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器人部件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機器人的機械手。
技術背景
機器人具有機械手,機械手是拾取產品、并將產品放置在合適位置上的部件。機械手下面具有平面型的吸盤,在吸盤上具有多個分部均勻的氣口,還有氣管連接著氣口,氣管連接著進出氣裝置,在拾取產品時,吸盤放置在產品上面,關閉電磁閥,開動進出氣裝置的吸氣功能,在氣口處形成負壓,產品扶著在吸盤上并隨著機械手的移動;達到合適位置時,開動進出氣裝置的進氣功能,吸氣管內進入空氣,吸氣管處的負壓消失,產品脫離吸盤;現有技術中,所有吸氣口連接一個進出氣裝置,中間沒有分配裝置,也就是說,在機械手放下產品時,吸氣口處的壓力是一樣的,這樣就存在著機械手放下產品的速度快,產品容易摔碎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可以緩慢放下產品、保護產品、防止產品摔碎的機器人的機械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機器人的機械手,包括一個下面是平面型的吸盤1,在吸盤上具有多個分部均勻的氣口,還有氣管連接著氣口,氣管連接著進出氣裝置,進出氣裝置經過氣管連接氣口;其特征是:進出氣裝置和氣口之間安裝電磁閥,所述的電磁閥具有多個出口,多個出口按照從前至后是依次放氣的,分別是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的多個吸口分成多組,分別是第一組吸口和第二組吸口,第一組吸口共同連接在一起接第一出口,第二組吸口共同連接在一起接第二出口。
進一步地講,所述的第一組吸口的總面積是第二組吸口的總面積的2-3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這樣的機器人的機械手可以實現緩慢放下產品、保護產品、防止產品摔碎的目的;
所述的第一組吸口的總面積是第二組吸口的總面積的2-3倍,還可以保證放下產品的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仰視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吸盤 2、氣口 3、氣管 4、進出氣裝置 5、電磁閥 61、第一出口 62、第二出口 21、第一組吸口 22、第二組吸口。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機器人的機械手,包括一個下面是平面型的吸盤1,在吸盤上具有多個分部均勻的氣口2,還有氣管3連接著氣口,氣管連接著進出氣裝置4,進出氣裝置4經過氣管連接氣口;其特征是:進出氣裝置和氣口之間安裝電磁閥5,所述的電磁閥具有多個出口6,多個出口按照從前至后是依次放氣的,分別是第一出口61和第二出口62,所述的多個吸口分成多組,分別是第一組吸口21和第二組吸口22,第一組吸口21共同連接在一起接第一出口61,第二組吸口22共同連接在一起接第二出口62。
這樣,產品在第一組吸口和第二組吸口的作用下,吸盤和產品接觸的表面作用力會緩緩減少,可以緩慢地將產品放下,避免了快速放下將產品摔碎的現象。
進一步地講,所述的第一組吸口的總面積是第二組吸口的總面積的2-3倍。發明人經過試驗,發現這樣可以取得快速、防摔碎都較好的兩重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