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設備維修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在設備狹窄空間內的維修工具,本發明為一種手動撞錘裝置,能夠提高在狹窄空間內的工作效率。
背景技術:
在現在技術條件下的機械設備中特別是冶金領域的生產設備,設備動作越來越復雜,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內部空間相對的越來越小;在設備維修中,一些設備由于磨損或者是銹蝕,造成拆卸很困難,同時由于維修空間不足,造成一些重型工具無法使用,因此需要一種模塊化設計工具,能夠在狹窄空間內產生錘擊效果。
現有技術中能夠在狹小空間內產生錘擊的裝置有很多,如申請日為2011年7月29日、申請號為201120274471.3、名稱為“安裝高壓往復泵止推銷的專用錘”的中國專利文件,該專利文件的安裝高壓往復泵止推銷的專用錘,應用于維修高壓往復泵曲軸箱。圓柱體形的滑桿一端垂直焊接在錘擊墊上,錘擊墊為長方形,錘擊墊采用黃銅制成;在滑桿上套有一個滑動錘,滑動錘為圓柱體形有中心孔;在滑桿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個鎖帽。效果是:能在狹小空間內錘擊止推銷,使用安全,攜帶方便,節省了大量的體力,是高壓往復泵上緊止推銷的簡便有效工具。該專利文件的安裝高壓往復泵止推銷的專用錘仍然存在操作不便的問題,并且使用范圍有限,除了適用于止推銷以外無法使用到其他零件中。
由上分析,可知現有技術的專用錘存在以下特點和缺陷:
1、使用范圍有限。現有技術的專用錘僅僅適用于止推銷,并無法擴展到冶金領域的其他零部件中。
2、操作不便。現有技術的專用錘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定位不穩定的情況,因此帶來操作不便的問題。
3、工作效率低。現有技術的專用錘由于操作不便的問題,在實際使用時會出現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動撞錘裝置,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專用錘存在的操作不便的技術問題,同時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專用錘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手動撞錘裝置,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手動撞錘裝置,包括安裝架,用于提供安裝空間;工作罩,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架的前端;撞錘,置于所述安裝架內,在所述安裝架內實現前后移動;和撞針,穿過所述工作罩,后端置于所述安裝架內并位于所述撞錘的前方,所述撞針與所述工作罩實現前后移動配合。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還包括手柄,安裝在所述撞錘上,用于向后拉動所述撞錘。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還包括彈簧,所述彈簧安裝在所述撞錘和所述工作罩之間,用于拉動所述撞錘向前撞擊。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安裝架包括安裝架本體;兩個滑道部,以所述安裝架本體的中心線為軸對稱置于所述安裝架本體內,用于為所述撞錘提供移動支撐;和四組支撐架,置于所述安裝架本體的外邊緣。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還包括四組調節機構,分別與四組所述支撐架一一對應安裝,用于調整所述安裝架的位置。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工作罩包括錐形套,在所述錐形套的后端向周邊延伸形成安裝部,所述錐形套通過所述安裝部固定在所述安裝架上;和支撐環,安裝在所述錐形套后端位置,所述撞針穿過所述錐形套的前端圓孔和所述支撐環的圓孔實現前后移動。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在所述工作罩的后端設有第一掛鉤,用于連接所述彈簧。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還包括兩組行走輪,對稱安裝在所述撞錘的側壁上,與所述安裝架的所述滑道部配合,使所述撞錘在所述安裝架內實現前后移動。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在所述撞錘的前端面設有第二掛鉤,用于連接所述彈簧。
如上述的手動撞錘裝置,進一步優選為:在所述撞針后端設有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撞針脫出所述工作罩。
分析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發明提供的本發明提供的手動撞錘裝置通過撞錘的撞擊,使位于撞錘前方的撞針對狹窄空間內的銷軸等零件產生錘擊效果;本發明僅通過間接用力的方式就能實現對狹窄空間內的銷軸等零件進行錘擊,使得本發明的手動撞錘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和操作簡單的特點,并且本發明還具有提高勞動效率、降低設備維修難度和保證工作安全性的特點。
二、本發明設置的手柄,可以便于對撞錘進行操作。
三、本發明設置的彈簧,可以使撞錘迅速向前撞擊,提供撞擊效率。
四、本發明的安裝架的結構特征,可以為撞錘提供安裝空間和滑道,使撞錘能夠迅速實施撞擊力。
五、本發明的工作罩的結構特征,可以為撞針提供支撐空間,通過錐形套的前端圓孔和支撐環的圓孔為撞針提供定位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手動撞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手動撞錘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安裝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工作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撞錘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行走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調節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安裝架;11-滑道部;12-手柄通槽;13-支撐架;2-工作罩;21-錐形套;22-第一掛鉤;23-支撐環;24-安裝部;3-撞錘;31-行走輪;32-第二掛鉤;33-手柄安裝孔;34-凸出部;4-撞針;5-手柄;6-支撐桿;61-固定部;62-調節部;7-調節桿;71-調節塊;72-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手動撞錘裝置主要包括安裝架1,用于提供安裝空間;工作罩2,固定安裝在安裝架1的前端;撞錘3,置于安裝架1內,在安裝架1內實現前后移動;和撞針4,穿過工作罩2,后端置于安裝架1內并位于撞錘3的前方,撞針4與工作罩2實現前后移動配合。
總而言之,本發明提供的手動撞錘裝置通過撞錘3的撞擊,使位于撞錘3前方的撞針4對狹窄空間內的銷軸等零件產生錘擊效果;本發明僅通過間接用力的方式就能實現對狹窄空間內的銷軸等零件進行錘擊,使得本發明的手動撞錘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和操作簡單的特點,并且本發明還具有提高勞動效率、降低設備維修難度和保證工作安全性的特點。
為了便于對撞錘3的操控,如圖2所示,本發明還包括手柄5,安裝在撞錘3上,用于向后拉動撞錘3。為了能夠使撞錘3迅速產生撞擊力,同時無需人為使用壓力,本發明還包括彈簧(未圖示),彈簧安裝在撞錘3和工作罩2之間,用于拉動撞錘3向前撞擊;在撞錘3向后拉動后,通過彈簧的拉力作用迅速復位,撞擊撞針4的后端,撞針4在撞錘3的沖擊下對銷軸等零件進行沖擊。為了能夠更好的適用于本發明,本發明的彈簧為拉力彈簧。優選為,彈簧為兩個,以撞針4的中心線為軸對稱設置。
在本發明中,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安裝架1包括安裝架本體;兩個滑道部11,以安裝架1的中心線為軸對稱(即以安裝架本體的中心線為軸對稱)置于安裝架本體內,用于為撞錘3提供移動支撐;和四組支撐架13(即八個支撐架13),置于安裝架本體的外邊緣(即安裝架本體的八個角處)。其中兩組支撐架13位于安裝架本體的正面前后端的上下外邊緣位置(正面的四個角處),另外兩組支撐架13位于安裝架本體的背面前后端的上下外邊緣位置(背面的四個角處)。在安裝架本體的側壁上開有手柄通槽12,本發明的用于操控撞錘3的手柄5安裝在撞錘3的側壁上,手柄5能夠在手柄通槽12內前后移動。
為了便于對本發明進行穩固固定,如圖1、圖2和圖7所示,本發明還包括四組調節機構,分別與四組支撐架13一一對應安裝,用于調整安裝架1的位置,使整個手動撞錘裝置能夠穩固固定。本發明的調節機構包括兩個支撐桿6,安裝在一組支撐架13上;和調節桿7,調節桿7位于兩個支撐桿6之間,用于將兩個支撐桿6連接在一起并調整支撐桿6的前后位置。具體為,兩個支撐桿6分別為固定部61,固定安裝安裝架本體后端的支撐架13上;調節部62,可前后移動插入安裝架本體前端的支撐架13上;調節塊7的前端與調節部62固定連接;在調節塊7的后端開有螺紋孔72,固定部61的前端設有外螺紋,固定部61的外螺紋部與調節塊7的螺紋孔72螺接,通過旋轉調節塊7使調節部62在安裝架本體前端的支撐架13內實現前后移動。為了方便對調節桿7的調節,在調節桿7上設有調節塊71,工作時用扳手夾住調節塊71,用力旋轉,這樣固定部61被旋出,整體支撐桿6的長度變長,達到將撞錘裝置支撐住的目的。
如圖4所示,工作罩2包括錐形套21,在錐形套21的后端向周邊延伸形成安裝部24,錐形套21通過安裝部24固定在安裝架1上;支撐環23,安裝在錐形套21后端位置,撞針4穿過錐形套21的前端圓孔和支撐環23的圓孔實現前后移動。在工作罩2上(即安裝部24的后端)設有第一掛鉤22,用于連接彈簧8。優選為第一掛鉤22為兩個,以錐形套21的中心線為軸對稱設置。
在本發明中,為了使撞錘3能夠在安裝架1內順暢移動,如圖3、圖5和圖6所示,本發明還包括兩組行走輪31,對稱安裝在撞錘3的側壁上,與安裝架1的滑道部11配合,使撞錘3在安裝架1內實現前后移動。優選為,每組行走輪31包括兩個行走輪31。為了便于彈簧的安裝,如圖5所示,在撞錘3的前端面設有第二掛鉤32,用于連接彈簧8。優選為第二掛鉤32為兩個,以撞錘3的中心線為軸對稱設置。為了使撞錘3能夠更加迅速的撞擊撞針4,如圖5所示,本發明在撞錘3的前端面中心位置設有凸出部34,凸出部34用于撞擊撞針4。在本發明中,凸出部34為圓盤結構。在本發明中,為了便于對手柄5的操作和安裝,在撞錘3上開有手柄安裝孔33,用于安裝手柄5,手柄安裝孔33優選在撞錘3的側面上設置兩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手柄安裝孔33安裝手柄5,以方便使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撞錘3沖擊力的作用,可能會導致第一掛鉤22出現損壞的情況,因此在本發明中,第一掛鉤22為四個,以錐形套21的中心線呈對稱設置,即四個第一掛鉤22分別位于同一圓的0°、90°、180°和270°位置。使用時,呈軸對稱的兩個第一掛鉤22處于使用狀態,另外兩個處于備用狀態,當兩個處于使用狀態的第一掛鉤22損壞后,將工作罩2拆下,將彈簧掛接在兩個處于備用狀態的第一掛鉤22上,將工作罩2旋轉90°重新安裝繼續使用。
為了防止撞針4被撞擊后脫出工作罩2,本發明在撞針4后端設有限位部(未圖示),用于防止撞針4脫出工作罩2。具體為,限位部為圓柱形結構,限位部的直徑大于支撐環23的內徑。
如圖1至圖7所示,下面對本發明的操作過程進行詳細說明:
步驟一,按照設計要求將本發明的手動撞錘裝置組裝完畢,撞針4安裝在工作罩2內;
步驟二,通過調節本發明的手動撞錘裝置外側的支撐桿6,將本發明的手動撞錘裝置固定好;
步驟三,將撞針4對準需要作用的方位上,拉動手柄5,將撞錘3向后移動,達到一定距離后,釋放手柄5,撞錘3在彈簧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復位,撞擊撞針4的底端,撞針4在撞錘3的沖擊下對銷軸等零件進行沖擊。
分析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發明提供的手動撞錘裝置通過撞錘3的撞擊,使位于撞錘3前方的撞針4對狹窄空間內的銷軸等零件產生錘擊效果;本發明僅通過間接用力的方式就能實現對狹窄空間內的銷軸等零件進行錘擊,使得本發明的手動撞錘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和操作簡單的特點,并且本發明還具有提高勞動效率、降低設備維修難度和保證工作安全性的特點。
二、本發明設置的手柄5,可以便于對撞錘3進行操作。
三、本發明設置的彈簧,可以使撞錘3迅速向前撞擊,提供撞擊效率。
四、本發明的安裝架1的結構特征,可以為撞錘3提供安裝空間和滑道,使撞錘3能夠迅速實施撞擊力。
五、本發明的工作罩2的結構特征,可以為撞針4提供支撐空間,通過錐形套21的前端圓孔和支撐環23的圓孔為撞針4提供定位功能。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發明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發明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發明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發明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