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維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汽車維修用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維修是指用一切能夠運用的手段和技術恢復已損壞車輛形態、性能、作用的過程及技術性行為,目前,用于汽車維修的工具多種多樣,其中夾緊裝置必不可少,其在汽車維修過程中用來固定加工對象,使之占有正確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檢測的裝置。現有的夾緊裝置中,例如申請號為201520186625.1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機座,以及設置在機座上的夾頭和螺桿,機座的相鄰的兩側分別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夾口和第二夾口,夾頭的相鄰的兩側分別設置有與第一夾口、第二夾口相匹配的第一夾塊、第二夾塊,該專利雖然能夠同時夾緊兩個部件,但并不能實現快速的夾合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維修用夾緊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維修用夾緊裝置,包括頂架,所述頂架的底端設有承壓板,所述承壓板通過連桿與頂架相連,所述頂架的底端內側設有內適配槽,所述內適配槽的內側活動連接有壓板Ⅰ,所述壓板Ⅰ的頂端左右兩側均設有插桿,所述內適配槽的頂端左右兩側均設有插孔,所述插桿貫穿插孔,所述插孔的底端安裝有端蓋Ⅰ,所述壓板Ⅰ的頂端中心處設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通過轉套與壓板Ⅰ相連,所述驅動桿貫穿頂架,所述驅動桿與頂架的連接處底端設有下螺紋套,所述頂架的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空腔的頂端設有內壓環,所述驅動桿貫穿內壓環,所述內壓環與驅動桿的連接處設有頂螺紋套,所述驅動桿的外壁加工有螺紋,所述螺紋與頂螺紋套和下螺紋套均相匹配,所述內壓環的頂端設有頂端蓋,所述頂端蓋通過固定螺栓與頂架相連,所述驅動桿的頂端設有板頭,所述承壓板的內壁壓合有橡膠墊Ⅰ,所述橡膠墊Ⅰ的內壁貼合有泡沫墊板,所述泡沫墊板的上表面壓合有耐磨損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板頭的頂端套接有扣帽,所述板頭的上表面安裝有第二永磁鐵板,所述扣帽的內壁安裝有第一永磁鐵板,所述第一永磁鐵板與第二永磁鐵板磁性連接,所述扣帽的右側焊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內部右側貫穿連接有第一拉桿,所述第一拉桿的內部右側貫穿連接有第二拉桿,所述第二拉桿的右側焊接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內壓環的外側安裝有壓環Ⅰ。
優選的,所述插孔的內壁安裝有滑套。
優選的,所述耐磨損橡膠墊的內側設有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汽車維修用夾緊裝置,通過頂螺紋套、下螺紋套和內壓環的配合,在驅動桿轉動時,其外壁的螺紋脫離頂螺紋套,在螺紋脫離頂螺紋套后,驅動桿快速下降并在螺紋接觸下螺紋套后停止,減少了轉動驅動桿的時間,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繼續轉動驅動桿,使其在下螺紋套內轉動,在驅動桿外壁的螺紋轉動于下螺紋套持續下降時,轉套帶動壓板Ⅰ下降,對承壓板內側的汽車零件進行微量調整壓合固定,進而實現了對汽車零件的快速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頂螺紋套結構示意圖。
圖中:1、扣帽,2、第一永磁鐵板,3、第二永磁鐵板,4、固定筒,5、第一拉桿,6、第二拉桿,7、把手,8、板頭,9、驅動桿,10、固定螺栓,11、內壓環,12、空腔,13、插孔,14、插桿,15、端蓋Ⅰ,16、內適配槽,17、壓板Ⅰ,18、承壓板,19、橡膠墊Ⅰ,20、頂端蓋,21、螺紋,22、頂架,23、滑套,24、下螺紋套,25、轉套,26、連桿,27、耐磨損橡膠墊,28、通孔,29、泡沫墊板,30、壓環Ⅰ,31、頂螺紋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維修用夾緊裝置,包括頂架22,頂架22的底端設有承壓板18,承壓板18通過連桿26與頂架22相連,連桿26分別與承壓板18和頂架22相焊接,可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焊接不同長度的連桿26,頂架22的底端內側設有內適配槽16,內適配槽16的內側活動連接有壓板Ⅰ17,壓板Ⅰ17的頂端左右兩側均設有插桿14,內適配槽16的頂端左右兩側均設有插孔13,插桿14貫穿插孔13,插孔13的內壁安裝有滑套23,插孔13的底端安裝有端蓋Ⅰ15,在驅動桿9帶動壓板Ⅰ17下壓或上移時,插桿14活動于插孔13內,保證了壓板Ⅰ17下壓或上移的穩定性,壓板Ⅰ17的頂端中心處設有驅動桿9,驅動桿9通過轉套25與壓板Ⅰ17相連,驅動桿9貫穿頂架22,驅動桿9與頂架22的連接處底端設有下螺紋套24,頂架22的內部設有空腔12,空腔12的頂端設有內壓環11,驅動桿9貫穿內壓環11,內壓環11的外側安裝有壓環Ⅰ30,內壓環11與驅動桿9的連接處設有頂螺紋套31,驅動桿9的外壁加工有螺紋21,螺紋21與頂螺紋套31和下螺紋套24均相匹配,使用工具卡接在板頭8上轉動,使驅動桿9轉動于頂架22內,在驅動桿9轉動時,其外壁的螺紋21脫離頂螺紋套31,在螺紋21脫離頂螺紋套31后,驅動桿9快速下降并在螺紋21接觸下螺紋套24后停止,繼續轉動驅動桿9使其在下螺紋套24內轉動,在驅動桿9外壁的螺紋21轉動于下螺紋套24持續下降時,轉套25帶動壓板Ⅰ17下降,對承壓板18內側的汽車零件進行壓合固定,內壓環11的頂端設有頂端蓋20,頂端蓋20通過固定螺栓10與頂架22相連,驅動桿9的頂端設有板頭8,板頭8的頂端套接有扣帽1,板頭8的上表面安裝有第二永磁鐵板3,扣帽1的內壁安裝有第一永磁鐵板2,第一永磁鐵板2與第二永磁鐵板3磁性連接,扣帽1的右側焊接有固定筒4,固定筒4的內部右側貫穿連接有第一拉桿5,第一拉桿5的內部右側貫穿連接有第二拉桿6,第二拉桿6的右側焊接有把手7,扣帽1通過第一永磁鐵板2與第二永磁鐵板3的磁性連接磁性在板頭8上,拉伸出第一拉桿5和第二拉桿6并搖動,提高了轉動驅動桿9的轉動效果,承壓板18的內壁壓合有橡膠墊Ⅰ19,橡膠墊Ⅰ19的內壁貼合有泡沫墊板29,泡沫墊板29的上表面壓合有耐磨損橡膠墊27,耐磨損橡膠墊27的內側設有通孔28,通過設置橡膠墊Ⅰ19和泡沫墊板29防止受壓時汽車部件的外表造成損傷。
將汽車零件放置于承壓板18的內側,將工具卡接在板頭8上轉動,使驅動桿9轉動于頂架22內,在驅動桿9轉動時,其外壁的螺紋21脫離頂螺紋套31,在螺紋21脫離頂螺紋套31后,驅動桿9快速下降并在螺紋21接觸下螺紋套24后停止,繼續轉動驅動桿9,使其在下螺紋套24內轉動,在驅動桿9外壁的螺紋21轉動于下螺紋套24持續下降時,轉套25帶動壓板Ⅰ17下降,對承壓板18內側的汽車零件進行壓合固定,在驅動桿9帶動壓板Ⅰ17下壓或上移時,插桿14活動于插孔13內,保證了壓板Ⅰ17下壓或上移的穩定性,橡膠墊Ⅰ19和泡沫墊板29防止受壓時汽車部件的外表造成損傷。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同軸”、“底部”、“一端”、 “頂部”、“中部”、“另一端”、“上”、“一側”、“頂部”、“內”、“前部”、“中央”、“兩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能夠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 “連接”、“固定”、“旋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能夠是固定連接,也能夠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能夠是機械連接,也能夠是電連接;能夠是直接相連,也能夠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能夠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能夠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能夠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能夠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