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機械檢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銷軸振動拉拔器。
背景技術:
銷孔與銷軸的配合,既可作為靜態固定連接,亦可與被連接件做相對運動,主要用于兩零件的鉸接處,構成鉸鏈連接,由于其工作可靠性高,常被應用于各種設備。然而銷軸與銷孔之間大多采用過盈配合,使用時間長、設備腐蝕、金屬黏合等情況的發生,致使其在檢修時拆卸困難,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目前,設備檢修現場對于銷軸的拆除大多采用錘擊或是在相鄰設備上焊接“L”型鐵配合千斤頂將銷軸頂出的方法,但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使用錘擊法時,若錘頭打偏,會對工作人員或相鄰設備造成傷害,且錘擊時振動不持續,不能徹底將銷軸配合面上的銹蝕與雜物振出;
2、焊接與千斤頂配合的“L”型鐵時,前期準備工作多,勞動強度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安全、高效地將銷軸從銷孔中拆除的銷軸振動拉拔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銷軸振動拉拔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把手,框架上靠近把手端內側設有風鎬擊打點,遠離把手端外側設有螺桿,框架內部設有風鎬,能夠省力、安全、高效的對需拆除的銷軸進行持續振動,達到快速振松并使用人力將其拔出的目的。
上述框架中部設有呈可拆卸方式連接的兩塊半圓形板條,風鎬穿過兩塊半圓形板條組合形成的圓形空間架設在框架內。
兩塊半圓形板條一塊固定在框架內,另一塊可活動,二者通過螺栓連接,既可達到支撐風鎬的目的,又方便風鎬的安裝與拆卸。
為了保證風鎬的持續振動而對風鎬擊打點進行連續擊打,達到將需拆除的銷軸快速振松的目的,該銷軸振動拉拔器設置風鎬的擊打端與風鎬擊打點平面的間距為5-8mm,其中,風鎬擊打點為圓臺形鐵塊,可以保證擊打點受力均勻、不易磨損。
另外,該銷軸振動拉拔器的兩塊半圓形板條組合形成的圓形空間內徑大于風鎬的外徑,可以保證風鎬在框架內能靈活地進行往復運動,保證銷軸振動拉拔器的正常運行。
本實用新型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銷軸振動拉拔器,主要由框架、框架把手、置于框架內的風鎬以及遠離框架把手外側設置的螺桿構成,能夠通過框架和螺桿將風鎬的持續振動傳遞給銷軸,從而使銷軸松動,安全、高效地達到快速振松并使用人力將銷軸拔出的目的;框架中部通過可拆卸方式設置的兩塊半圓形板條,既可支撐風鎬又方便風鎬的安裝與拆卸;設置風鎬擊打端與風鎬擊打點平面的距離為5-8mm,可以保證風鎬對風鎬擊打點的持續擊打,快速振松銷軸。本實用新型前期準備工作少,安裝簡便,可以節省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安全系數,降低了作業過程中的人員傷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銷軸;2、螺桿;3、框架;4、風鎬;5、風鎬氣源連接口;6、半圓形板條;7、風鎬擊打點;8、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其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銷軸振動拉拔器,包括框架3,該框架3包括把手8,框架3上靠近把手8端內側設有作為風鎬擊打點7的圓臺形鐵塊,遠離把手8端外側設有螺桿2;框架3中部設有通過螺栓連接的組合后形成的圓形空間的內徑大于風鎬4外徑的兩塊半圓形板條6,一塊固定在框架3內,另一塊可活動,風鎬4穿過兩塊半圓形板條6組合形成的圓形空間架設在框架3內;風鎬4擊打端與圓臺形鐵塊平面的間距為5-8mm。
使用時,先根據風鎬4的尺寸制作框架3,以及兩塊尺寸相同、組合后形成的圓形空間內徑略大于風鎬4外徑的半圓形板條6,然后在框架3上靠近把手8端內側焊接圓臺形鐵塊作為風鎬擊打點7、遠離把手8端外側加工出內螺紋安裝螺桿2,并在框架中部焊接一塊半圓形板條6,將風鎬4水平放入后安裝另一塊半圓形板條6,通過螺栓緊固,此過程保證風鎬4擊打面與圓臺形鐵塊平面的間距為5-8mm;最后將螺桿2擰入銷軸1的螺孔,風鎬氣源連接口5連接氣源,工作人員握住把手8后,啟動風鎬,使其連續往復運動,通過框架3與螺桿2將振動傳遞給銷軸1,待持續振動2-3min左右銷軸1松動后,工作人員拉拽把手8,即可完成銷軸1的拆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