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機械手。
背景技術:
機械手可代替人的勞動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可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代替人進行生產操作,保護人身安全,機械手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電子等生產領域,特別是在電子生產領域,電子元件微小,僅用手動安裝,往往很難準確把握好角度的大小,不能達到電子元件安裝的準確性,因而會借助類似實體手的機械手代替手動操作,目前,機械手通過控制電機來調整手指的抓取,安裝時轉動角度較大,機械手的抓握不是很牢固,易使被抓取物滑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發明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新型機械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抓取狹小空間內且微小的物體,以及抓取不宜用手操作安裝的物體,其轉動角度靈活,且抓握牢固,被抓取物不易滑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手柄、連接桿和爪體,所述爪體由多個機械手指組成;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手柄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多個機械手指固定連接,所述機械手指可彎曲向內夾持,所述機械手指的彎曲段安裝有回形彈簧;所述連接桿靠近手柄處設置有彈簧座,所述彈簧座與手柄之間設置有恢復彈簧,所述連接桿穿過彈簧座且在連接桿外套有套管,所述手柄遠離連接桿的一端設置有可伸縮式加長桿,所述加長桿遠離手柄的一端設置有T型手柄。
進一步的,所述加長桿與手柄卡接。
進一步的,所述機械手指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固定于連接桿的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表面設置有防滑凸紋。
進一步的,所述T型手柄表面設置有防滑凸紋。
與現有技術方案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新型機械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抓取狹小空間內且微小的物體,以及抓取不宜用手操作安裝的物體,設有的加長桿,增加抓取距離,該機械手轉動角度靈活,且抓握牢固,被抓取物不易滑落,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本新型機械手造價低,易于批量生產及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手柄;2、連接桿;3、機械手指;4、回形彈簧;5、彈簧座;6、恢復彈簧;7、套管;8、加長桿;9、T型手柄;10、防滑凸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附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機械手,包括手柄1、連接桿2和爪體,爪體由多個機械手指3組成;連接桿2的一端與手柄1固定連接,連接桿2的另一端與多個機械手指3固定連接,機械手指3采用螺栓連接方式固定于連接桿2的一端,機械手指3可彎曲向內夾持,機械手指3的彎曲段安裝有回形彈簧4;連接桿2靠近手柄1處設置有彈簧座5,彈簧座5與手柄1之間設置有恢復彈簧6,連接桿2穿過彈簧座5且在連接桿2外套有套管7,手柄1遠離連接桿2的一端設置有可伸縮式加長桿8,加長桿8與手柄1卡接,加長桿8遠離手柄1的一端設置有T型手柄9,T型手柄9表面設置有防滑凸紋10,手柄1表面設置有相同的防滑凸紋10,可提高操作者對機械手力度的把控,防止使用機械手時,因手滑造成機械手滑落。
以上所述僅為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