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造船行業,尤其涉及一種安全帶掛設裝置及安全帶掛設方法。
背景技術:
1、船舶陽臺區域,若需要對高處(特別是加強板正面)進行涂裝作業,陽臺壁的防護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必須正確掛好安全帶。
2、然而船型的關系,船舶陽臺合適的安全帶掛設點較少。在施工人員離掛設點較遠的情況下,則不得的借助延長繩實現安全帶的掛設。在此種情況下,施工人員發生意外自由下墜過程中所受的沖力較大,且施工人員的安全帶未垂直掛設在作業點正上方,如發生墜落情況會造成人員來回擺動撞擊周邊物體,增大墜落后受傷害的程度。
3、因此,亟需一種安全帶掛設裝置及安全帶掛設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帶掛設裝置及安全帶掛設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安全帶在掛設時受現有安全帶掛設點位置的影響而需要借助延長繩增加施工人員意外下墜時的下墜距離,以及在發生墜落時會來回擺動的技術問題,實現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性的技術效果。
2、如上構思,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安全帶掛設裝置,包括:
4、掛設組件,間隔設置有兩個,每個所述掛設組件均包括掛鉤,所述掛鉤包括相連的卡接件和鉤掛件,所述卡接件被配置為可拆卸連接于船舶的固定梁;
5、第一安全繩,兩個所述掛設組件的掛鉤的鉤掛件之間通過所述第一安全繩連接;
6、安全帶包括穿戴部以及連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第一防護繩和第二防護繩,所述第一防護繩的端部連接有第一掛環,所述第二防護繩的端部連接有第二掛環;所述第一掛環鉤掛于任一所述鉤掛件,所述第二掛環沿所述第一安全繩可移動地鉤掛于所述第一安全繩。
7、一種安全帶掛設裝置,包括:
8、掛設組件,間隔設置有兩個,每個所述掛設組件均包括第二安全繩以及間隔設置的兩個掛鉤;所述掛鉤包括相連的卡接件和鉤掛件,所述卡接件被配置為可拆卸連接于船舶的固定梁,所述第二安全繩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兩個所述掛鉤的鉤掛件;
9、第三安全繩,其一端連接于其中一個所述掛設組件的第二安全繩,另一端連接于另一個所述掛設組件的第二安全繩;
10、安全帶包括穿戴部以及連接于所述穿戴部上的第一防護繩和第二防護繩,所述第一防護繩的端部連接有第一掛環,所述第二防護繩的端部連接有第二掛環,所述第一掛環鉤掛于任一所述第二安全繩,所述第二掛環沿所述第三安全繩可移動地鉤掛于所述第三安全繩。
11、可選地,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平行設置,所述第二板連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且與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圍設形成卡槽,所述卡接件能通過所述卡槽卡接于所述固定梁,并通過鎖定件與所述固定梁固定;所述第四板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三板遠離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且向背離所述第一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板上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鉤掛件穿設連接于所述連接孔內。
12、可選地,所述鉤掛件包括鉤本體和連接桿;
13、所述鉤本體呈u型且兩端均開設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連接桿穿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連接孔并與所述第二孔螺紋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所述連接孔轉動配合。
14、可選地,所述第一板上開設有第三孔,所述鎖定件螺紋旋擰于所述第三孔并能夠頂緊所述固定梁。
15、可選地,所述第一板與所述固定梁接觸的一側、以及所述第三板與所述固定梁接觸的一側均設置有第一彈性墊片;
16、和/或,所述鎖定件與所述固定梁抵接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彈性墊片。
17、可選地,所述第一彈性墊片的至少一側設置有第一防滑結構。
18、可選地,所述第二彈性墊片的面向所述固定梁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防滑結構。
19、可選地,所述連接孔內設置有彈性墊圈,所述連接桿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彈性墊圈內。
2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安全帶掛設方法,采用上述安全帶掛設裝置,所述安全帶掛設方法包括:
21、根據待施工區域確定兩個所述掛設組件的安裝位置;其中,兩個所述掛設組件的安裝位置之間的間距大于所述待施工區域沿兩個所述掛設組件排布方向的尺寸;
22、根據所述安裝位置將所述掛鉤安裝在船舶的固定梁上。
2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24、本發明提供的安全帶掛設裝置,通過間隔設置兩個掛設組件和連接兩個掛設組件的第一安全繩,每個掛設組件均包括卡接件和鉤掛件,卡接件可拆卸地連接于船舶的固定梁,安全帶上的第一掛環鉤掛于任一鉤掛件,第二掛環沿第一安全繩可移動地鉤掛于第一安全繩。如此設置可以不受船舶現有掛設點位置的限制,能夠在施工位置附近自行增設安全帶掛設點,盡量避免延長繩的使用,減少作業人員自由墜落的距離;安全帶的第一掛環連接于其中一個鉤掛件,第二掛環可移動連接于第一安全繩,使得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移動時,安全帶的第二掛環能夠隨著作業人員一同移動,保證第二掛環始終位于作業點的上方,避免作業人員墜落的瞬間來回擺動撞擊周邊物體。
25、本發明提供的另一種安全帶掛設裝置,通過設置兩個掛設組件,每個掛設組件均包括兩個掛鉤以及兩端分別連接于兩個掛鉤的第二安全繩,并在兩個掛設組件的第二安全繩之間設置第三安全繩,安全帶的第一掛環鉤掛于任一第二安全繩,第二掛環沿第三安全繩可移動地鉤掛于第三安全繩。如此設置可以不受船舶現有掛設點位置的限制,能夠在施工位置附近自行增設安全帶掛設點,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作業人員的移動距離,盡一步減少延長繩的使用,減少作業人員自由墜落的距離;安全帶的第一掛環連接于其中一個第二安全繩,第二掛環可移動連接于第三安全繩,使得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移動時,安全帶的第二掛環能夠隨著作業人員一同移動,保證第二掛環始終位于作業點的上方,避免作業人員墜落的瞬間來回擺動撞擊周邊物體。
26、本發明提供的安全帶掛設方法,能夠根據待施工區域自行增設安全帶掛設點就近掛設安全帶,盡量避免延長繩的使用,使安全帶正常發揮防墜及緩沖功能的同時,還可以保證作業人員在作業時,至少有一條安全帶垂直掛設在作業點上方,避免作業人員墜落的瞬間來回擺動撞擊周邊物體。
1.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111)包括第一板(1111)、第二板(1112)、第三板(1113)和第四板(1114);所述第一板(1111)和所述第三板(1113)平行設置,所述第二板(1112)連接所述第一板(1111)和所述第三板(1113)的一端,且與所述第一板(1111)和所述第三板(1113)圍設形成卡槽(1115),所述卡接件(111)能通過所述卡槽(1115)卡接于所述固定梁(2),并通過鎖定件(113)與所述固定梁(2)固定;所述第四板(1114)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三板(1113)遠離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且向背離所述第一板(111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板(1114)上開設有連接孔(11141),所述鉤掛件(112)穿設連接于所述連接孔(11141)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鉤掛件(112)包括鉤本體(1121)和連接桿(1122);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11)上開設有第三孔(11111),所述鎖定件(113)螺紋旋擰于所述第三孔(11111)并能夠頂緊所述固定梁(2)。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11)與所述固定梁(2)接觸的一側、以及所述第三板(1113)與所述固定梁(2)接觸的一側均設置有第一彈性墊片(7);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墊片(7)的至少一側設置有第一防滑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墊片面向所述固定梁(2)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防滑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11141)內設置有彈性墊圈(8),所述連接桿(1122)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彈性墊圈(8)內。
10.安全帶掛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安全帶掛設裝置,所述安全帶掛設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