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由書寫筆、機械臂和控制終端構成;機械臂包括夾持書寫筆的手部、與手部連接的臂部以及安置臂部的基體;基體還設置通信模塊和控制模塊,基體接收控制終端的指令,由控制模塊控制臂部以及手部完成書寫。本裝置,可以將控制終端發出的命令、書寫行為或內容,傳輸到機械臂,再由機械臂執行或同步,書寫在黑板上,產品體積小、性能穩定、可靠性高、書寫速度快。應用本裝置可減少粉塵對人的危害,降低教師的工作強度。由于控制終端與機械臂離開足夠的距離,該裝置還可以應用在諸如高大壁畫、天花板作畫及雕刻等不方便進行操作的場合,也可以對其功能進行有效拓展后用于代替人工刷漆、高樓清洗和臟污清理等。
【專利說明】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尤其涉及一種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教學實踐領域,在以多媒體教學為主流的環境下,傳統的黑板板書教學方式仍占 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教學方式生動形象,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強,能起到很好的教學目的。
[0003] 可板書教學過程中,授課者要利用粉筆手動書寫,幅面切換時需用黑板刷手動擦 除,費時費力,且粉筆落下的粉塵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害;現有的研究皆是通過改良擦除黑板 的方式或者提高擦除效率以及使用新材料黑白(如磁性黑板)等來減少粉塵對老師的危害。 這類改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還是存在以下兩點主要問題。第一,黑板擦除裝置結構復 雜,操作繁瑣,很多授課者都不愿意使用;第二,授課者仍然還得手動進行書寫,工作強度依 舊很大。
【發明內容】
[0004] 為了減少粉塵對人體的危害,也為了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和黑板書寫量,本發明 提供一種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
[0005] 本發明的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由書寫筆、機械臂和控制終端構成;機械臂包括 夾持書寫筆的手部、與手部連接的臂部以及安置臂部的基體; 基體還設置通信模塊和控制模塊,基體接收控制終端的指令,由控制模塊控制臂部以 及手部完成書寫。
[0006] 為便于在立面進行書寫,本發明的裝置,在基體底部還設置吸盤。吸盤可將機械臂 吸附固定在立面黑板(包括各種各樣的堅直的或傾斜的黑板和白板等)上完成書寫,同時對 機械臂定位。
[0007]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本發明的吸盤為一個或多個電磁吸盤。這種情況下,被書寫的 板面需要為磁體或可被磁化體,也可以在被書寫的板面的背后設置磁體或可被磁化體。
[0008] 此外,本發明的裝置,在基體底部還設置用于行走的輪子,以實現機械臂移動,調 整書寫位置。
[0009] 所述的書寫筆的一頭為書寫端,另一頭為擦除端,以實現既能書寫又能擦除。
[0010] 本發明中,控制終端與基體實行有線連接通信或者無線連接通信。有線連接通信 可以采用并口或者串口,這種方式適合距離較近的場合。無線連接通信包括藍牙、紅外或無 線電,這種方式適合距離較遠且連線不方便的場合,而且無線連接通信更加方便靈活。
[0011] 本發明中的控制終端包括通信部分、操作按鍵部分和觸摸屏部分。
[0012] 為使得夾持更加穩固,本發明手部的夾持部位呈鋸齒形。
[0013] 同時為使得夾持更加靈活和可靠可控,本發明還在手部設置有一活動片,活動片 在電機的帶動下實現與固定片之間的夾緊和放松。
[0014] 本發明的裝置中的機械臂的臂部包括舵機一、連接座一、舵機二、連接座二、舵機 三、連接座三、舵機四和舵機五;舵機一和舵機二之間由連接座一過渡聯接,舵機二和舵機 三之間由連接座二過渡聯接,舵機三和舵機四之間由連接座三過渡聯接,舵機四和舵機五 直接相連;舵機一安置在基體中并受基體中的控制模塊驅動,舵機五另外一端與手部相連。
[0015] 為了更好地驅動輪子行走,本發明的方案中,是給輪子直接配置驅動電機,輪子在 驅動電機作用下實現機械臂的前進、后退和轉向行走。這樣的方式簡單、直接、可靠。
[0016] 本發明的裝置,可以將控制終端命令、書寫行為或內容,傳輸到機械臂,再由機械 臂執行或同步,書寫在黑板(包括白板)上,減少粉塵對老師的危害,減少教師的工作強度和 減輕書寫工作量。產品體積小、性能穩定、可靠性高、書寫速度媲美人工手動書寫速度。
[0017] 由于控制終端可以與機械臂離開足夠的距離,在進行教學、上課時,控制終端可以 安置在教室的任何地方,特別是如果采用手持終端并且無線連接通信,那么老師就可以不 必站在講臺上授課,而是可以站在學生中間,既能使全體學生聽到老師的聲音,也便于老師 觀察學生情況,在課堂形成良好互動,取得講臺上課無法獲得的效果。
[0018] 本發明的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還可以可在諸如高大壁畫、天花板作畫及雕刻 等人不方便進行操作的場合完成自動模仿創作,為人們的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可廣 泛運用在教學實踐,創作輔助,科技展覽及活動會場設備支持等領域,不僅具有一定的趣味 性,而且具有高效性和精確性。
[0019] 本發明的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除了主要應用于教學書寫方面,還可以根據實 際情況對其功能進行有效拓展,譬如可代替人工刷漆,不僅可以降低毒性物質對人體的傷 害,而且可使刷漆質量得到保障。由于該機械臂的靈活性極強,該機器人亦可以應用于高樓 清洗、臟污清理等方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 圖1是本發明的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中機械臂的結構圖。
[0021] 圖2是圖1所示的機械臂另一個角度的結構圖。
[0022] 圖3是書寫筆示意圖。
[0023]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由書寫筆、機械臂和控制終端構成。
[0024] 見圖1、2。機械臂包括夾持書寫筆的手部(活動片5和電機4所在的部分)、與手部 連接的臂部(從舵機一 9到舵機五16所在的部分)以及安置臂部的基體(電源開關1、啟動 按鈕2、電磁鐵3、驅動電機7和輪子8所在的部分); 基體還設置通信模塊和控制模塊(圖中未畫出),基體接收控制終端的指令,由控制模 塊控制臂部以及手部完成書寫。
[0025] 基體外殼由鈦合金板鉚接而成,結構呈方形。主要承載整個機械臂的重量。基體 底部有四個電磁吸盤3,均勻布置在機械臂基體上,其使得整個機械臂能夠吸附在黑板上。
[0026] 基體底部有四個輪子8,兩個前輪兩個后輪,兩兩對稱布置在基體上,各輪外圈由 橡膠包覆,每個輪子均配置驅動電機7,四個驅動電機7有兩個前置、兩個后置,單獨驅動每 一個輪子轉動和轉向,實現前進、后退和轉向行走,實現機械臂在黑板上的自由運動。
[0027] 基體中的通信模塊接收控制終端以藍牙方式發送的命令數據。
[0028] 基體中的控制模塊將接收到的命令數據解析生成各類操作指令,包括命令寫字、 觸屏跟隨寫字、抬起筆、放下筆、擦除、移動調整書寫位置等指令。
[0029] 臂部包括舵機一 9、連接座一 10、舵機二11、連接座二12、舵機三13、連接座三14、 舵機四15和舵機五16 ;舵機一 9和舵機二11之間由連接座一 10過渡聯接,舵機二11和 舵機三13之間由連接座二12過渡聯接,舵機三13和舵機四15之間由連接座三14過渡聯 接,舵機四15和舵機五16直接相連;舵機一 9安置在基體中并受基體中的控制模塊驅動, 舵機五16d另外一端與手部相連。
[0030] 手部的夾持部位呈鋸齒形,手部有一活動片5,活動片5在電機4的帶動下實現與 固定片之間的夾緊和放松。
[0031] 見圖3。書寫筆6的一頭為書寫端17,另一頭為擦除端18,以實現既能書寫又能擦 除。
[0032] 控制終端與基體實行藍牙通信。
[0033] 可手持控制終端:主要包括控制通信部分、操作按鍵部分和觸摸屏部分,其小巧輕 便,可由教師手持使用。
[0034] 該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根據控制終端不同的命令方式,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完成 替代書寫。下面例舉兩種。
[0035] 一、命令書寫方式: 首先打開電源開關1和啟動按鈕2,給電磁鐵3上電,利用磁力將整個機械臂吸附在黑 板(黑板材質為鐵磁性材料))上;手部電機4帶動活動片5松開,將書寫筆6放入,把書寫 筆6的書寫端17正對黑板,然后手部電機4帶動活動片5夾緊書寫筆6 ;之后,控制驅動電 機7帶動輪子8使機械臂行走至預定的書寫位置; 教師在可手持控制終端上選定所需書寫的文字,控制終端將所選定的文字在字庫中的 序數編碼發送至機械臂,機械臂的控制模塊將序數編碼解析生成字模編碼,并對書寫筆畫 進行掃描分析,計算出筆畫所有點的坐標和對應舵機的角度,再計算得出相應書寫控制參 數后驅動各個舵機動作。然后,舵機一 9通過與之相連接的連接座一 10帶動舵機二11動 作,同理,舵機二通過與之相連接的連接座二12帶動舵機三13,舵機三通過與之相連接的 連接座三14帶動舵機四15,舵機四帶動舵機五16,舵機五帶動與之相連接的手部運動,書 寫筆即可完成相應的書寫工作。
[0036] 二、觸屏跟隨書寫方式: 教師在可手持控制終端上觸屏書寫或畫圖,可手持控制終端能夠及時將觸屏書寫或畫 圖操作中點的坐標數據發送至機械臂,機械臂的控制模塊根據坐標數據計算舵機角度,驅 動舵機定位到書寫位置,并跟隨控制終端進行跟隨寫字,其書寫速度與教師在觸屏上書寫 的速度同步。
[〇〇37] 其余功能:"擦除黑板功能"與"觸屏跟隨書寫"原理一致,在"擦除黑板功能"命令 下,控制舵機五16驅動手部旋轉180度,使擦除端18正對黑板,即可擦除黑板上的書寫痕 跡。
【權利要求】
1. 可替代人工書寫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書寫筆、機械臂和控制終端構成;機械臂包 括夾持書寫筆的手部、與手部連接的臂部以及安置臂部的基體; 基體還設置通信模塊和控制模塊,基體接收控制終端的指令,由控制模塊控制臂部以 及手部完成書寫。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基體底部還設置吸盤和用于行走的輪子, 以實現控制和調整書寫位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書寫筆的一頭為書寫端,另一頭為擦除 端,以實現既能書寫又能擦除。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終端與基體實行有線連接通信或者 無線連接通信。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無線連接通信包括藍牙、紅外或無線電。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終端包括通信部分、操作按鍵部分和 觸摸屏部分。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吸盤為一個或多個電磁吸盤。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手部的夾持部位呈鋸齒形,手部有一活動 片,活動片在電機的帶動下實現與固定片之間的夾緊和放松。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臂部包括舵機一、連接座一、舵機二、連接 座二、舵機三、連接座三、舵機四和舵機五;舵機一和舵機二之間由連接座一過渡聯接,舵機 二和舵機三之間由連接座二過渡聯接,舵機三和舵機四之間由連接座三過渡聯接,舵機四 和舵機五直接相連;舵機一安置在基體中并受基體中的控制模塊驅動,舵機五另外一端與 手部相連。
10.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輪子配置驅動電機,輪子在驅動電機作 用下實現機械臂的前進、后退和轉向行走。
【文檔編號】B25J9/16GK104108100SQ201410366735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唐寧, 葉海波, 盧健, 容達樑, 隋欣夢 申請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