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B66B 7/12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機械手需要升降裝置驅動其升降,目前采用升降電機驅動絲杠螺母在滾珠絲杠上來回移動實現機械手的升降。但是,當絲杠螺母中的滾珠碎裂或者爆出后,升降電機和絲杠螺母整體會下滑,容易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也會對設備或者其他零件造成破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零件不會產生破壞的升降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為:一種升降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有圓柱,所述基座內以所述圓柱為中心周向設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上部設有銜鐵;所述圓柱上端設有鐵芯,所述鐵芯內以所述圓柱為中心周向設有多個線圈,所述圓柱與所述鐵芯連接處設有控制開關。
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在于:當基座上放置物件時,只需要按下控制開關,控制開關在通電的情況下,線圈由電產生磁,使得鐵芯攜帶了磁力,對銜鐵有一個吸力,當吸力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時,鐵芯與銜鐵互相吸引;當線圈中的電流小于某一定值或中斷供電時,吸力小于彈簧的反作用力,銜鐵將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返回原來的位置。
本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升降裝置更為簡單,由于未使用絲杠螺母,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器件有所損傷。
方案二: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包括支撐柱,所述支撐柱設置在所述彈簧內側,支撐柱是為了引導彈簧運動。
方案三: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包括螺栓,所述鐵芯通過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圓柱上,是為了固定鐵芯在彈簧的反作用力下不會脫離該升降裝置。
方案四:此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所述銜鐵在所述圓柱的兩側設有兩個凹槽,所述鐵芯在所述圓柱的兩側設有兩個凸起。該凸起是為了在鐵芯運動時,插入銜鐵上的兩個凹槽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升降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基座1,支撐柱2,彈簧3,銜鐵4,圓柱5,線圈7,鐵芯6,螺栓8,控制開關9。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升降裝置中設置有基座1,基座1中間設有圓柱5,并且圓柱5貫穿基座1與鐵芯6,圓柱5由螺栓8固定在鐵芯6外側。基座1內部以圓柱5為中心兩側設有兩個支撐柱2,并且在兩個支撐柱2外側設有兩個彈簧3,兩個彈簧3上方設有銜鐵4,并且銜鐵4以圓柱5為中心的兩側設有兩個凹槽,在鐵芯6以圓柱5為中心的兩側設有兩個凸起,該凸起是為了在鐵芯6運動時,與銜鐵4上的兩個凹槽相配合。在鐵芯6與圓柱5相交界處設有控制開關9,并且鐵芯6以圓柱5為中心兩側設置有線圈7。
本實施例中的具體操作如下,當基座1上放置物件時,需要該物件,只需要按下控制開關9,控制開關9在外界通電的情況下,線圈7由電產生磁,使得鐵芯7攜帶了磁力,對銜鐵4有一個吸力,當吸力大于彈簧3的反作用力時,鐵芯7與銜鐵4互相吸引,并且鐵芯7上的凸起與銜鐵4的凹槽配合,將圓柱5內的彈壓3壓制在圓柱5內;當線圈7中的電流小于某一定值或中斷供電時,吸力小于彈簧3的反作用力,銜鐵4將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返回原來的位置,該升降裝置更為簡單,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器件有所損傷。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