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上懸掛互動式家用自動門操作裝置。
背景技術:
現如今自動化,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種方便于生活的自動控制系統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自動門系統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如今的自動門系統都需要在底部增開承重導向軌道,而頂部需要增加驅動裝置用于驅動自動門的開關,這樣將承重導向軌道和驅動裝置分開安裝導致安裝人員在施工時極為不便,增加成本;而且分開設置使兩者不在同一平面上,增加了自動門開關的阻力,縮短自動門的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將承重導向軌道和驅動裝置都設置于門扇上方架梁的上懸掛互動式家用自動門操作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上懸掛互動式家用自動門操作裝置,包括第一門扇、第二門扇和設置于第一門扇和第二門扇上方的上懸掛裝置,所述上懸掛裝置包括同步帶輪、電機驅動主動輪、同步帶、電機組件、設置于第一門扇上與其連接的第一門扇掛架、設置于第二門扇上與其連接的第二門扇掛架,設置于上懸掛裝置前后兩側的第一操作器軌道梁和第二操作器軌道梁、第一門扇支撐滾輪、第二門扇支撐滾輪;所述第一門扇掛架下設置第一門扇并在其上方連接有第一門扇支撐滾輪掛設在第一操作器軌道梁上,所述第二門扇掛架下設置第二門扇并在其上方連接有第二門扇支撐滾輪掛設在第二操作器軌道梁上;所述第一門扇掛架上還設置有電機組件,所述電機組件連接有電機驅動主動輪,所述同步帶輪通過同步帶輪固定板分別設置在上懸掛裝置左右兩側,兩側的同步帶輪設有同步帶連接并通過同步帶進行傳動;所述電機驅動主動輪設置于同步帶側用于驅動同步帶運動;所述第二門扇掛架還連接至同步帶;所述第一門扇掛架與電機驅動主動輪連接;所述第一操作器軌道梁的一側上設置有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所述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與設置在第一門扇掛架一端的第一門扇磁力鎖板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二操作器軌道梁的另一側上設置有有第二門扇鎖定磁力鎖體,所述第二門扇鎖定磁力鎖體與設置在第二門扇掛架另一端的的第二門扇磁力鎖板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操作器軌道梁的另一端還設置有第一止擋塊,所述第二操作器軌道梁的一端還設置有第二止擋塊;所述電機組件還連接有用于控制的主控器和提供能源的電池組件;所述主控器還通過無線方式與用于輔助控制的輔控器進行通訊;所述同步帶的另一側設置有壓輪,所述壓輪分別設置在電機驅動主動輪兩側,使得同步帶穿過壓輪與電機驅動主動輪之間;所述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上兩側設置有充電觸點頭,所述第一門扇磁力鎖板上兩側設置有充電觸電靶片,所述充電觸點頭與充電觸電靶片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一門扇和第二門扇的門扇側面都設置有門扇止擺。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第一門扇支撐滾輪和第二門扇支撐滾輪作為承重導向軌道設置在第一門扇和第二門扇上方,并且和驅動裝置設置在同一平面中,這樣使得安裝人員在安裝工作時會更加方便,而且可以減小門扇開啟關閉時的阻力,增加自動門開啟的順暢性,還無需增開底部承重導向軌道,節省了成本。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1)承重導向軌道和驅動裝置設置在同一平面;2)安裝人員在安裝工作時更加方便;3)減小門扇開啟關閉時的阻力,增加自動門開啟的順暢性;4)無需增開底部導向槽,節省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門扇固定,第二門扇運動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門扇固定,第一門扇運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見圖1至圖4,一種上懸掛互動式家用自動門操作裝置,包括第一門扇1、第二門扇2和設置于第一門扇1和第二門扇2上方的上懸掛裝置3,所述上懸掛裝置3包括同步帶輪A、電機驅動主動輪C、同步帶E、電機組件W、設置于第一門扇1上與其連接的第一門扇掛架Z1、設置于第二門扇2上與其連接的第二門扇掛架Z2,設置于上懸掛裝置3前后兩側的第一操作器軌道梁H1和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2、第一門扇支撐滾輪J1、第二門扇支撐滾輪J2;所述第一門扇掛架Z1下設置第一門扇1并在其上方連接有第一門扇支撐滾輪J1掛設在第一操作器軌道梁H1上,所述第二門扇掛架Z2下設置第二門扇2并在其上方連接有第二門扇支撐滾輪J2掛設在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2上;所述第一門扇掛架Z1上還設置有電機組件W,所述電機組件W連接有電機驅動主動輪C,所述同步帶輪A通過同步帶輪固定板G分別設置在上懸掛裝置3左右兩側,兩側的同步帶輪A設有同步帶E連接并通過同步帶E進行傳動;所述電機驅動主動輪C設置于同步帶E側用于驅動同步帶E運動;所述第二門扇掛架Z2還連接至同步帶E;所述第一門扇掛架Z1與電機驅動主動輪C連接;所述第一操作器軌道梁H1的一側上設置有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1,所述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1與設置在第一門扇掛架Z1一端的第一門扇磁力鎖板T1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2的另一側上設置有有第二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2,所述第二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2與設置在第二門扇掛架Z2另一端的的第二門扇磁力鎖板T2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操作器軌道梁H1的另一端還設置有第一止擋塊AB1,所述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2的一端還設置有第二止擋塊AB2;所述電機組件W還連接有用于控制的主控器V和提供能源的電池組件Y;所述主控器(V)還通過無線方式與用于輔助控制的輔控器(AC)進行通訊;所述同步帶E的另一側設置有壓輪B,所述壓輪B分別設置在電機驅動主動輪C兩側,使得同步帶E穿過壓輪B與電機驅動主動輪C之間;所述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1上兩側設置有充電觸點頭S,所述第一門扇磁力鎖板T1上兩側設置有充電觸電靶片U,所述充電觸點頭S與充電觸電靶片U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一門扇1和第二門扇2的門扇側面都設置有門扇止擺M。
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門扇1和第二門扇2都可以實現左右開啟;當第一門扇1需要固定時,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1與設置在第一門扇掛架Z1一端的第一門扇磁力鎖板T1相互吸合鎖定,使得第一門扇1被固定,然后電機組件W驅動電機驅動主動輪C運動,并通過分別設置在電機驅動主動輪C兩側使得同步帶E穿過壓輪B與電機驅動主動輪C之間的壓輪B的壓緊帶動同步帶E運動,就使得與同步帶E連接的第二門扇掛架Z2左右平移,導致第二門扇支撐滾輪J2在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2在滑動使得第二門扇掛架Z2下的第二門扇2實現左右平移。
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二門扇2需要固定時,第二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2與設置在第二門扇掛架Z2另一端的第二門扇磁力鎖板T2相互吸合鎖定,使得第二門扇2被固定,然后電機組件W驅動電機驅動主動輪C運動,使得與電機驅動主動輪C連接的第一門扇掛架Z1左右平移,導致第一門扇支撐滾輪J1在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1在滑動使得第二門扇掛架Z2下的第二門扇1實現左右平移。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1上兩側設置有的充電觸點頭S與第一門扇磁力鎖板T1上兩側設置的充電觸電靶片U相對應設置,用于對充電觸點頭S進行充電,所述第二門扇鎖定磁力鎖體R2上兩側也可以設置有的充電觸點頭S與第二門扇磁力鎖板T2上兩側設置的充電觸電靶片U相對應設置,同樣也可以用于對充電觸點頭S進行充電。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門扇1和第二門扇2的門扇側面都設置有門扇止擺用于防止第一門扇1和第二門扇2在平移過程中產生擺動。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器軌道梁H1的另一端還設置有第一止擋塊AB1,用于保證第一門扇掛架Z1通過在第一門扇掛架Z1上連接的第一門扇支撐滾輪J1在第一操作器軌道梁H1滑動時止擋,防止第一門扇掛架Z1下的第二門扇1直接撞擊門框;所述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2的一端還設置有第二止擋塊AB2,用于保證第二門扇掛架Z2通過在第二門扇掛架Z2上連接的第二門扇支撐滾輪J2在第二操作器軌道梁H2滑動時止擋,防止第二門扇掛架Z2下的第二門扇2直接撞擊門框。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上懸掛裝置3下通過操作器底封板Q進行密封,只通過第一門扇掛架Z1和第二門扇掛架Z2向下延伸與第一門扇1和第二門扇2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