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快換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機械手夾具快換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代化的制造企業車間中,用機械手代替人工取放工件,以提高車間安全性能。現有機械手,在針對不同的工件時,需配備不同的夾具來實現取放,然而,現有機械手與夾具的拆卸裝配較為繁瑣,操作時間較長,大大影響了生產效率,由此,急需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機械手夾具快換機構,以解決現有機械手與夾具的拆卸裝配繁瑣,操作時間長,影響生產效率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機械手夾具快換機構,包括固定柱及固定套,所述固定柱與機械手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套與夾具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柱的下端開有用于連接固定套的槽口,且固定柱上開有多個鋼球孔,所述鋼球孔與槽口相連通,且鋼球孔內設置有鋼球,所述鋼球孔的內側設置有防止鋼球掉入槽口內的擋球部,所述固定套包括與槽口相匹配的套體部及起限位作用的限位部,所述套體部的外表面設置有多個弧形結構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數量與鋼球孔的數量相對應,固定套與固定柱相連時,鋼球的內側卡在卡槽中;所述固定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環,且固定柱上設置有擋環,所述固定柱上位于固定環與擋環之間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定位套,且固定柱上位于定位套與擋環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定位套內側的上部設置有用于頂壓鋼球的頂壓部,且定位套內側的下部設置有多個容納槽,所述容納槽的數量與鋼球孔的數量相對應,且容納槽為錐形結構。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鋼球孔為6個,沿固定柱圓周方向均勻分布,對應的,所述鋼球為6個,所述卡槽為6個,所述容納槽為6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所述一種機械手夾具快換機構可快速的實現夾具的更換,操作方便、簡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機械手夾具快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固定柱;11、槽口;12、擋環;2、固定套;21、套體部;22、限位部;3、固定環;4、鋼球;5、定位套;51、容納槽;6、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定。
請參照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一種機械手夾具快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于本實施例中,一種機械手夾具快換機構,包括固定柱1及固定套2,所述固定柱1與機械手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套2與夾具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柱1的下端開有用于連接固定套2的槽口11,且固定柱1上開有6個鋼球孔,所述鋼球孔與槽口11相連通,且鋼球孔內設置有鋼球4,所述鋼球孔的內側設置有防止鋼球4掉入槽口11內的擋球部,所述固定套2包括與槽口11相匹配的套體部21及起限位作用的限位部22,所述套體部21的外表面設置有6個弧形結構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數量與鋼球孔的數量相對應,固定套2與固定柱1相連時,鋼球4的內側卡在卡槽中;所述固定柱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固定環3,且固定柱1上設置有擋環12,所述固定柱1上位于固定環3與擋環12之間可上下移動的設置有定位套5,且固定柱1上位于定位套5與擋環12之間設置有彈簧6,所述定位套5內側的上部設置有用于頂壓鋼球4的頂壓部,且定位套5內側的下部設置有6個容納槽51,所述容納槽51的數量與鋼球孔的數量相對應,且容納槽51為錐形結構。
拆卸時,將定位套5向上推動,使得定位套5內側下部的容納槽51與鋼球孔相連通,此時,用力向下拉固定套2,鋼球4的內側與固定套2的套體部21上的卡槽脫離,鋼球4的外側被壓進容納槽51中,固定套2可方便的取出;裝配時,先將定位套5向上推動,將固定套2的套體部21插入槽口11中,然后撤銷推動定位套5的力,在彈簧6的作用下,定位套5下移,定位套5內側上部的頂壓部將鋼球4的內側壓入槽口11中與套體部21外表面的卡槽相卡接,即完成裝配。
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