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六軸機器人設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六軸機器人的關節(jié)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y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自動化生產已經逐步取代了傳統(tǒng)的手工作業(yè),其中六軸機器人已經成為一種應用領域廣、實用性高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現(xiàn)有的六軸機器人主要為關節(jié)式六軸機器人,六軸機器人的關節(jié)處采用伺服電機進行驅動,由于伺服電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如果不能及時的散發(fā)出去將會嚴重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尤其是需要頻繁作業(yè)的機器人關節(jié)處,由于六軸機器人末端的關節(jié)為了保障良好的工作剛性,因此難以集成主動式散熱設備,現(xiàn)有的六軸機器人末端關節(jié)的散熱方式主要采用鋁質電機倉進行被動式風冷散熱,但如果六軸機器人工作在高溫場合中顯然采用該類散熱方式遠遠不能達到使用要求,如果發(fā)明一種能夠保障六軸機器人末端關節(jié)工作剛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好散熱效果的新型散熱裝置就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用于六軸機器人的關節(jié)散熱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六軸機器人的關節(jié)散熱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機器人關節(jié)散熱差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六軸機器人的關節(jié)散熱裝置,包括機械臂,且機械臂的前端設置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的中間安裝有諧波減震器和伺服電機,且安裝座的外端通過螺栓分別安裝有相互匹配的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的下端設置有卡緊槽,且下殼體上設置有與卡緊槽匹配的卡緊凸起,所述上殼體的下端安裝有位于下殼體內部的側置鋁罩,且側置鋁罩的后側螺接安裝有后置鋁罩,所述側置鋁罩內分別安裝有液冷支管和風冷支管,且伺服電機上安裝有與外部控制器電性連接的溫度傳感器,所述后置鋁罩上安裝有連通風冷支管的風冷總管,且后置鋁罩上安裝有連通液冷支管的液冷總管,所述下殼體的后端安裝有與液冷總管相通的進液管和出液管,且下殼體的后端安裝有與風冷總管相通的出風口和進風口,所述側置鋁罩上設置有透氣孔,且上殼體的后端設置有方便下殼體插入的插緊槽。
優(yōu)選的,所述風冷支管的末端開設有通風口,且液冷支管為纏繞在伺服電機上的銅導管。
優(yōu)選的,所述透氣孔為腰形孔,且透氣孔上設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膠塞。
優(yōu)選的,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均由隔熱陶瓷制成,且上殼體和下殼體的內壁均設置有均溫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六軸機器人關節(jié)降溫裝置使用時能夠根據(jù)使用場合采取被動風冷、主動風冷和主動液冷,從而能夠有效改善六軸機器人關節(jié)處的工作條件,尤其是能夠解決末端關節(jié)剛度需求與降溫的矛盾,而且能夠有效的減少在低降溫需求時該裝置對末端關節(jié)剛度的影響,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剖視圖。
圖中:1機械臂、2進風口、3出風口、4進液管、5出液管、6下殼體、7螺栓、8安裝座、9上殼體、10風冷總管、11后置鋁罩、12液冷總管、13伺服電機、14液冷支管、15風冷支管、16側置鋁罩、17透氣孔、18溫度傳感器、19插緊槽、20卡緊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六軸機器人的關節(jié)散熱裝置,包括機械臂1,且機械臂1的前端設置有安裝座8,安裝座8的中間安裝有諧波減震器和伺服電機13,且安裝座8的外端通過螺栓7分別安裝有相互匹配的上殼體9和下殼體6,上殼體9的下端設置有卡緊槽20,且下殼體6上設置有與卡緊槽20匹配的卡緊凸起,上殼體9的下端安裝有位于下殼體6內部的側置鋁罩16,且側置鋁罩16的后側螺接安裝有后置鋁罩11,側置鋁罩16內分別安裝有液冷支管14和風冷支管15,且伺服電機13上安裝有與外部控制器電性連接的溫度傳感器18,后置鋁罩11上安裝有連通風冷支管15的風冷總管10,且后置鋁罩11上安裝有連通液冷支管14的液冷總管12。
下殼體6的后端安裝有與液冷總管12相通的進液管4和出液管5,且下殼體6的后端安裝有與風冷總管10相通的出風口3和進風口2,側置鋁罩16上設置有透氣孔17,且上殼體9的后端設置有方便下殼體6插入的插緊槽19,風冷支管15的末端開設有通風口,且液冷支管14為纏繞在伺服電機13上的銅導管,透氣孔17為腰形孔,且透氣孔17上設置有用于密封的橡膠塞,上殼體6和下殼體9均由隔熱陶瓷制成,且上殼體6和下殼體9的內壁均設置有均溫板。
該裝置使用時能夠根據(jù)使用場合采取被動風冷、主動風冷和主動液冷,從而能夠有效改善六軸機器人關節(jié)處的工作條件,尤其是能夠解決末端關節(jié)剛度需求與降溫的矛盾,具體為當降溫需求低環(huán)境較好時取出下殼體6、風冷支管15、風冷總管10、液冷支管14和液冷總管12,從而降低末端關節(jié)的重量,并利用側置鋁罩16和后置鋁罩11,此時還可以根據(jù)環(huán)境中是否有灰塵選著是否利用橡膠塞將透氣孔17封閉,當降溫需求提高使,則安裝上下殼體6、風冷支管15和風冷總管10,從而通過外置的風機進行主動式風冷降溫,當降溫需求進一步提高時,則將液冷總管12和液冷支管14安裝上,從而有效利用外部冷卻液進行降溫,因此能夠滿足各種狀況下的降溫需求,而且能夠有效的減少在低降溫需求時該裝置對末端關節(jié)剛度的影響,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