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管材生產輔助裝置,具體說是一種塑料管材擠出工序后的塑料管材定長切割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塑料管材是由塑料擠出機的熔融和擠出后,再經成型輔機的冷卻定型、牽引、定長切割而成,在塑料管材的定長切割工序中,通常是在管材切割機構之后的定長軌道上設置有限位開關,當被引出的管材達到所需長度時,管材的前端觸碰到限位開關,設置在引出軌道始端的管材切割機構動作將管材切斷。這種定長切割方法因為使用機械型的限位開關,動作靈敏度低,切割反應遲鈍,切割的管材長度誤差較大,而且限位開關的頻繁動作會加速其損壞,使用壽命短。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背景技術的缺陷,提高塑料管材切割效果,減少管材長度切割誤差,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塑料管材定長切割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塑料管材定長切割控制裝置包括:管材切割機構、定長軌道、紅外開關,管材切割機構連接著定長軌道,定長軌道的兩側各設置一個紅外開關。
所述定長軌道的兩側的紅外開關并聯且與管材切割機構控制系統連接有數據線。
所述紅外開關是為控制管材的切割長度而設,當管材的前端進入紅外開關的光控區時,反射的光信號觸發后啟動管材切割機構而將管材切割為指定長度。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雙紅外開關控制管材切割長度,提高了管材定長切割的靈敏度和可靠性,極大地降低了定長切割誤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塑料管材定長切割控制裝置包括:管材切割機構1、定長軌道2、紅外開關3,管材切割機構1連接著定長軌道2,定長軌道2的兩側各設置一個紅外開關3。
當管材4經管材切割機構1的中間引出到定長軌道2上,管材4的前端進入紅外開關3的光控區時即已達到指定的管材長度,管材4被紅外開關3照射而產生光反射變化傳輸到管材切割機構1的控制系統,管材切割機構1啟動將管材4切斷。紅外開關3屬電子光控開關,不但使用壽命長,而且動作速度快,反應靈敏,不存在磨損,顯著提高了管材4定長切割的靈敏度。
在定長軌道2的兩側各設置一個紅外開關3的目的,是為防止管材4在定長軌道2上延伸時產生側偏而導致定長切割失控,因管材4在定長軌道2上產生側偏會與一側的紅外開關3距離拉大而導致光反射信號減弱,如果只在定長軌道2的一側設置紅外開關時,當減弱的光反射信號不足以觸發管材切割機構1的控制系統時,管材切割機構1就無法正常啟動;而本實用新型是在定長軌道2的兩側各設置一個紅外開關3,則管材4即使產生側偏也能有效受到另一側紅外開關3的光反射控制,從而不會出現因單側紅外開關3的反射信號減弱導致的定長切割失控現象,尤其是對黑色管材其反射強度較弱,若管材產生側偏則更容易導致定長切割失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