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捻線或并捻機(cabling machine)的外部紗線制動器、一種具有外部紗線制動器的捻線或并捻機以及用于操作這種捻線或并捻機的方法。
背景技術:
具有外部紗線制動器的捻線或并捻機已經以不同實施方式被已知且記載了相當長的時間。這樣的外部紗線制動器常設置在喂給筒子的下游,從而在紗線退繞方向上供應一外部紗線,并且被設計用于對從喂給筒子退繞出來的紗線施加規定的紗線張力。該捻線機和并捻機例如已經從文獻DE4121913A1和EP0534287A1已知。在這種機器中,外部制動器設置在一錠子的高度處,其中,被制動的紗線借助偏轉輥被引導進入錠子。
例如,圖1所示表明了在現有技術已知的并捻機中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的進一步的布置,例如,從DE102007043352A1已知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被可樞轉的筒子架2靠近喂給筒子4地保持在并捻工作站5上方,以便以規定的方式張緊來自筒子架2的紗線6,并且允許紗線在拉伸的方式下運行,而并不進一步偏轉進入紗線引導通道10的自由端部8。紗線引導通道10允許受控制地并且不受阻礙地在并捻機工作站5的外部區域(直至設置在并捻工作站5下方的并捻錠子12的紗線輸入部)周圍引導紗線6。紗線6可以手動地或者借助相應的穿紗輔助裝置,例如長的合成材料絲,被穿入外部紗線制動器1。為此,筒子架2應為向下樞轉。在紗線引導通道10中,紗線6借助臨近紗線引導通道10設置的氣動穿紗裝置11被穿入。另外,所示布置表明,在基于結構的高度設定或調整外部紗線制動器1的制動行為的情況下,筒子架2必須向下樞轉幾次。通常來說,這也改變了紗線路徑,使得紗線的偏轉角度和相應的紗線的儲存以及紗線張力也隨之變化。結果,筒子架2必須再次向上樞轉以檢查存儲。
這些已知的設置具有共同的事實是,在紗線斷裂的情況下,外部紗線會被牽引離開錠子區域,進入緊鄰的工作位的區域,并因此引起進一步的擾亂,例如,所謂的連續斷裂。
技術實現要素:
從現有技術出發,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個改進的捻線或并捻機,通過其尤其可以減少、優選避免在斷線情況下紗線被拉出的風險,并且另外,穿紗過程和優選的外部紗線制動器的制動行為的設定或者調整可以優選被簡化。特別是,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個適用于此目的的外部紗線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通過具有本發明第一方面的技術特征的外部紗線制動器可以實現此目的。
所提出的外部紗線制動器被設計用于具有至少一個工作站的捻線或并捻機,其中工作站包括一個用于保持至少一個喂給筒子的筒子架、用于使從喂給筒子退繞出的紗線圍繞配屬于錠子的筒子罐旋轉的錠子,以及紗線引導通道,用于引導將經由紗線引導通道的自由端部接收的紗線引導至錠子。根據該機器的設計,錠子可以是捻線錠子或并捻的錠子。紗線引導通道的自由端部優選包括在筒子架的方向上構成的紗線輸入開口,以便接收退繞紗線,在捻線或并捻工作站的外部,而不需要插接的偏轉機構。外部紗線制動器可以在退繞紗線的紗線運行方向上被設置在喂給筒子和紗線引導通道之間,以便引導通過退繞紗線,并且外部紗線制動器包括用于運行紗線運動的限定制動的夾緊部。
被提出的外部紗線制動器的特征在于,外部紗線制動器可以被聯接至紗線引導通道的自由端部,以便形成用于紗線引導通道的紗線輸入部。結果,在外部紗線制動器的輸出部與紗線引導通道的輸入開口之間可以省去常見的自由空間,從而使得從外部紗線制動器出來的紗線能直接地進入紗線引導通道的自由端部。相應地,在進入外部紗線制動器之后,紗線可以被無縫地引導至并捻錠子,其中紗線引導通道優選地構造成具有至少一個偏轉部分,以實現為此所需的目的所需的紗線偏轉。在紗線斷裂情況下,可以減少從錠子區域拉出的紗線的紗線端部飄散的風險,并且理想情況下通過將紗線保持在外部紗線制動器的夾緊部中來避免。另外,紗線可以在一個步驟中穿過外部紗線制動器、紗線引導通道和錠子,從而縮短穿紗過程。另外,基于新的紗線的外部紗線制動器的制動行為的設定或者相應調整可以以簡化方式執行,而不需要多次樞轉筒子架,從而使得另外,紗線的儲存能在同一時間被觀察到,其對應于在生產過程中的真正儲存。就此而言,新值的設定或轉換也能在較短時間內執行,在全部外部紗線制動器上或者更具體地在機器的全部外部紗線制動器上。
根據一優選實施例,外部紗線制動器能固定地定位在紗線引導通道的自由端部上,并且通過進一步優選地固定至自由端部。定位或固定可以通過保持裝置來進行。例如,可以提供聯接至或能夠被聯接至外部紗線制動器的保持件,其能被固定至捻線或并捻機上。
可選擇地或替代地,定位或固定可以借助其他緊固裝置來實現,該其他緊固裝置構成有外部紗線制動器。例如,根據進一步優選實施方式,外部紗線制動器可以包括能被插接、卡合或者旋轉至自由端部之內或之上的紗線輸出部,進一步優選是通過插接密封環,例如是一個O形環。密封圈的插接有助于避免外部空氣流的泄露或者供給,并且具有關于誤差補償的有利效果。在不同的或者附加的方式下,可以通過壓緊座使紗線輸出部與自由端部相聯接。可選地或替代地,紗線輸出部可經由卡合連接被連接至自由端部??蛇x地或替代地,紗線輸出部經由螺紋連接被連接至自由端部。
根據優選實施方式,紗線輸出部能包括一個肩部,其中該肩部在紗線運行方向上設置在紗線輸出部的上游,并且紗線輸出部構造成用于插入自由端部或者放置到自由端部上。在外部紗線制動器的組裝情況下,肩部可以優選地設置在自由端部上。肩部可以相應限定一止動件,用于外部紗線制動器在自由端部上的安裝,這樣外部紗線制動器可更加簡單、可靠并且快速地與自由端部聯接。
另外,在備選或者附加的優選的方式中,從肩部或者另一外部肩部延伸的突出部能夠平行于紗線輸出部突出,其構成氣動連接,用于以氣動方式釋放外部紗線制動器或者更具體地以氣動方式釋放夾緊部。相應地,外部紗線制動器能構成為具有在徑向上減少的結構體積。
進一步優選地,在突出部或氣動連接部與紗線輸出部之間相應具體設置一個中間空間,并且該中間空間被構造用于固定容納自由端部的管壁部分,而不阻礙氣動連接部的連接可能性。該固定容納可以例如通過夾緊和/或者卡合連接來執行。首先,必須如此具體設置中間空間,即在紗線輸出部、突出部和插入管壁部分之間實現夾緊效果。然后,突出部可以包括卡合連接機構,其可以被有效連接至具有配對卡合連接機構的自由端部。可選地或者替代地,固定容納可以優選地通過提供在外部紗線制動器與自由端部的相對接觸表面之間的粘合表面來實現。作為另一備選方案,也可想象到突出部上或氣動連接上或與其對置的紗線輸出部上的螺紋部分,用于將外部紗線制動器固定到自由端部上。因此,可以實現突出部或氣動連接的功能性結合,由此可使外部紗線制動器的構造進一步簡化。
根據一優選實施方式,在紗線運行方向上設置在夾緊部分的下游的外部紗線制動器的紗線通道部包括用于與自由端部的相關配對接觸部分接觸的接觸部分,其中該接觸部分至少部分地圍繞具有一開口寬度的紗線輸出開口,該開口寬度大于或等于被配對接觸部分圍繞的紗線輸入開口的開口寬度,該紗線輸入開口在紗線運行方向上與紗線輸出開口鄰接。接觸部分在進一步的優選方式中是如上所述的肩部,在外部紗線制動器的安裝過程中,該肩部作為用于外部紗線制動器和自由端部之間的相對運動的止動件。外部紗線制動器的紗線通道部優選近似或完全地在紗線運行方向上無縫過渡,并且因此無干擾地過渡至自由端部中。由此,紗線特性的破壞(例如因在過渡區域中紗線與突出邊緣或點的摩擦引起)可以被減少。
通過進一步優選,紗線輸出開口限定在紗線運行方向上形成的噴嘴的紗線輸入部、紗線通道或紗線輸出部,該噴嘴在外部紗線制動器至自由端部的過渡區域中相應地由外部紗線制動器的紗線通道部和/或自由端部的紗線通道部構成。借助該噴嘴,可以改善外部紗線制動器至自由端部的過渡區域的抽吸效果,由此經由外部紗線制動器和紗線引導通道穿引進入到錠子的外部區域的穿紗可被更為可靠地執行。紗線輸出口的開口寬度由于鄰接紗線輸入開口的設置而稍大于紗線輸入開口的開口寬度,其中,開口寬度的大小按以下的方式來調整,即外部紗線制動器的紗線通道部能近似地或以理想方式無縫地過渡至自由端部的紗線通道部中。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紗線制動部分包括安裝在上制動表面和下制動表面之間的制動元件,該制動元件能氣動地移動到穿紗位置中,以穿引退繞的紗線,其中至少一個制動表面被整合到以能軸向移位的方式安裝的活塞,至少一個彈簧元件的偏壓作用于該活塞上,從而確定一制動力。由此,可實現彈簧元件的可變偏壓并由此實現在制動表面上的制動元件的接觸壓力。制動元件的氣動運動也可以實現紗線的簡易穿紗。
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上制動表面整合到上部活塞中,其實施為以可軸向移位的方式安裝的活塞,使得所述上部活塞能夠帶有間隙地在外部紗線制動器的殼體內被引導,因此必要時,上部活塞可以脫出至某位置,在該位置中上部活塞的中心縱軸線與殼體的中心縱軸線形成一角度。外部紗線制動器相應地具有例如在文獻DE102009058979A1中已知的殼體內部設計,該設計至今僅在倍捻機中用于罐式紗線制動器,其設置在錠子的中空軸的區域中。由此,其他已知的用于外部紗線制動器的實施例也能用于并捻或捻線的過程。
優選,根據另一實施方式的外部紗線制動器具有與文獻DE102009058979A1所描述的其中一個改進實施方式對應的設計。因此,該外部紗線制動器也具有相應優點。例如,在發生紗線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在上部活塞中心縱軸線和紗線制動器殼體的中心縱軸線之間調整的角度能達到100度。另外,上部活塞可以優選地包括一個圓盤形的下部引導肩,其直徑小于在引導肩的操作區域的殼體的內直徑。在一有利實施方式中,圓盤形下部引導肩可以包括呈凸狀彎曲的周向引導面。
在一優選方式中,上部活塞可以通過前后設置的兩個彈簧元件來施力,每個彈簧元件包括不同的彈簧特性,其中,它們的偏壓優選能通過旋轉安裝的夾持裝置以限定的方式調整。
另外,下制動表面(制動元件被壓緊到其上)可以優選被整合在下部活塞中,該下部活塞通過彈簧元件施力地定位在操作位置中,并且能以氣動方式下降到穿紗位置中,從而用于新紗線的穿入。為此例如可以通過相應的有效連接來提供氣動連接。
另外,優選地提出,在制動元件區域中設置有在軸向上受限運動地安裝的支撐元件,在工作站操作期間,該支撐元件通過下部活塞定位在靜止位置,并且在降低下部活塞時滑入其穿紗位置進入中間位置,在該位置中制動元件偏心定位。為了引導制動元件,支撐元件優選進一步包括斜面,該斜面確保制動元件的偏心定位。由此,優選通過設置在下部活塞中的保持容器來規定偏心位置。
作為一替代方式,支撐元件可以被安裝在殼體上,優選安裝在制動元件的區域中,在下部活塞下降到其穿紗位置中的過程中,制動元件被布置在該支撐元件上。就此而言,支撐元件優選地如此構造,使得即使在制動元件就位情況下,在支撐元件和制動元件之間也存在足夠的空間,因此,在這種實施方式下,也保證了新紗線能毫不費力地就可以穿引。
另外,以優選方式,可以設置成構造為球式制動器的制動元件和/或多個制動元件由硬化鋼制成,或者球式制動器和/或制動表面由陶瓷氧化物材料制成。
作為上述外部紗線制動器的一種備選方案,優選地作為可以氣動方式穿紗的球式紗線制動器構成和使用的外部紗線制動器也能基于氣動穿紗膠囊紗線制動器的原則,與球式紗線制動器的不同的是,包括膠囊制動器來代替球式制動器作為制動元件的。作為進一步選擇,例如可以使用常見的可氣動穿紗的膠囊紗線制動器,以上述方式和方法調整紗線輸出部,用于與紗線引導通道的自由端部直接聯接。作為備選,例如,相應修改的適配器可以用于聯接常見的罐式紗線制動器。
根據本發明的改進方面,通過具有本發明第九方面描述的特征的捻線或并捻機來完成上述目的。捻線或并捻機也可理解為包括這樣的組合機器,其包括捻線或并捻功能。例如,該組合機器可以是能被選擇使用的倍捻和并捻機。
捻線或并捻機包括至少一個工作站,該工作站包括用于保持至少一個喂給筒子的筒子架、用于使從喂給筒子退繞出的紗線圍繞與并捻錠子相關聯的筒子罐旋轉的并捻錠子、用于將從喂給筒子退繞的紗線引導至并捻錠子的紗線引導通道,其中紗線引導通道包括用于接收退繞紗線的、設置在筒子罐外側的自由端部。捻線或并捻機的特征在于,工作站包括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中的任一個所述的外部紗線制動器,其中,該外部紗線制動器與自由端部聯接,以構成用于紗線引導通道的紗線輸入部。相應地,上述優點或者從優選實施例中各自引出的優點,可以在相應方式下實現。
優選的是,預制動器設置在喂給筒子和外部紗線制動器之間,以便拉伸朝向外部紗線制動器延伸的紗線。預制動器的實施方式從現有技術可以獲知,不屬于本發明的核心內容。在這樣的預制動器情況下,紗線可以不需要輔助工具就被穿引。借助根據優選實施方式的這種預制動器的設置,紗線可以被保持拉伸,并且有利地以相應的方式引入到外部紗線制動器和紗線引導通道中。
可選地或者替代地,穿紗裝置靠近外部紗線制動器設置,用于將外部紗線穿引到外部紗線制動器中。穿紗裝置可以例如是常見的與真空壓力供給裝置聯接的曲桿,紗線引導通道與其相連,以便通過如此啟動曲桿在紗線引導通道中形成抽吸流,即能經由外部紗線制動器被吸入的紗線在用于進一步處理的錠子的區域中被吹走。同時可以通過操作曲桿來提供空氣供給,借此實現外部紗線制動器的活塞下降到穿紗位置中。借助該穿紗裝置,可以可在一個操作步驟下實現外部紗線穿引到外部紗線制動器中、紗線引導通道中以及錠子中,減少了工作量。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具有根據本發明第十一方面特征的方法可以實現上述目的。
該方法適用于操作具有至少一個工作站的常見構造的捻線或并捻機,工作站包括用于保持至少一個喂給筒子的筒子架、用于使從喂給筒子退繞出的紗線圍繞與并捻錠子相關聯的筒子罐旋轉的并捻錠子,以及用于將從喂給筒子退繞出的紗線引導至并捻錠子的紗線引導通道。該方法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紗線制動步驟,即借助構成紗線引導管的紗線輸入部的紗線制動器進行紗線制動。外部紗線制動器可以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中的一個實施方式。
借助這樣的外部紗線制動器,在外部紗線噴射過程中,也可以實現外部紗線制動器的自身清潔效果。
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征和優點,基于充分展示本發明細節的附圖和視圖和專利權利要求,以本發明的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在下面介紹中詳述。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單個特征能夠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實現,在各種情況下通過它們自身或者以任意組合實現。
附圖說明
基于附圖,下文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
附圖中:
圖1示出了之前已知的捻線或并捻機中的工作站的側視圖;
圖2示出了根據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外部紗線制動器的正視圖;
圖3示出了圖2所示的外部紗線制動器的沿剖切線III-III的剖視圖;
圖4示出了圖2和圖3所示的外部紗線制動器在裝配情況下的側視圖;
圖5示出了圖4所示外部紗線制動器的局部剖視圖;以及
圖6示出了根據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捻線或并捻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的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的下述說明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用于在各附圖中所示出的元件,這些元件以相似的方式運行,其中,這些元件的說明不作重復。
圖1示出了在引言部分描述的先前已知的捻線或并捻機的工作站的側視圖。
圖2和圖3示出了,根據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4正視圖和沿剖切線III-III的剖視圖。外部紗線制動器14以與前述文獻DE102009058979A1中已知的罐式紗線制動器相似的方式構成。
外部紗線制動器14包括管狀殼體16,該殼體在紗線輸入端具有卡合連接(未詳細示出),并且在紗線輸出端具有一個內螺紋(未示出更詳細的細節)。在設置于上端處的卡合連接上,蓋17被鎖合到殼體16內,該蓋一方面引導可旋轉的紗線入口管15,該紗線入口管與設置在蓋17內的、通過壓縮彈簧元件19被彈簧加載的刻度元件18聯接。在刻度元件18的接觸表面的區域中,蓋17包括窗20,通過該窗可以讀取印在刻度元件18相應位置上的刻度值。在替代方式中(未示出),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蓋17可以被旋擰至殼體16中。
第一個彈簧元件19對構造為套筒的、在蓋17的內壁上被引導并且連接至紗線入口管15的反向支承元件21施加作用,該反向支承元件21可以占據以螺旋方式設置的大量的卡合位置。為此,蓋17包括內部固定凸輪23,該內部固定凸輪在卡合位置,在反向支承元件21的外表面,與以螺旋方式設置的凸起22在每一個情況下接合。
通過拉動和同時轉動紗線入口管15,凸起22中的一個以螺旋的方式與凸輪23相接觸,以便以限定方式設定反向支承元件21在殼體16中的軸向位置。因為反向支承元件21的軸向位置表示了第二壓縮彈簧元件24的偏壓,因此外部紗線制動器14的制動力可以通過紗線入口管15連同反向支承元件21作為夾緊裝置以限定方式進行調整,并且借助相應刻度值通過窗20顯示。
設置在殼體16中的上部活塞25(與紗線入口管15的內端相聯接)經由上引導肩和下引導肩26、27以已知的方式安裝,其中,第二壓縮彈簧元件24被支撐在下引導肩27上。上部活塞25在上引導肩26的區域中,也在下引導肩27的區域中,以一間隙安裝。
另外,由耐磨材料(例如硬化鋼或者氧化陶瓷材料)制成的環形插件被附接在上部活塞25上,該插件與制動元件29(優選是球式制動器)相結合,形成上制動表面28。
球式制動器29(優選也由耐磨材料制成)通過上述壓縮彈簧元件19、24的彈簧力以彈簧加載方式布置在下制動表面30上。與上制動表面28一樣,下制動表面30也優選構造為環形插件,并且由硬化鋼或者氧化陶瓷材料制成。下制動表面30相應設置在下部活塞31中,該下部活塞以通過第三壓縮彈簧元件33彈簧加載的方式定位。
第三壓縮彈簧元件33在背對下制動表面30的一側支撐在中間插件34上,其固定在下部蓋35的端部區域36中,下部蓋35被裝入殼體16的下部內螺紋中,借助插入止動環37被固定。在止動環37和中間插件34之間具有密封桿38。下部蓋35具有針對性控制的氣缸39,該氣缸與具有密封件40的下部蓋35的內壁相接觸,并且通過與氣動連接部41的有效連接進行聯接,用于通過提供壓縮空氣進行氣缸39操作??商鎿Q地,根據未圖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在氣動連接部41和氣缸39之間實現有效連接,使得氣缸39可通過經由氣動連接部41提供真空壓力進行移動。
氣動連接部41整合到下部蓋35中,并且從平行于外部紗線制動器14的紗線引導軸線A(與沿紗線引導軸線A延伸的紗線輸出部43有一定距離)的肩部表面部分42突出。根據未圖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由此位于中間的中間空間44被構造成這樣的方式,即如圖1示例所示的紗線引導通道10的自由端部8的管壁端部優選以夾緊方式被容納,其中,紗線輸出部43被插入或塞入紗線引導通道10的中空軸中。因此,外部紗線制動器14可不用費力地定位在自由端部8上并且固定于其上。
圖4示出了在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一種裝配條件下,圖2和圖3所示外部紗線制動器14的側視圖,其中,紗線輸出部43容納如圖1示例所示的并捻機的紗線引導通道10的自由端部8。就此而言,外部紗線制動器14安裝在紗線引導通道10的自由端部8上。外部紗線制動器14的殼體16被保持件50框住。該保持件50至少經由構造為插槽和鍵連接的卡合裝置以旋轉固定方式固定至外部紗線制動器14上。為此,接合在形成有保持件50的槽中的彈簧設置在殼體16外側上,保持件包括一止動件,彈簧在該止動件上在紗線運行方向上被支撐。借助保持件50,外部紗線制動器14可(在紗線6的紗線運行方向上以抗加捻和防滑的方式)附接到捻線或并捻機的組件上。根據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借助緊固螺釘51執行該附接。其他常見的力配合或形狀配合方式也可作為選項。
圖5示出了在圖4中所示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4的部分剖視圖(在紗線輸出部43和紗線引導通道10的自由端部8的聯接區域中)。紗線輸出部43布置在自由端部8上,其包括插入外周上的環形槽9中的密封環7,以便封閉在紗線輸出部43和自由端部8之間的接觸表面。相應地,可以可靠地避免外部空氣泄露或者供應。另外,能夠以簡化的方式實現外部紗線制動器14和紗線引導通道10之間的公差補償。
紗線輸出部43的紗線通道部45和自由端部8的紗線通道部13以下述方式構造,即在外部紗線制動器14的安裝情況下,它們形成在紗線運行方向作用的噴嘴。為此,相應的紗線通道部13、45在紗線運行方向上以橫截面逐漸變小的方式構成,其中,紗線通道部45包括具有一開口寬度的紗線出口開口47,該開口寬度大約等同于自由端部8的紗線通道部13的相鄰紗線入口開口49的開口寬度。相應的紗線出口開口47和紗線入口開口49被接觸部分46或者相應的配對接觸部分48(它們二者在如圖所示的安裝情況下彼此接觸)來包圍。紗線通道部45和紗線通道部13因此以無縫且無凸肩的方式并合在一起。形成的噴嘴有利于在紗線引導通道10和外部紗線制動器14中作用的抽吸流的實現,以用于紗線6的吸入或者穿紗。
根據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圖2至圖5所示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4能因此在現有的捻線或并捻機中有利地安裝,如圖1示例方式所示,而對機器沒有實質性改變,或者對后者相應的調整。在裝配條件下,外部紗線制動器14形成用于紗線引導通道的紗線輸入部,從而能夠無需轉換地引導紗線,也就是說,沒有經過開放分區,進入紗線引導通道并到達錠子。另外,可能的是,由此省去筒子架2中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代替常規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可安裝花費低廉的預制動器,以便以拉伸的方式將紗線6引入可以被裝配在紗線引導通道10上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4中。因此,不僅新的捻線機和并捻機能裝配有如上所述的外部紗線制動器14,而且已使用的紡織機也可不費力地裝配這樣一個外部紗線制動器。
圖6示出了根據優選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用于捻線或并捻機操作的方法100的流程圖。捻線或并捻機可以像如圖1所示的機器,配設有上述外部紗線制動器14。該方法包括方法步驟110,即通過構造為紗線引導通道的紗線輸入部的紗線制動器14進行紗線制動。相應地,在從喂給筒子退繞的外部紗線發生紗線斷裂的情況下,例如,在氣圈區域中,可以可靠地阻止外部紗線被從紗線引導通道和錠子區域拉出,以及飄散到臨近區域中。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外部紗線制動器確保夾持住從外部紗線制動器拉出的外部紗線。
附圖中所描述和示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僅借助示例選取。不同示例性實施方式可以以其全部或者涉及獨立特征地彼此結合。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也能通過另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特征進行增補。
如果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包括第一技術特征和第二技術特征之間的“和/或”關聯,這可解讀為下述方式,即根據一種實施方式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既包括第一技術特征也包括第二技術特征,并且根據另一實施方式,要么僅包括第一技術特征,要么僅包括第二技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