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生產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雙端面膜束切割機。
背景技術:
膜透析(滲透)領域對于膜的端面及長度要求較高,尤其是醫藥行業用于透析器的空心纖維聚砜膜。目前國內對于此類膜的切割設備只有單端面切割設備,需要操作人員切割完一端面后根據長度要求再切割另一端面,這樣不僅工時長,長度的控制不夠精準,而且在換端面的過程中容易把已切割好的端面的平整度破壞了,更重要的是雙端面的平行度極難控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膜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上述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空心纖維聚砜膜的雙端面同步切割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于:雙端面膜束切割機,它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的兩側對應位置分別依次連有驅動裝置,傳動裝置和切割裝置,兩套切割裝置平行設置,兩套切割裝置的中間位置設有滑動夾具;其中,切割裝置包括刀片固定裝置和設置在刀片固定裝置上的刀片,刀片的外周設有刀片護罩,刀片護罩面對操作人員的一側設有可供膜束通過的開口;滑動夾具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與刀片側面平行的滑軌,滑軌靠近刀片的一端設有限位擋塊,滑軌上端通過滑塊與推手夾具相連。
優選的是:所述的推手夾具包括本體,所述本體靠近刀片的一側設有與膜束相配合的凹槽Ⅰ,所述本體的兩端設有側護邊,所述的側護邊與本體兩端端面之間形成可供刀片通過的切割槽。通過推手夾具將膜束夾住,用手握緊再隨著滑軌推進,進行切割,一次操作可以完成兩端面的切割,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保證了切割端面的平整和膜束長度的固定,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優選的是:所述的切割槽靠近刀片的一端開口大于遠離刀片的一端開口。一方面,這是當刀片刀刃接觸膜束并進行切割時,由于力的作用會將膜束的端部往外偏,這樣設置是為了更好的固定被切掉的端部,保證順利切割;另一方面,將切割槽設置成較寬的空隙是為了適應刀片距離調整時,適應刀片的位置,由于膜束的長度只有幾個微米的微調,因此,只需要將切割槽保證一定的寬度即可滿足切割的要求。
優選的是:所述本體中間部位的上下沿邊設有切口Ⅰ。此處切口形成手持部,便于用手握緊膜束和夾具,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因為膜束本身的直徑較大,再加上外部推手夾具的夾持,普通操作工的手很難握住,因此通過切口形成手持部,保證切割過程中膜束的穩定性,保障了產品的質量。
優選的是:所述本體的上沿邊的兩端設有切口Ⅱ。此處的切口是為了增加膜束在刀片護罩內的暴露的面積,更加有效的吸走廢絲。
優選的是:所述側護邊靠近刀片的一側設有與膜束相配合的凹槽Ⅱ,所述側護邊靠近操作人員的一側設有擋片。通過側護邊的凹槽Ⅱ,在切割過程中將欲被切割掉的端部進行固定,提高切割時膜束的穩定性,保證了端面的平整度,同時提供了切割快結束時刀片護罩內短時間相對密封的環境,以便于抽走廢絲,再者可以保護操作者的手臂等位置。
優選的是:所述本體下端的兩側設有下護邊。進一步保證切割快結束時刀片護罩內短時間相對密封的環境,以便于抽走廢絲,提高產品的質量。
優選的是:所述的刀片護罩內部遠離操作人員的一側設有漏斗,所述的漏斗連有吸塵器。通過漏斗和吸塵器,順利將廢絲吸收,提供產品的質量。
優選的是:所述的漏斗靠近刀片方向設有傾斜部。通過傾斜部可以很好的承接刀片下端掉落的廢絲,使得廢絲能完全進入漏斗中。
優選的是: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和與電機相連的聯軸器,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與聯軸器相連的軸承,所述的軸承通過連接軸與刀片固定裝置相連,所述的聯軸器與軸承設有聯軸器護罩。通過聯軸器保護罩,對于聯軸器和軸承起到防塵和防護的作用。
優選的是:所述的切割裝置設有滑塊單元,所述的滑塊單元設有調節輪,所述的滑塊單元設有移動護罩。通過滑塊單元和調節輪可以根據實際膜束的長度需求調節兩套切割裝置之間的間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兩臺切割設備以及兩臺切割設備之間的滑動夾具,解決空心纖維聚砜膜(膜束)的雙端面同步切割問題;保證了各單端面平整度的同時,也滿足雙端面間的平行度和長度要求;降低了膜束內夾雜、斷絲等質量不良的比例,提高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切割空心纖維聚砜膜(膜束)的工作效率,操作簡單,運行平穩,至少能節約2人/班組的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1。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2。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刀片護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推手夾具的結構示意圖1。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推手夾具的結構示意圖2。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推手夾具的本體的結構示意圖1。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推手夾具的本體的結構示意圖2。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推手夾具的側邊的結構示意圖1。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推手夾具的側邊的結構示意圖2。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漏斗的結構示意圖1。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漏斗的結構示意圖2。
圖中,1-機架;2-配電箱;3-移動護罩;4-電機;5-刀片護罩;6-刀片墊塊Ⅰ;7-刀片;8-刀片墊塊Ⅱ;9-連接軸;10-調節輪;11-滑塊單元;12-基座底板;13-開口;14-推手夾具底板;15-漏斗;16-軸承支座;17-聯軸器;18-限位擋塊;19-滑軌;20-推手夾具;21-聯軸器護罩;22-電機底座;23-側護邊;24-本體;25-切口Ⅰ;26-下護邊;27-擋片;28-切割槽;29-凹槽Ⅰ;30-凹槽ⅠⅡ;31-漏斗;32-傾斜部;33-切口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的端面膜束切割機,它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的兩側對應位置分別依次連有驅動裝置,傳動裝置和切割裝置。為了本切割機的方便操作,可以設置一個高度合適的機架1用于放置底座,同時機架1下方設有配電箱2,給切割機提供電源。為了便于各部件的組裝以及操作的便捷性,底座可以分為基座底板12、電機底板22和推手夾具底板14。
兩套切割裝置平行設置,兩套切割裝置的中間位置設有滑動夾具。切割裝置包括刀片固定裝置和設置在刀片固定裝置上的刀片7。刀片固定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刀片7左右兩側的刀片墊塊Ⅰ6和刀片墊塊Ⅱ8,同時通過螺母進行固定。
刀片7的外周設有刀片護罩5,如圖3所示,刀片護罩5面對操作人員的一側設有可供膜束通過的開口13,開口13的尺寸能保證刀片7將膜束切斷。滑動夾具包括設置在底座(推手夾具底板14)上的與刀片7側面平行的滑軌19,滑軌19靠近刀片7的一端設有限位擋塊18,限位擋塊18設有與滑軌19相配合的槽,并通過螺母固定在滑軌19上。滑軌19上端通過滑塊與推手夾具20相連。限位擋塊18的位置必須保證刀片7將膜束切斷。
如圖4、5和7所示,推手夾具20包括本體24,本體24靠近刀片7的一側設有與膜束相配合的凹槽Ⅰ29,本體24的兩端設有側護邊23,側護邊23與本體24兩端端面之間形成可供刀片通過的切割槽28。其中,切割槽28靠近刀片7的一端開口大于遠離刀片7的一端開口。如圖5、6所示,本體24中間部位的上下沿邊設有切口Ⅰ25。如圖5、6所示,本體24的上沿邊的兩端設有切口Ⅱ33。如圖8、9所示,側護邊23靠近刀片7的一側設有與膜束相配合的凹槽Ⅱ,側護邊靠近操作人員的一側設有擋片。如圖4、5所示,本體下端的兩側設有下護邊。
刀片護罩5內部遠離操作人員的一側設有漏斗31,漏斗31連有吸塵器。如圖10、11所示,漏斗31靠近刀片7方向設有傾斜部32。
如圖2所示,驅動裝置包括電機4和與電機4相連的聯軸器17,傳動裝置包括與聯軸器17相連的軸承,軸承通過連接軸9與刀片固定裝置相連,聯軸器17與軸承設有聯軸器護罩21。
如圖1所示,切割裝置設有滑塊單元11,滑塊單元11設有調節輪10,滑塊單元11設有移動護罩3。
使用時,根據所需膜束的長度要求通過調整滑塊單元11和調節輪10調節兩組刀片7間的距離,并將其余各部件調試完畢后,打開電機電源和吸塵器電源,刀片7分別正向與反向朝著操作人員的方向旋轉,將待切割的膜束水平放置在推手夾具20的凹槽Ⅰ29內,同時待切割端位于側護邊23的凹槽Ⅱ30內,用手握住膜束及推手夾具20本體24的手持部,勻速輕推推手夾具20到切割的工位處,直至接觸到限位擋塊18為止。隨著推手夾具20的推進,刀片7接觸膜束并進行切割。切割時,刀片護罩5、側護邊23和下護邊26組成刀片護罩5內相對密封的空間,有利于吸塵器將廢絲吸收,進入到漏斗31中。由于切割槽28寬度較大,而且刀片間距調整得范圍僅為幾個毫米,因此,較寬的切割槽28保證了刀片不會接觸到推手夾具本體24的兩端和側護邊23,既保證了將膜束端部切斷,又避免了刀片7接觸到推手夾具后對刀片造成損壞。切絲結束后,輕拉推手夾具退回到初始位置,將切割好的膜束放入物料箱中。重復上述操作,持續進行切割,膜束的兩端同時進行切割,大大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膜束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