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刀具糾偏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它屬于裁床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高層面料切割時,實際切割厚度達到50mm以上時,出現的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頂層面料與底層面料在尺寸上出現偏差,直接影響了產品質量。通過實驗發現,該現象是由于切割時面料對刀面的擠壓引起刀具的扭轉產生,而且該現象如不及時糾正,嚴重時甚至會引起刀具的斷裂,還有很多裁割機頭沒有安裝刀具糾偏裝置,在切割較高厚度的面料時,上層面料與下層面料就會有很大偏差,還有,關于裁割刀的間隙調整很多裝置都沒有說明,間隙也會產生偏差,影響產品的精度。中國專利號201010295643.5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用于高層自動裁床的刀盤”的發明專利,它在外盤內設置有外盤同心的內盤,所述內盤包括感應裁刀的轉動角度與設計角度的偏移量進行糾偏的智能糾偏系統、對裁刀進行導向的導向輪及內盤轉動裝置。盡管該系統設置了智能糾偏系統,已經是對裁床設計的突破,但其沒有設置開機或換刀時檢測零點的機構,裁割刀間隙不知如何進行調整,故其還是存在以上缺陷。中國專利號201220016424.3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用于數控裁剪機的新型打孔和磨刀組合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它包括電機、傳動機構、打孔機構、磨刀機構,所述的電機連接傳動機構,通過皮帶式傳動方式驅動打孔機構和磨刀機構,電機固定在電機座上,電機座固定在中間板上。但由于其沒有設置刀具糾偏系統,故其還是存在以上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通過該刀具糾偏裝置解決了裁割時面料對裁刀擠壓引起刀具的扭轉問題,防止了刀具的斷裂,減小了偏差,即時調整了間隙。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包括壓盤、裁刀片和刀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輪架、壓輪和彈性臂上的位置傳感器,所述的壓盤上設置有導輪架,導輪架上設有壓輪和后部壓輪,該導輪架通過彈性臂與壓盤連接,且該導輪架、彈性臂和壓盤連為一體,所述刀座包括壓塊、固刀方芯、轉動芯和彈性連桿,所述轉動芯活動設置在壓塊與固刀方芯之間,該轉動芯與彈性連桿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中,壓輪主要是對裁割刀兩側進行定位,后部壓輪主要是控制裁割刀的后移,壓輪緊貼在裁刀表面就可以移動,位置傳感器能檢測彈性臂是否變形,并即時處理,同時,位置傳感器在每次開機時或更換裁刀片后,對裁刀片位置進行檢測,并將該狀態設定為零點,確保實際工作時裁刀片檢測值的準確。本發明所述的位置傳感器包括檢測元件和檢測芯,該檢測芯設置在彈性臂上,檢測元件設置在壓盤上;檢測元件和檢測芯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對裁刀片位置的檢測,實際偏移量的補償,更好地完成對裁刀片的糾偏。本發明所述的刀座為方鍵結構,且該刀座設置在轉刀軸上,所述轉刀軸還與轉動架連接;方鍵結構的刀座能更好地實現刀座與轉刀軸的同步轉動。本發明所述刀座中的固刀方芯設置在轉刀軸內;便于轉刀軸的操作。本發明所述的裁刀片通過壓輪固定在導輪架上;確保壓輪能更好地緊貼在裁刀片的側面,如出現間隙過大時,可采用鎖緊螺釘調整壓輪與裁刀片的間隙。本發明所述的刀具糾偏裝置還設置有鎖緊螺釘,該鎖緊螺釘與導輪架連接;鎖緊螺釘為了確保壓輪能緊貼在裁刀片上,如出現間隙過大時,可采用鎖緊螺釘調整壓輪與裁刀片的間隙。本發明所述的壓盤上還設有滑動盤,該滑動盤上安裝有方形導軌;方形導軌為了實現壓盤上下移動,而滑動盤便于壓盤更好的運動。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結構設計合理,采用位置傳感器在每次開機時或更換裁刀片后,對裁刀片位置進行檢測,并將該狀態設定為零點,確保實際工作時裁刀片檢測值的準確;采用鎖緊螺釘調整壓輪與裁切刀的間隙,放止偏大過大,直接影響了產品質量。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俯視圖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中:壓輪331,后部壓輪332,導輪架333,鎖緊螺釘334,彈性臂34,裁刀片35,位置傳感器36,檢測元件361,檢測芯362,刀座37,壓塊371,固刀方芯372,轉動芯373,彈性連桿374,壓盤1,導刀座11,滑動盤112,方形導軌14,轉刀軸16,轉動架161,齒輪安裝板412,齒輪環411。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 圖3,本實施例包括壓盤1、裁刀片35和刀座37,還包括導輪架333、壓輪331和彈性臂34上的位置傳感器36,所述的壓盤I上設置有導輪架333,導輪架333上設有壓輪331和后部壓輪332,該導輪架333通過彈性臂34與壓盤I連接,且該導輪架333、彈性臂34和壓盤I連為一體,所述刀座37包括壓塊371、固刀方芯372、轉動芯373和彈性連桿374,所述轉動芯373活動設置在壓塊371與固刀方芯372之間,該轉動芯373與彈性連桿374連接。本實施例中,位置傳感器36包括檢測元件361和檢測芯362,該檢測芯362設置在彈性臂34上,檢測元件361設置在壓盤I上。本實施例中,刀座37為方鍵結構,且該刀座37上還設有轉刀軸16,所述轉刀軸16一端與轉動架161連接。本實施例中,刀座37中的固刀方芯372設置在轉刀軸16內。本實施例中,裁刀片35通過壓輪331固定在導輪架333上。
本實施例還設置有鎖緊螺釘334,該鎖緊螺釘334與導輪架333連接。本實施例中的壓盤I上還設有滑動盤112,該滑動盤112上安裝有方形導軌14。壓盤I上裝有滑動盤112,該滑動盤112上連接有方形導軌14,壓盤I的中部設有導刀座11,導刀座11的一端連接轉刀軸16,另一端設有裁刀片35,轉動架161與轉刀軸16連接,該轉動架161位于轉刀軸16與導刀座11之間,刀座37上安裝有壓塊371、固刀方芯372、轉動芯373和彈性連桿374,壓塊371、固刀方芯372、轉動芯373和彈性連桿374的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導輪架333通過彈性臂34安裝在壓盤I上,轉刀軸16上還安裝有齒輪安裝板412和齒輪環411,該齒輪安裝板412位于轉動架161的上方。裁刀片35裝在導刀座11內,裁刀片35同時設置在壓盤I的下部,更換裁刀片35時,只要將壓塊371、固刀方芯372、轉動芯373和裁刀片35,沿轉刀軸16上方一起取出,更換好裁刀片35,再從原處放入即可。裁割時,由于面料對裁刀片35的擠壓使得裁刀片35偏移,裁刀片35的偏移角度直接由位置傳感器36實時得到,并通過微機計算確定角度偏移量,完成對實際偏移量的補償,完成對裁刀片35的糾偏。從位置傳感器36得到信號實現糾偏裝置運動完成糾偏都由計算機完成。裁刀片35在導輪架333內由兩側兩對壓輪331夾緊,應確保壓輪331能緊貼在裁刀片35上,如出現間隙過大時,可采用鎖緊螺釘334調整壓輪331與裁刀片35的間隙;實踐中,對于同規格的裁刀片35只需調整一次。在使用較長時間后,壓輪331 —般會出現磨損,也可通過調整鎖緊螺釘334將間隙調整到合理范圍內。在每次開機時或更換裁刀片35后,應檢測入刀后位置傳感器36的偏差值,并將該狀態設定為零點,確保實際工作時裁刀片35檢測值的準確。本發明是裁割機機頭內的一個部件,該部件可以在裁割機機頭內安裝與拆卸。以上僅僅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凡依本發明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材料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包括壓盤、裁刀片和刀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輪架、壓輪和彈性臂上的位置傳感器,所述的壓盤上設置有導輪架,導輪架上設有壓輪和后部壓輪,該導輪架通過彈性臂與壓盤連接,且該導輪架、彈性臂和壓盤連為一體,所述刀座包括壓塊、固刀方芯、轉動芯和彈性連桿,所述轉動芯活動設置在壓塊與固刀方芯之間,該轉動芯與彈性連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傳感器包括檢測元件和檢測芯,該檢測芯設置在彈性臂上,檢測元件設置在壓盤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為方鍵結構,且該刀座設置在轉刀軸上,所述轉刀軸還與轉動架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中的固刀方芯設置在轉刀軸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刀片通過壓輪固定在導輪架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鎖緊螺釘,該鎖緊螺釘與導輪架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盤上還設有滑動盤,該滑動盤上安裝有方形導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裁割機頭的刀具糾偏裝置,它屬于裁床領域。本發明包括壓盤、刀座,還包括導輪架、壓輪和彈性臂上的位置傳感器,壓盤上設置有導輪架,導輪架上設有壓輪和后部壓輪,該導輪架通過彈性臂與壓盤連接,且該導輪架、彈性臂和壓盤連為一體,刀座包括壓塊、固刀方芯、轉動芯和彈性連桿,轉動芯活動設置在壓塊與固刀方芯之間,該轉動芯與彈性連桿連接。本發明通過刀具糾偏裝置解決了裁割時面料對裁刀的擠壓引起刀具的扭轉問題,防止刀具的斷裂,減小偏差,即時調整間隙,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B26D7/26GK103112039SQ201310050208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8日
發明者張東升, 方云科 申請人:杭州愛科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