置有用于車位鎖關閉時安放縱向部分22的凹槽121,當車位鎖關閉時,擋臂2的縱向部分22臥倒在底座1上的凹槽121內,可以使本實用新型結構更加平整、美觀。
具體地,為了在擋臂2倒下和豎起后可以使驅動機構3立即停止工作,以確保車位鎖的關閉和開啟工作可以順利進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2、圖3和圖5所示,頂蓋12上設置有用于車位鎖開啟完成時控制驅動機構3的電機31停止的上限位開關122和用于車位鎖關閉完成時控制電機31停止的下限位開關123,上限位開關122、縱向部分22和下限位開關123在一條直線上,縱向部分22能夠控制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的開合,下限位開關123設置在凹槽121內。
通過在頂蓋12上設置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且上限位開關122、下限位開關123與擋臂2的縱向部分22設置在一條直線上。當關閉車位鎖時,擋臂2臥倒在頂蓋12上的凹槽121內且觸碰到下限位開關123,使控制器4控制驅動機構3斷電,從而使擋臂2保持臥倒姿勢;當開啟車位鎖時,擋臂2豎立起來直至與水平面成90°時,可以觸碰到上限位開關122,使控制器4控制驅動機構3斷電,從而使擋臂2保持豎立姿勢;為了使車位鎖可以適用于露天環(huán)境,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可以選擇用防水限位開關。
具體地,為了在擋臂2倒下和豎起后可以使驅動機構3立即停止工作,以確保車位鎖的關閉和開啟工作可以順利進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1-3和圖6所示,底座1內設置有用于車位鎖開啟完成時控制驅動機構3的電機31停止的上限位開關122和用于車位鎖關閉完成時控制電機31停止的下限位開關123,連接軸35上設置有凸輪352,上限位開關122、凸輪352和下限位開關123在一條直線上,凸輪352能夠控制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的開合。
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安裝在底板11與頂蓋12形成的容腔內,在連接軸35上固定連接有凸輪352,連接軸35轉動時可以帶動凸輪352隨之轉動,當關閉車位鎖時,擋臂2的縱向部分22臥倒在凹槽121內時,使凸輪352的一端恰好能觸碰到下限位開關123,使得控制器4控制驅動機構3斷電,從而使擋臂2保持臥倒姿勢;當開啟車位鎖時,擋臂2豎立起來直至與水平面成90°時,使凸輪352的一端恰好能觸碰到上限位開關122,使控制器4控制驅動機構3斷電,從而使擋臂2保持豎立姿勢。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均設置在底座1內,可以確保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露天環(huán)境使用。
進一步地,為了在控制器4的控制下,驅動機構3可以對擋臂2較好地控制,從而順利地完成車位鎖的關閉和開啟工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2和圖3所示,驅動機構3包括電機31、驅動軸32、第一連桿33、第二連桿34和連接軸35,第一連桿33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電機31上設置的驅動軸32上,另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桿34,第二連桿34的一端與連接軸35上設置的連接件351轉動連接。
當車主使用遙控器向控制器4內的遙控接收裝置發(fā)射關閉車位鎖的信號時,控制器4可以控制電機31的驅動軸32帶動第一連桿33順時針旋轉,第一連桿33帶動第二連桿34,第二連桿34帶動連接軸35轉動,當第一連桿33與第二連桿34成0°時,恰好使連接軸35向下限位開關123一側轉動90°,帶動擋臂2臥倒在底座1上,擋臂2觸碰到下限位開關123,使得控制器4控制驅動機構3斷電,使擋臂2保持臥倒姿勢,從而較好地完成車位鎖的關閉工作。
當車主使用遙控器向控制器4內的遙控接收裝置發(fā)射開啟車位鎖的信號時,控制器4可以控制電機31的驅動軸32帶動第一連桿33逆時針旋轉,第一連桿33帶動第二連桿34,第二連桿34帶動連接軸35轉動,當第一連桿33與第二連桿34成180°時,恰好使連接軸35向上限位開關122一側轉動90°,帶動擋臂2豎立起來,擋臂2觸碰到上限位開關122,使得控制器4控制驅動機構3斷電,且第一連桿33與第二連桿34成180°時兩連桿連接位置的死點將兩連桿卡住,使擋臂2保持豎立姿勢,從而較好地完成車位鎖的開啟工作。
更進一步地,為了便于車位鎖的安裝以及零件、電池的更換,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1-3所示,底座1包括底板11和通過鎖芯124固定在底板11上的頂蓋12,頂蓋12與底板11形成一容腔,在容腔內安裝有驅動機構3、控制器4和電源5。通過鎖芯124可以打開底座1上的頂蓋12,從而完成對驅動機構3、控制器4和電源5的安裝、對零部件的維修以及對電池的更換等工作。
優(yōu)選地,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好地防水、防塵特性,使其更加適用于露天停車位使用,提高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1-4所示,上述電源5、控制器4和電機31的四周、通孔125與第二縱桿223之間以及底板11與頂蓋12連接位置至少一處設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上述底板11上設置有多個固定孔,從而使本實用新型整體具有更好地防水、防塵性能,以保護機身內部零件不被腐蝕,有效地防止線路短路,進而大大地增長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通過在底板11上設置多個固定孔,可以使用膨脹螺絲穿過固定孔將車位鎖穩(wěn)固地固定在停車位的地面上,從而使本實用新型發(fā)揮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汽車車位的功能。
進一步地,為了使本實用新型較好地完成開啟和關閉的工作,從而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汽車車位,便于自己的汽車隨到隨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位鎖中,如圖2、圖3和圖5所示,電源5與控制器4電連接,控制器4與電機31、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電連接,從而確保電源5對控制器4、電機31、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的供電,且當擋臂2的縱向部分22與上限位開關122和下限位開關123接觸時,可以使控制器4控制電機31停止工作,以較好地完成車位鎖的開啟和關閉工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