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屬管材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金屬管材發包夾。
背景技術:
在金屬管材加工過程中,各工序之間需要將金屬管材存于放置架上,為了減小放置架的使用數量,往往采用體積較大的放置架進行金屬管材的集中式放置,由于放置架的笨重,操作不方便,實用性較差。而且金屬管材的周轉、搬運操作較為繁瑣,工作量較大,工作效率低。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特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單以及方便實用的金屬管材發包夾。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金屬管材發包夾,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大體結構呈矩形狀,矩形框架的四角位置實施倒角處理,所述框架的邊緣位置向上凸起形成凸緣,所述凸緣的內側壁呈臺階狀結構,且該臺階狀結構的凸緣至少包括3層臺階,3層臺階兩兩之間設置有限位擋,且每層臺階的內側壁均勻設置有若干定位凸起,所述凸緣的外側壁設置有襯套。
進一步地,多個限位擋兩兩之間形成容置腔,多個容置腔完成不同長度的管材的容納歸置。
進一步地,若干定位凸起在對應的臺階上橫向延伸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合理,在發包夾框架的凸緣上設置多層臺階,通過定位凸起以及限位擋實現不同長度的管材的容納歸置,完成若干管材的周轉、搬運或傳輸作業,便于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簡單快捷,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上a-a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2上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其中:1、框架,2、凸緣,3、臺階,4、限位擋,5、定位凸起,6、襯套,7、容置腔,8、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金屬管材發包夾,包括框架1,框架1的大體結構呈矩形狀,矩形框架1的四角位置實施倒角處理,框架1的邊緣位置向上凸起形成凸緣2,凸緣2的內側壁呈臺階狀結構,且該臺階狀結構的凸緣2至少包括3層臺階3,3層臺階3兩兩之間設置有限位擋4,且每層臺階3的內側壁均勻設置有若干定位凸起5,凸緣2的外側壁設置有襯套6。
在本實施例中,多個限位擋4兩兩之間形成容置腔7,多個容置腔7完成不同長度的管材的容納歸置,臺階狀結構的凸緣2使得多個容置腔7的長度不等,多層臺階3能夠適應于不同長度的管材,通用性好。
在本實施例中,若干定位凸起5在對應的臺階3上橫向延伸分布,通過定位凸起5使得若干管材橫向設置在每層臺階3對應的容置腔7內。
在本實施例中,框架1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槽8,便于發包夾的搬運、傳輸和周轉動作,簡化作業流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合理,在發包夾框架的凸緣上設置多層臺階,通過定位凸起以及限位擋實現不同長度的管材的容納歸置,完成若干管材的周轉、搬運或傳輸作業,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簡單快捷,方便實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于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