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架,具體涉及一種高度可調的頂托支架。
背景技術:
目前橋梁鋼管貝雷梁支架施工中,鋼管貝雷梁支架的落架形式有砂箱和剛楔塊落架。砂箱落架在施工時,需要將砂箱進行割開并取砂操作麻煩,鋼楔塊落架的加工和制造比較麻煩,而且穩定性較差,尤其是砂箱落架,砂箱的上下兩節之間連接較不穩定。砂箱及鋼楔塊對于梁底不平的梁型操作較困難,不便于控制。
綜上所述,現有的橋梁鋼管貝雷梁支架施工存在操作困難、穩定性差及不便于控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橋梁鋼管貝雷梁支架施工存在操作困難、穩定性差及不便于控制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高度可調的頂托支架。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度可調的頂托支架,它包括絲杠、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上卡板、下卡板和托板,絲杠豎直設置,上卡板和下卡板由上至下依次套裝在絲杠上,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旋擰在絲杠上,且第一螺母位于上卡板的上端,第二螺母位于下卡板的下端,托板固定安裝在絲杠的上端面上。
進一步地,它還包括多個加強筋,多個加強筋安裝在絲杠的上部和托板的底端面之間。
進一步地,它還包括多個輔助調節鈕,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外側壁上至少安裝有一個輔助調節鈕。
進一步地,上卡板和下卡板均為槽形卡槽。
進一步地,上卡板和下卡板的開口端相對設置。
進一步地,下卡板的壁厚小于上卡板的壁厚。
進一步地,上卡板和下卡板與絲杠之間螺紋連接。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發明通過采用絲杠與螺母及卡板之間的配合,來實現整個頂托在絲杠上的高度方向的上下移動。本發明的頂托僅使用了五個構件,由于構件數量少,因此所使用的材料少、成本低廉,自重輕、結構簡單、維護方便。
2、本發明的頂托適用性強,適用于不同結構的鋼管貝雷梁支架及梁底有橫坡的梁型,且可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梁底橫坡,在橫披調節過程中,只需要通過調整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上卡板4和下卡板5的位置,使得絲杠1的位置升高,即可實現對橫坡的鋪設,操作簡單,便于控制,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高度可調的頂托支架,它包括絲杠1、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上卡板4、下卡板5和托板6,絲杠1豎直設置,上卡板4和下卡板5由上至下依次套裝在絲杠1上,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旋擰在絲杠1上,且第一螺母2位于上卡板4的上端,第二螺母3位于下卡板5的下端,托板6固定安裝在絲杠1的上端面上。
本實施方式在使用可調節頂托施工時,能夠隨意調節梁底橫坡和縱坡,落架簡單,省時省工。可調節頂托與貝雷梁用卡板固接作為承重構件,荷載方向豎向下,荷載大小為40kn。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還包括多個加強筋7,多個加強筋7安裝在絲杠1的上部和托板6的底端面之間。如此設置,便于保證頂托承接更大重量的梁。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還包括多個輔助調節鈕8,第一螺母2和第二螺母3的外側壁上至少安裝有一個輔助調節鈕8。如此設置,便于更加快速的調整螺母在絲杠上的位置,提高調整效率,同時還便于操作。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二相同。
本實施方式的多個輔助調節鈕8與第一螺母2或第二螺母3在生產制造時制成一體,便于生產制造,節約制造程序和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上卡板4和下卡板5均為槽形卡槽。如此設置,便于快速的安裝在支架上。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上卡板4和下卡板5的開口端相對設置。如此設置,便于卡裝在支架的梁上,安裝更加牢固。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六: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下卡板5的壁厚小于上卡板4的壁厚。如此設置,在保證實際使用強度的情況下,降低生產成本。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五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頂托的安裝:
沿著貝雷梁在縱向方向的頂部依次在貝雷梁接近節點位置處安裝頂托;
步驟二:頂托的拆卸:
支架落架時,打開頂托上卡板的第一螺母,頂托與貝雷梁成松弛狀態,然后繼續把上卡板上的第一螺母向上擰動5-10cm,梁體底模與梁體脫離,進行模板拆除作業;
步驟三:重復步驟二,直至完成所有孔跨頂托支架落架。
具體實施方式八:結合圖1至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一中的頂托的安裝,一片貝雷梁上間距355mm、880mm、530mm、880mm、355mm安裝頂托,頂托上下卡板固定在貝雷梁的上弦桿上,頂托上卡板上的第一螺母固定,頂托安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