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拆裝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節套筒扳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申請CN105881316A,申請日期為2016年5月25日的一項專利發明適用于多種規格螺絲拆裝的套筒扳手,包括由內而外依次套設的至少兩個套筒,內外相鄰的兩套筒中,位于內側的套筒通過其工作段的外壁上的滑移限位塊與位于外側的套筒的內壁滑移連接,位于外側的套筒通過其手持段的內壁上的滑移限位塊與位于內側的套筒的外壁滑移連接,位于內側的套筒的工作段的外壁上的滑移限位塊與位于外側的套筒的手持段的內壁上的滑移限位塊相互限位,本專利發明只適合兩節套筒,不適用于多種規格螺絲拆裝,且當使用內側套筒時,無法實現外側套筒不轉動,卡位槽及限位塊無法實現自由進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節套筒扳手,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節套筒扳手,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連接桿,所述第一套筒后端焊接連接桿,連接桿末端焊接圓環,加力桿安裝在圓環內,所述第一套筒通過滑塊安裝在第二套筒內,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依次連接,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前段焊接限位器,且限位器為內六棱型,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上均開設通孔,插銷安裝在通孔內,所述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內部末端焊接有擋板。
優選的,所述通孔均開設在五個套筒的中間部位。
優選的,所述連接桿上開設插銷的貫穿孔,且連接桿為加強合金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型號為M16,第二套筒的型號為M18,第三套筒的型號為M20,第四套筒的型號為M24,第五套筒的型號為M27。
優選的,所述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的連接方式與第一套筒的連接方式相同。
優選的,所述第一套筒的長度小于第二套筒的長度,第二套筒的長度小于第三套筒的長度,第三套筒的長度小于第四套筒的長度,第四套筒的長度小于第五套筒的長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五節套筒能夠適用于多種規格的螺栓的拆裝,當套筒不使用時,能夠將套筒回收到一起從而節約了空間,當使用第一套筒時,第一套筒與螺栓連接,利用加力桿轉動連接桿從而實現螺栓的拆卸,當使用第三套筒時,將第一套筒滑入第二套筒內,第二套筒滑入第三套筒內,將插銷通過通孔插入第三套筒中,旋轉連接桿實現螺栓的拆卸,擋板防止內側套筒滑出,加力桿實現了省力,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多節套筒扳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多節套筒扳手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多節套筒扳手的剖視圖。
圖中:1、第一套筒,2、通孔,3、插銷,4、加力桿,5、圓環,6、連接桿,7、第五套筒,8、第四套筒,9、第三套筒,10、第二套筒,11、滑塊,12、限位器,13、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圖1-3所示,一種多節套筒扳手,包括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10、第三套筒9、第四套筒8、第五套筒7、連接桿6,所述第一套筒1后端焊接連接桿6,連接桿6末端焊接圓環5,加力桿4安裝在圓環5內,加力桿能夠進行省力操作,所述第一套筒1通過滑塊11安裝在第二套筒10內,第二套筒10、第三套筒9、第四套筒8、第五套筒7依次連接,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的連接方式與第一套筒的連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10、第三套筒9、第四套筒8、第五套筒7前段焊接限位器12,且限位器12為內六棱型,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10、第三套筒9、第四套筒8、第五套筒7上均開設通孔2,插銷3安裝在通孔2內,連接桿上開設插銷的貫穿孔,且連接桿為加強合金材料制成,插銷與插孔配合能夠實現套筒的固定,所述第二套筒10、第三套筒9、第四套筒8、第五套筒7內部末端焊接有擋板13,擋板防止內側套筒滑出,第一套筒的型號為M16,第二套筒的型號為M18,第三套筒的型號為M20,第四套筒的型號為M24,第五套筒的型號為M27,第一套筒的長度小于第二套筒的長度,第二套筒的長度小于第三套筒的長度,第三套筒的長度小于第四套筒的長度,第四套筒的長度小于第五套筒的長度。
本發明工作原理:當使用第一套筒時,直接將第一套筒與螺栓連接,利用加力桿帶動連接桿旋轉從而實現螺栓的拆卸,使用第二套筒時,將第一套筒滑入第二套筒內,將插銷穿過通孔實現第二套筒的固定,然后利用第二套筒進行螺栓的拆卸,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的使用方法與第二套筒相同,當不使用時,套筒能夠收在一起。
以上所述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發明的教導,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與精神的情況下,對實施方式所進行的改變、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