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跨山勢陡峭、越溝壑、深谷,兩側圍巖結構穩定,多采用拱橋施工,不僅橋跨結構的整體性好,進度快,而且節約成本。但是,此施工方式現場需要纜索吊配合施工,纜索吊在吊裝作業時,纜索吊軸線位置需要及時調整,從而延長了施工時間,增加了施工風險,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約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施工安全性的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裝置及施工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包括錨索、錨固墊梁、錨固滑梁、主索滑輪、扣索滑輪、工作索滑輪,所述錨索的一端穿過所述錨固墊梁與所述錨固滑梁固定連接;所述錨固滑梁底部設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腹板,所述腹板的頂端固定有頂板;所述主索滑輪、扣索滑輪、工作索滑輪均通過底部設有滑槽的滑輪座套設在所述頂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安裝孔,所述錨索穿過所述安裝孔與所述錨固滑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腹板有兩個,所述兩個腹板相互平行且與所述底板垂直固定連接;所述頂板與所述腹板垂直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頂板與所述底板之間均勻連接有若干加強板,所述加強板與所述底板、腹板、頂板均相互垂直。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板為直角梯形,所述加強板的短邊與所述頂板連接,所述加強板的短邊長度小于所述腹板與所述頂板的側邊之間的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錨固滑梁由Q345鋼材料制成。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開挖地基表土露出新鮮巖層面,將巖層面鑿成垂直平面并沖洗干凈;
S2:緊貼巖層面用砼澆筑錨固墊梁,砼養生達到設計強度后,利用潛孔鉆鉆孔至設計錨孔深度,制作并安裝錨索,灌注微膨脹水泥砂漿;
S3:待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將錨索進行張拉,通過錨索將錨固滑梁固定在錨固墊梁上;
S4:將兩個扣索滑輪、工作索滑輪、主索滑輪通過滑輪座滑移至錨固滑梁上相應的施工位置;
S5:將兩個扣索滑輪、工作索滑輪、主索滑輪用螺栓固定于錨固滑梁上,按照空索垂度,安裝鎖定主索,安裝工作索、扣索、滑車,進行試吊驗收工作,試吊驗收合格后,對拱肋進行吊裝施工;
S6:前一拱肋吊裝完畢后,拆除螺栓,在空索狀態下將主索滑輪、兩個扣索滑輪、工作索滑輪滑移至要吊裝的下一拱肋位置上,再用螺栓將主索滑輪、兩個扣索滑輪、工作索滑輪固定于錨固滑梁上,對下一拱肋進行吊裝施工;
S7:重復步驟S6,依次對剩余拱肋進行吊裝施工。
進一步的,所述垂直平面的高度不小于2米,所述錨固墊梁由C30砼材料制成,所述錨固墊梁的高度為2米,厚度為1米。
進一步的,所述錨索為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錨索,所述螺栓為M30高強螺栓。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索滑輪距所述主索滑輪的中心0.86m布置,所述兩個扣索滑輪對稱布置于所述主索滑輪兩側,所述兩個扣索滑輪距主索滑輪的中心1.5m布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無需安裝索塔,可將纜索吊裝施工設備直接錨固于山體上,采用滑輪座與錨固滑梁配合方式設置成可滑移結構,在吊裝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橫向移動主索滑輪的位置,可操作性強、安全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方法施工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安裝狀態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安裝狀態左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的錨固滑梁主視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的錨固滑梁截面圖。
圖6 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滑輪座與頂板安裝結構圖。
其中,001-地基;002-垂直平面;1-錨索;2-錨固墊梁;3-錨固滑梁;31-底板;32-腹板;33-頂板;34-加強板;310-安裝孔;4-主索滑輪;5-扣索滑輪;6-螺栓;7-滑輪座;70-滑槽;8-工作索滑輪;9-主索;10-工作索;11-扣索;12-滑車;13-拱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2至6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系統,包括錨索1、錨固墊梁2、錨固滑梁3、主索滑輪4、扣索滑輪5、工作索滑輪8,所述錨索1的一端穿過所述錨固墊梁2與所述錨固滑梁3固定連接;所述錨固滑梁3底部設有底板31,所述底板31上固定有腹板32,所述腹板32的頂端固定有頂板33;所述主索滑輪4、扣索滑輪5、工作索滑輪8均通過底部設有滑槽70的滑輪座7套設在所述頂板33上。
其中,所述底板31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安裝孔310,所述錨索1穿過所述安裝孔310與所述錨固滑梁3連接。
所述腹板32有兩個,所述兩個腹板32相互平行且與所述底板31垂直固定連接;所述頂板33與所述腹板32垂直固定連接。
所述頂板33與所述底板31之間均勻連接有若干加強板34,所述加強板34與所述底板31、腹板32、頂板33均相互垂直。
所述加強板34為直角梯形,所述加強板34的短邊與所述頂板33連接,所述加強板34的短邊長度小于所述腹板32與所述頂板33的側邊之間的距離。
所述錨固滑梁3由Q345鋼材料制成。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索塔橋梁纜索吊裝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開挖地基001表土露出新鮮巖層面,將巖層面鑿成垂直平面002并沖洗干凈;
S2:緊貼巖層面用砼澆筑錨固墊梁2,砼養生達到設計強度后,利用潛孔鉆鉆孔至設計錨孔深度,制作并安裝錨索1,灌注微膨脹水泥砂漿;
S3:待砂漿達到設計強度后,將錨索1進行張拉,通過錨索1將錨固滑梁3固定在錨固墊梁2上;
S4:將兩個扣索滑輪5、工作索滑輪8、主索滑輪4通過滑輪座7滑移至錨固滑梁3上相應的施工位置;
S5:將兩個扣索滑輪5、工作索滑輪8、主索滑輪4用螺栓6固定于錨固滑梁3上,按照空索垂度,安裝鎖定主索9,安裝工作索10、扣索11、滑車12,進行試吊驗收工作,試吊驗收合格后,對拱肋13進行吊裝施工;
S6:前一拱肋吊裝完畢后,拆除螺栓6,在空索狀態下將主索滑輪4、兩個扣索滑輪5、工作索滑輪8滑移至要吊裝的下一拱肋位置上,再用螺栓6將主索滑輪4、兩個扣索滑輪5、工作索滑輪8固定于錨固滑梁3上,對下一拱肋13進行吊裝施工;
S7:重復步驟S6,依次對剩余拱肋13進行吊裝施工。
其中,所述垂直平面002的高度不小于2米,所述錨固墊梁2由C30砼材料制成,所述錨固墊梁2的高度為2米,厚度為1米。
所述錨索1為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錨索,所述螺栓6為M30高強螺栓。
所述工作索滑輪8距所述主索滑輪4的中心0.86m布置,所述兩個扣索滑輪5對稱布置于所述主索滑輪4兩側,所述兩個扣索滑輪5距主索滑輪4的中心1.5m布置。
在具體施工中,將錨索1嵌入地基001中,將錨固滑梁3通過錨索1固定在錨固墊梁2上,錨固墊梁2固定在地基001與錨固滑梁3之間,在錨固滑梁3上通過滑輪座7從左到右依次套設有扣索滑輪5、工作索滑輪8、主索滑輪4、扣索滑輪5,在空載狀態下,根據實際情況,在錨固滑梁3上通過滑輪座7調節工作索滑輪8、主索滑輪4、扣索滑輪5的橫向位置,再用螺栓6將工作索滑輪8、主索滑輪4、扣索滑輪5固定在錨固滑梁3上,安裝主索9、扣索11、工作索10及滑車12對拱肋13進行吊裝施工作業。
對拱肋12進行分段吊裝時,用扣索10懸掛拱肋12的端部,以調整拱肋12連接處的標高。
用肉眼觀測錨固滑梁3及各主要受力焊縫在吊裝的各階段是否有變形情況發生;錨具夾片是否有松動,錨索1伸長量情況及錨固滑梁3是否與錨固墊梁2分離等情況進行觀測。同時使用經過計量部門標定好的千分表測量,吊裝前在錨固滑梁3與找巖體平混凝土之間安裝并固定好千分表,千分表固定座與找平混凝土利用環氧樹脂粘接,頂桿接觸錨固滑梁3上焊接出來的鋼板條,記錄每個千分表初讀數,吊裝過程中觀測并記錄吊運過程中千分表讀數,及時將變化量反饋到指揮小組,保證吊裝安全。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