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抗菌錦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步驟為:
(1)取飯麥石放入煅燒爐中,設定溫度為300~400℃,煅燒1~2h,隨爐冷卻至室溫,收集煅燒后的飯麥石放入球磨機中,按球料比7:1,加入直徑為50mm鋼球,以200r/min球磨40~50min,過200目篩,將過篩顆粒與質量分數20%磷酸溶液按質量1:3,放入容器中靜置10~15min;
(2)在上述靜置結束后,分別向容器中加入上述煅燒后飯麥石質量2~4%的烷基多苷及上述煅燒后飯麥石質量1~3%的乙酰水楊酸,將容器置于超聲震蕩器中,設定頻率為1.0~1.5MHz,振蕩1~2h,隨后進行過濾,將濾渣放入風干機中風干,再放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過200目篩,得抗菌劑基料;
(3)按重量份數計,取80~95份蒸餾水、23~25份四季青、18~21份金銀花、13~16份蒲公英及7~9份黃柏,放入蒸煮鍋中,設定溫度為90~95℃,蒸煮9~12h,隨后趁熱過濾,收集濾液,將上述抗菌劑基料與其質量70~90%的濾液混合均勻,在45℃下靜置4~5h,再進行過濾,收集濾渣并風干,得抗菌劑;
(4)按重量份數計,取40~50份錦綸切片、7~9份上述抗菌劑、6~9份聚氨酯、4~7份二氧化硅及5~7份對苯二胺,混合均勻放入雙螺桿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收集顆粒,再放入紡絲機中,設定溫度為270~290℃,紡速為900~920m/min,隨后放入牽引機中,設定牽引倍數為3.0~3.5倍,錠速為1000~1100m/min,即可得抗菌錦綸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