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裁料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模切機。
背景技術:
模切機是對材料進行精確裁剪的一種裝置,將半成品通過傳送帶送入到切料刀的下方,在傳送帶進行傳動的同時,切料刀對半成品進行裁剪,然后經過出料口把裁剪完成的物品收集,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出料口是需要一個工人時刻的去關注出料口的接料裝置是否收集滿,等待收集滿后在經過人工搬運到下一個流程進行加工,這個過程浪費了人力物力,存在很多的麻煩,因此如何解決自動進行收集物料并進行運送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切機,其能夠自動收集物料并將其運送到下一個流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模切機,包括機架和切料刀,所述機架在切料刀的下方設有第一傳送帶,所述機架在靠近出料口的地方設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正下方設有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二傳送帶上設有若干分布均勻的接紙槽,所述接紙槽平行第二傳送帶的兩側壁上均設有孔,所述機架上在第二傳送帶的兩側設有與孔配合的高度檢測裝置,所述高度檢測裝置控制第二傳送帶工作。
通過上述方案,第一傳送帶的作用是用來傳送待裁剪的紙張,在第一傳送帶傳送的同時,切料刀對傳送帶上的紙張進行均勻的裁剪,裁剪后的紙張會經過第一傳送帶繼續向前運輸,運輸到出料孔時,紙張會經過出料孔掉出,紙會掉入接紙槽內,這時高度檢測裝置配合接紙槽上的孔來對接紙盒內的紙張積累的高度來進行檢測,當接紙盒內的紙張積累的厚度超過孔的高度的時候,紙張把孔堵住兩秒鐘以后高度檢測裝置會觸發第二傳送帶進行轉動,當下一個接紙槽正對出料口時,第二傳送帶停止轉動,繼續接紙的工作,把第二傳送帶的另一端設置到下一流程,這樣依次轉動第二傳送帶,就把裁剪完成后的紙張自動送到了下一個流程,無需人工的監管,省時省力。
進一步的,所述接紙槽靠近接料口的一端設有擋料板,所述擋料板遠離接紙槽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孔的下端。
通過上述方案,在接紙槽靠近接料口的一端設有用與防止紙張飛出接紙槽的擋料板,且把擋料板遠離接紙槽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孔的下端,由于紙張脫離第一傳送帶時,會帶有一定的動力,擋料板可以對紙張進行阻擋,防止紙張飛出接紙槽,提高了接紙槽收集紙張的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接紙槽平行于第二傳送帶的一側與接紙槽滑移連接。
通過上述方案,把接紙槽平行于第二傳送帶的一側與接紙槽滑移連接,這樣就可以很輕松的把接紙槽內的紙張取出,方便下一個流程的使用,提高了實用性。
進一步的,所述孔設置到接紙盒的側壁靠近出料孔的位置。
通過上述方案,把孔設置到接紙盒的側壁靠近出料孔的位置,這樣可以很好的配合高度檢測裝置提高接紙盒內接紙的量,從而提高收集紙張的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接紙槽靠近出料口的一側為中空夾層,所述中空夾層朝向接紙槽的一側設有若干氣孔,所述中空夾層遠離接紙槽的一側連通有風機。
通過上述方案,由于紙張被擋料板擋住后反彈到接紙槽內時,可能會折彎,導致紙張的收集不平齊,因此在接紙槽靠近出料口的一側為中空夾層,且在中空夾層朝向接紙槽的一側設有若干氣孔,在中空夾層遠離接紙槽的一側連通有用于提供風的風機,風經過氣孔吹向接紙槽內,會把紙張吹的平整起來,然后使收料比較平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接紙槽和第二傳送帶與高度檢測裝置的配合來實現紙張的自動接收和運輸;
2、通過風機和氣孔的配合來使紙張收集的更加平整;
3、通過擋料板提高了收集紙張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用于體現切料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用于體現接紙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用于體現高度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用于體現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11、切料刀;12、第一傳送帶;13、進料口;14、出料口;2、出料孔;3、第二傳送帶;4、接紙槽;41、孔;42、高度檢測裝置;43、擋料板;44、中空夾層;45、氣孔;451、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模切機,如圖1所示,包括有用于起承托作用的機架1,機架1的一端為進料口13,另一端為出料口14,待裁剪的紙張經過進料口13傳送到機架1上,在機架1上設有第一傳送帶12,第一傳送帶12用于傳送待裁剪的紙張,在第一傳送帶12的正上方設有用于裁剪待裁剪紙張的切料刀11,待裁剪紙張經過第一傳送帶12傳送的同時,切料刀11對待裁剪紙張進性均勻的裁剪,待裁剪紙張經過切料刀11后被切為均勻的紙張,紙張繼續經過第一傳送帶12向出料口14方向進行運動,在機架1靠近出料口14的地方設有出料孔2,出料孔2位于第一傳送帶12靠近出料口14的位置的正前方,這樣由第一傳送帶12傳送的紙張就會經過出料孔2掉落下去。
如圖1所示,在出料孔2的正下方設有第二傳送帶3,在第二傳送帶3上設有若干用于接收從出料孔2上掉落出來的紙張的接紙槽4,接紙槽4在第二傳送帶3上均勻的分布,在接紙槽4平行于第二傳送帶3傳送方向的兩側壁上開設有孔41,兩個孔41相對應,在機架1靠近第二傳送帶3的兩端設有高度檢測裝置42,高度檢測裝置42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紅外線發射端,另一部分為紅外線接收端,這兩部分分別位于機架1上靠近第二傳送帶3的兩側,高度檢測裝置42與孔41相配合,且高度檢測裝置42是跟延時器相配合的,當兩個高度檢測裝置42之間的紅外線被切斷兩秒鐘后,高度檢測裝置42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當紙落入接紙槽4內后會逐漸的積累,當接紙槽4內的紙張的高度堵住孔41兩秒鐘后,高度檢測裝置42就會觸發第二傳送帶3向下一個流程轉動一次,下一個接紙槽4會對準出料孔2繼續接料,依次這樣循環,就完成了能夠達到自動接料且能夠進行傳送的過程,省去了人力物力,方便快捷。
如圖2所示,為了使接紙槽4內接的紙張能夠更多一些,就把接紙槽4平行于第二傳送帶3的兩側壁的孔41設置的靠近出料孔2的位置,這樣就可以讓紙張在接紙盒內多積累一些,進而讓孔41配合高度檢測裝置42來提高接紙盒內收集紙張的效率;由于裁剪完成后的紙張經過第一傳送帶12傳送到出料孔2的位置的時候脫離第一傳送帶12,在這個脫離的過程中,第一傳送帶12會給紙張一個動力,會讓紙張向前運動一端距離,為了防止一些紙張無法落入接紙槽4內,在接紙槽4靠近出料口14位置的側壁上設有向出料口14傾斜的擋料板43,且擋料板43延伸至出料口14的下方,這樣有動力的紙張就會被擋料板43擋住,然后自動落入接紙槽4內。
如圖2和3所示,當紙張經過擋料板43的阻擋進入接紙槽4內時,可能會由于被擋料板43檔彎而造成紙張進入接紙盒內的時候不平整,這樣就影響了接紙盒收集紙張的效率,也會使紙張彎折,進而影響紙張的質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把接紙槽4靠近擋料板43的下方設為中空夾層44,且把中空夾層44靠近接紙槽4內的一側設有若干氣孔45,把中空夾層44遠離接紙槽4的一側連通有用于提供風的風機451,這樣風機451的風就會進入中空夾層44內,然后經過氣孔45吹向接紙槽4的內部,當紙張落下時,氣孔45的風就會吹著紙張的最下端,把紙張的最下端吹向接紙槽4遠離出料口14的側壁的一端,這樣就會使紙張平整的落入接紙槽4內,進而提高接紙槽4的接紙效率;另外,為了方便接紙槽4內紙張的取出,把接紙槽4平行于第二傳送帶3的一側與接紙槽4滑移連接,當需要取出接紙槽4內的紙張的時候就把接紙槽4平行于第二傳送帶3的一側在接紙槽4上取下,這樣就能夠輕易的取出接紙槽4內的紙張,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具體實施方式:首先把待裁剪的紙張放置到第一傳送帶12上,然后同時啟動第一傳送帶12和切料刀11的運行,這樣就能夠讓切料刀11把待裁剪的紙張均勻的裁剪,然后繼續經過第一傳送帶12的傳送把紙張傳送到靠近出料口14的出料孔2,然后紙張經過出料孔2落下,由于紙張脫離第一傳送帶12時會具有一個第一傳送帶12給的動力,紙張就會碰到擋料板43,在紙張落入接紙槽4內的時候,氣孔45會對紙張進行吹風,使紙張靠近地面的一端吹向接紙槽4遠離處料口的一端,這樣紙張就能夠平整的落入接紙槽4內,讓接紙槽4內的紙張能夠積累到最多,提高了接紙盒的接紙效率,另外也能夠使紙張平整,提高紙張的質量,當紙張在接紙槽4內慢慢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紙張會堵住孔41,等到紙張堵住孔41兩秒鐘后,高度檢測裝置42就會觸發第二傳送帶3進行運行,把接滿紙張的接紙槽4向下一個流程運送一步,緊接著下一個接紙槽4會對準出料孔2繼續進行接紙的工作,這樣依次循環就達到了自動接料并傳送物料的效果,方便快捷。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