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多功能消防呼吸器。
背景技術:
空氣呼吸器系列產品為自給開放式空氣呼吸器,可以使消防人員和搶險救護人員在進行滅火戰斗或搶險救援時防止吸入對人體有害毒氣,煙霧,懸浮于空氣中的有害污染物呼吸器又稱貯氣式防毒面具,有時也稱為消防面具。是一種隔絕式呼吸保護裝備,為進入缺氧,有毒有害氣體環境中工作的使用者提供呼吸保護。正常使用時,呼吸器面罩內的壓力始終略高于外界環境壓力,能有效防止外界有毒,有害氣體侵入面罩內,保障使用者安全。該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消防、石油、化工、冶金、電力、船舶、軍警、公安等行業。符合標準:GA124-2004《正式壓式空氣呼吸器》標準并獲得中國船級社(CCS)船級產品認證證書,儲氣瓶可以選擇3升4.7升6.8升9升碳纖維符合儲氣瓶及6升鋼瓶(船用)配置;呼吸器款式可以選擇經濟標準型和歐版舒適型配置。
目前的空氣呼吸器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便之處,多采用閉式循環,加之吸收二氧化碳過程產生大量熱量,因此呼吸感覺不舒服;使用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因此需要一種高效多功能消防呼吸器,能夠提供多種呼吸方式,簡化使用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多功能消防呼吸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多功能消防呼吸器,包括背板和輸氣面罩,所述背板的上方設置有肩部固定帶,所述背板的下方設有腰部固定帶,所述腰部固定帶上設置有腰部固定帶緊固裝置,所述背板上設置有儲氣瓶,所述儲氣瓶的上設置有儲氣瓶固定帶,所述儲氣瓶的下方設有儲氣瓶閥門,所述儲氣瓶閥門的右側連接有高壓管,所述高壓管的右側設置有減壓器,所述減壓器的上方連接有壓力表,所述輸氣面罩固定安裝在背板的右側,所述背板與輸氣面罩之間通過供氣管連接,所述輸氣面罩上設置有面罩護體,所述面罩護體的左側設有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的內部設有初層過濾,所述初層過濾的右側設有抗微生物過濾層,所述抗微生物過濾層的右側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層,所述活性炭過濾層的右側設有醫用高精過濾層。
優選的,所述儲氣瓶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儲氣瓶均勻設置在背板上。
優選的,所述過濾裝置為圓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儲氣瓶固定帶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儲氣瓶固定帶均勻分布在儲氣瓶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設置有肩部固定帶和腰部固定帶,固定更加牢固,安全性更好;設置有輸氣面罩,且輸氣面罩內部設置有多層過濾層利用處理過的活性碳、催化劑等藥劑,吸附、催化有毒、有害氣體,使之變為無毒、無害氣體,供佩戴者呼吸,使用采用開放式結構,呼出氣體直接排入大氣環境,佩戴者呼吸感覺比較舒暢;設置有儲氣瓶,當外部環境超出輸氣面罩的工作范圍是可以提供有效的氣體供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輸氣面罩結構示意圖。
圖中:1-肩部固定帶;2-儲氣瓶;3-背板;4-儲氣瓶固定帶;5-腰部固定帶;6-高壓管;7-儲氣瓶閥門;8-輸氣面罩;9-供氣管;10-腰部固定帶緊固裝置;11-壓力表;12-減壓器;13-面罩護體;14-醫用高精過濾層;15-過濾裝置;16-初層過濾;17-活性炭過濾層;18-抗微生物過濾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高效多功能消防呼吸器實施例:一種高效多功能消防呼吸器,包括背板3和輸氣面罩8,背板3的上方設置有肩部固定帶1,背板3的下方設有腰部固定帶5,腰部固定帶5上設置有腰部固定帶緊固裝置10,背板3上設置有儲氣瓶2,儲氣瓶2的上設置有儲氣瓶固定帶4,儲氣瓶2的下方設有儲氣瓶閥門7,儲氣瓶閥門7的右側連接有高壓管6,高壓管6的右側設置有減壓器12,減壓器12的上方連接有壓力表11,輸氣面罩8固定安裝在背板3的右側,背板3與輸氣面罩8之間通過供氣管9連接,輸氣面罩8上設置有面罩護體13,面罩護體13的左側設有過濾裝置15,過濾裝置15的內部設有初層過濾16,初層過濾16的右側設有抗微生物過濾層18,抗微生物過濾層18的右側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層17,活性炭過濾層17的右側設有醫用高精過濾層14,儲氣瓶2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儲氣瓶2均勻設置在背板3上,過濾裝置15為圓柱形結構,儲氣瓶固定帶4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儲氣瓶固定帶4均勻分布在儲氣瓶2上。
工作原理;該呼吸器使用時,當有毒、有害氣體的種類不明、濃度過高或超出它的防護范圍時,當環境中氧氣濃度過低時,打開儲氣瓶閥門7,氧氣經輸氧面罩8、供氣管9進入面罩護體13,面罩護體中的過濾層將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其余氣體進入氣囊。另外,氣瓶中貯存的壓縮氧氣經高壓管6、減壓器12進入氣囊,混合成含氧氣體。當佩戴者吸氣時,含氧氣體從輸氧面罩8進入佩戴者的呼吸器官,完成一個呼吸循環。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