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機器人轉運翻身用的發動機夾緊輔助定位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機器人夾緊定位方式為機器人的夾爪定位夾緊發動機本體,以實現發動機的轉運、翻身、加工等工作,若需要共線生產不同種類的發動機,必須在設計之初就提前考慮設備的自動切換及共用特性。但若是機器人等自動設備已完成設計制作后,對于后期新增的工件種類就必須通過設備改造、新增自動設備或更改產品設計來實現共用。這就導致共線生產柔性降低、成本增加、改造周期長等缺點。
目前機器人等自動設備夾緊發動機的方式為機器人等自動設備的夾爪夾緊發動機曲軸的前、后端,并與發動機缸體前、后端定位銷孔位置做定位,如附圖1-2所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發動機夾緊定位的工具,是一種輔助機器人等自動設備夾緊定位的適配器,此適配器通過螺栓裝配在發動機缸體上,通過適配器上的定位孔與機器人等自動設備夾爪定位銷對接定位,實現發動機的夾緊、翻轉、轉運、加工等動作,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實現在現有生產線上生產另一種新品發動機,從自動設備的共用性及線體的通過性方面考慮,需要使機器人及自動翻身設備實現共用,在不改變機器人夾爪結構、翻身設備的夾緊機構的基礎上,將本實用新型的適配器在設備夾緊之前裝配在工件對應位置,既可實現不同機型的混線生產,節約了自動設備及程序的改造成本。此種適配器裝配及拆卸方便,定位準確,不需要改造現有機器人、翻身機等自動設備即可實現共用。
此適配器包含1個轉接板和4個特制螺栓,用4件螺栓將轉接板固定在缸體表面,其結構特點在于機器人及翻身機所需夾緊定位的一個孔在轉接板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用于發動機夾緊定位的工具,包括轉接板和特制螺栓,所述轉接板上設置四個螺栓安裝孔、一個定位銷孔和一個自動設備夾緊機構定位孔,所述特制螺栓帶定位段。
此實用新型實現了多種機型共線生產,使生產線上的3臺機器人、1臺翻身機、4根擰緊軸以及涂油照相系統實現了共用,節省了機器人改造費用約150萬元、翻身機改造費用約20萬元、擰緊及涂油照相系統改造費用約100萬元。提高了生產節拍:由原先的手工小推車裝配改為在自動生產線上裝配,生產節拍由原先的6分鐘/臺提升至2分鐘/臺。并且提高了裝配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適配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特制螺栓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圖4為缸體結構發生變化后未使用適配器的示意圖;
圖5為現有技術工件后端夾緊方式;
圖6為現有技術工件前端夾緊方式。
圖中:1-轉接板、2-定位銷孔、3-螺栓安裝孔、4-自動設備夾緊機構定位孔、5-定位段、6-發動機曲軸后端、7-發動機缸體、8-發動機缸體后端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3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適配器本體的轉接板1上設置四個螺栓安裝孔3、一個定位銷孔2和一個自動設備夾緊機構定位孔4,通過四個螺栓安裝孔3與缸體后端連接;如圖2所示,特制的螺栓帶定位段5,用于定位適配器與缸體的相對位置,通過四個特制螺栓,與四個螺栓安裝孔3配合;如圖3所示,定位銷孔2,適配器利用了缸體上此位置已敲裝的圓柱銷實現適配器的定位;當定位銷孔2對正插入適配器至底后,帶上四件特征螺栓并擰緊后,適配器的位置即固定,且每件缸體上所裝的適配器位置基本保持一致,能夠滿足設備的夾緊精度;需要夾緊自動設備夾緊機構定位孔4,根據適用于原型號發動機的機器人及翻身機的夾緊機構定位位置與新增型號發動機的對應尺寸進行比對,發現除夾緊機構定位孔4位置處的定位孔懸空在工件之外,其余定位孔及定位面均可共用,故根據夾緊機構的行程設計適配器的厚度,根據夾緊機構的定位銷位置坐標設計適配器上自動設備夾緊機構定位孔4的位置尺寸及特征螺栓定位段5的尺寸,使機器人及翻身機在夾緊工件時其夾緊機構上懸空的定位銷與自動設備夾緊機構定位孔4對正。
如圖4所示,新增型號發動機的缸體結構發生變化后,發動機后端定位銷孔2在新增工件本體之外,故設計適配器裝配在工件后端,使自動設備的夾緊機構在夾緊發動機后端時定位銷可以通過適配器進行輔助定位。
利用發動機缸體后端上的四個螺栓孔作為適配器的安裝孔,缸體后端上的一個定位銷作為適配器的限位銷,適配器上安裝孔為4-φ14的通孔,配合的安裝螺栓為帶定位段的特制螺栓。適配器的厚度為20mm,是自動設備夾緊機構的后端一側兩銷的相對高度差。根據自動設備夾緊機構上對應位置的定位銷配作適配器上的銷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