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鏈條維修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裝夾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用于鏈條維修的裝置。
背景技術:
板鏈生產線是生產汽車時整車裝配和車身調整常用的生產線,這類生產線規模大、線體長,在生產上較為實用,但在維修、保養時卻不是很方便,特別是驅動鏈條的維修與保養,尤為困難。驅動鏈條是將動力從驅動電機轉到地板鏈的主要驅動環節,它是安裝在地板鏈下面的環形鏈條。在環形鏈條的兩端有圓形的齒形輪,一端是驅動輪與驅動電機相連, 另一端是從動輪與鏈條張緊器相連。為了保證地板鏈平穩的運行,張緊器對整個鏈條具有拉力,使整個鏈條處于一個拉緊狀態。目前,每次對板鏈生產線的驅動鏈條進行維修時,都需要先將張緊器松開,再進行維修或保養操作。由于驅動鏈條過于龐大以及長度問題,即使松開了張緊器,都很難讓鏈條處于一個松弛狀態。特別是更換鏈節時,最后兩節鏈子的連接是最困難的,必須借助手動葫蘆將鏈條的斷開處收縮到可連接狀態,不僅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而且所花費的時間長, 不利于快速搶修,會影響汽車生產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能有效節約搶修時間的鏈條維修工裝。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鏈條維修工裝,包括第一定位座(1)、第二定位座 (2)、第一支架(6)、第一螺母套(7)和拉緊絲桿(8),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左右對稱設置,在第一定位座(1)及第二定位座(2)的底部均設置有抓鉤(5);在其中一個定位座上安裝有第一支架(6),另一個定位座上安裝有第一螺母套(7),所述第一支架(6)與拉緊絲桿(8)可轉動連接,拉緊絲桿(8)能夠相對第一支架(6)原地轉動,所述第一螺母套(7) 與拉緊絲桿(8)通過螺紋配合。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當需要更換或維修鏈節時,將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底端的抓鉤插入鏈條的兩個鏈子中,使兩個抓鉤勾住鏈子的連接銷子,而待拆卸的鏈節位于兩個抓鉤之間,然后用手或氣動扳手旋轉拉緊絲桿,拉緊絲桿相對第一支架原地轉動,而第一螺母套在拉緊絲桿上做軸向移動,這樣收縮了兩個抓鉤的距離,使兩個抓鉤之間的鏈條變得松弛,此時即可拆下待拆卸鏈節的銷子、墊片和卡簧等構件,既方便又快捷。當需要重新連接鏈條時,將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底端的抓鉤插入鏈條斷開處的兩端,留出鏈條的連接位置,然后旋轉拉緊絲桿收縮兩個抓鉤的距離,抓鉤對鏈條起收緊作用,使鏈條斷開處收縮到可連接狀態,此時裝上銷子、墊片和卡簧等構件,將鏈條斷開處的兩端連接在一起。連接好以后,反向轉動拉緊絲桿,使兩個抓鉤張開,即可將本發明從鏈條上取下。由此可見,本發明用于鏈條維修或保養時,無需松開張緊器,不僅操作簡單、方便、省力,而且所花費的時間短,特別適用于鏈條的快速搶修,從而保障了汽車生產的效率。為了使結構緊湊、方便加工及裝配,并增強兩個抓鉤工作的可靠性,所述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均為槽型,所述第一支架(6)固定安裝在第一定位座(1)的槽內,所述第一螺母套(7)固定安裝在第二定位座(2)的槽內,并且第一支架(6)與第一螺母套(7) 在同一水平面上。為了便于加工制作、降低生產成本,所述抓鉤(5)與對應的定位座(1或2)為一體結構。為了使拉緊絲桿與第一支架之間轉動靈活,所述第一支架(6)通過軸承與拉緊絲桿(8)可轉動連接。為了方便裝配、降低成本,所述第一支架(6)活套在拉緊絲桿(8)上,兩者間隙配合,第一支架(6)由拉緊絲桿(8)上一體形成的凸臺以及拉緊絲桿(8)上套裝的螺母軸向限位。在所述拉緊絲桿(8)的上方設有與之相平行的支承絲桿(9),該支承絲桿(9)的一端與第二支架(10)可轉動連接,第二支架(10)固定在第二定位座(2)上,支承絲桿(9)的另一端與第二螺母套(11)螺紋配合,該第二螺母套(11)鉸接在第一定位座(1)上。支承絲桿(9)起支撐的作用,以增強兩個抓鉤收縮或張開的可靠性。為了使支承絲桿轉動靈活,同時方便裝配、降低成本,所述第二支架(10)通過軸承與支承絲桿(9)可轉動連接;或者,第二支架(10)活套在支承絲桿(9)上,兩者間隙配合,第二支架(10)由支承絲桿(9)上一體形成的凸臺以及支承絲桿(9)上套裝的螺母軸向限位。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既簡便又省力,能夠方便板鏈生產線驅動鏈條的維修與保養,節約鏈條的搶修時間,為汽車生產的正常進行提供了保障。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立體圖,也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由第一定位座1、第二定位座2、抓鉤5、第一支架6、第一螺母套7、拉緊絲桿8、支承絲桿9、第二支架10和第二螺母套11等部件構成。其中,第一定位座 1和第二定位座2均為槽型加工件,并且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左右對稱布置。在第一定位座1的底部一體形成有抓鉤5,第二定位座2的底部也一體形成有抓鉤5,兩個抓鉤 5呈左右對稱設置,且兩個抓鉤5的鉤尖朝向相對的方向。如圖1、圖2所示,在第一定位座1的槽內鉸接安裝有第一支架6和第二螺母套11, 其中第一支架6位于第二螺母套11的左下方。在所述第二定位座2的槽內固定安裝有第一螺母套7和第二支架10,第一螺母套7位于第二支架10的右下方,并且第一螺母套7和第一支架6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支架10和第二螺母套11在另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支架6 與拉緊絲桿8的左端可轉動連接,拉緊絲桿8能夠相對第一支架6原地轉動。所述第一支架6可以通過軸承與拉緊絲桿8可轉動連接;第一支架6也可以活套在拉緊絲桿8上,兩者間隙配合,第一支架6由拉緊絲桿8上一體形成的凸臺以及拉緊絲桿8上套裝的螺母軸向限位。所述第一螺母套7套裝在拉近絲桿8的右端,兩者螺紋配合。從圖1、圖2中可知,在拉緊絲桿8的上方設有支承絲桿9,該支承絲桿9與拉緊絲桿8相平行。所述支承絲桿9的右端與第二支架10可轉動連接,支承絲桿9能夠相對第二支架10原地轉動。第二支架10可以通過軸承與支承絲桿9可轉動連接;或者,第二支架 10活套在支承絲桿9上,兩者間隙配合,第二支架10由支承絲桿9上一體形成的凸臺以及支承絲桿9上套裝的螺母軸向限位。所述支承絲桿9的左端穿過第二螺母套11,支承絲桿 9與第二螺母套11之間通過螺紋配合。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當需要連接板鏈生產線的驅動鏈條時,如圖2并參照圖1所示,先將本發明放入驅動鏈條3的上層鏈條與下層鏈條之間,接著將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底端的抓鉤5插入鏈條斷開處的兩端,留出鏈條的連接位置,然后用手或氣動扳手同時旋轉拉緊絲桿8和支承絲桿9,由于拉緊絲桿8相對第一支架6原地轉動,支承絲桿9相對第二支架10原地轉動,而第一螺母套7在拉緊絲桿8上做軸向移動,第二螺母套11在支承絲桿9上做軸向移動,這樣收縮了兩個抓鉤5的距離,抓鉤對鏈條起收緊作用,使鏈條斷開處收縮到可連接狀態,此時裝上銷子4、墊片12和卡簧13等構件,將鏈條斷開處的兩端連接在一起。連接好以后,反向轉動拉緊絲桿8和支承絲桿9,使兩個抓鉤5張開,即可將本發明從鏈條上取下。當需要斷開鏈條時,參見圖1、圖2,先將本發明放入驅動鏈條3的上層鏈條與下層鏈條之間,接著將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底端的抓鉤5插入鏈條的兩個鏈子中,使兩個抓鉤5勾住鏈子的連接銷子,而待拆卸的鏈節位于兩個抓鉤之間,然后用手或氣動扳手旋轉拉緊絲桿8及支承絲桿9,收縮了兩個抓鉤5的距離,使兩個抓鉤5之間的鏈條變得松弛,此時即可拆下待拆卸鏈節的銷子4、墊片12和卡簧13等構件,既方便又快捷。
權利要求
1.一種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左右對稱設置, 在第一定位座(1)及第二定位座(2)的底部均設置有抓鉤(5);在其中一個定位座上安裝有第一支架(6),另一個定位座上安裝有第一螺母套(7),所述第一支架(6)與拉緊絲桿(8)可轉動連接,拉緊絲桿(8)能夠相對第一支架(6)原地轉動,所述第一螺母套(7)與拉緊絲桿(8)通過螺紋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均為槽型,所述第一支架(6)鉸接在第一定位座(1)的槽內,所述第一螺母套(7)固定安裝在第二定位座(2)的槽內,并且第一支架(6)與第一螺母套(7)在同一水平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鉤(5)與對應的定位座 (1或2)為一體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6)通過軸承與拉緊絲桿(8)可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6)活套在拉緊絲桿(8)上,兩者間隙配合,第一支架(6)由拉緊絲桿(8)上一體形成的凸臺以及拉緊絲桿(8 )上套裝的螺母軸向限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緊絲桿(8)的上方設有與之相平行的支承絲桿(9),該支承絲桿(9)的一端與第二支架(10)可轉動連接, 第二支架(10)固定在第二定位座(2)上,支承絲桿(9)的另一端與第二螺母套(11)螺紋配合,該第二螺母套(11)鉸接在第一定位座(1)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0)通過軸承與支承絲桿(9)可轉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鏈條維修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0)活套在支承絲桿(9)上,兩者間隙配合,第二支架(10)由支承絲桿(9)上一體形成的凸臺以及支承絲桿(9)上套裝的螺母軸向限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鏈條維修工裝,第一定位座(1)和第二定位座(2)左右對稱設置,在第一定位座(1)及第二定位座(2)的底部均設置有抓鉤(5);在其中一個定位座上安裝有第一支架(6),另一個定位座上安裝有第一螺母套(7),所述第一支架(6)與拉緊絲桿(8)可轉動連接,拉緊絲桿(8)能夠相對第一支架(6)原地轉動,所述第一螺母套(7)與拉緊絲桿(8)通過螺紋配合。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既簡便又省力,能夠方便板鏈生產線驅動鏈條的維修與保養,節約鏈條的搶修時間,為汽車生產的正常進行提供了保障。
文檔編號B25B27/14GK102294675SQ20111023231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5日
發明者那春林 申請人: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