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抗菌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計百分比的纖維混紡而成,45~60%的菠蘿葉纖維、40~50%的長絨棉、5~15%的氨綸,包括以下步驟:
將菠蘿葉纖維、長絨棉混合在開清工序中制成第一棉卷,第一棉卷經過梳棉工序制成第一生條,第一生條定量為15~17g/5m,氨綸經過開梳棉聯合機制成第二生條,第二生條定量為15~17g/5m;
將所述第一生條、第二生條經并條工序制成熟條;
將所述熟條依次經粗紗工序、細紗工序制得抗菌紗線;所述長絨棉纖維長度大于35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菠蘿葉纖維在混合前進性預處理:取菠蘿葉纖維重量0.5~1.5%的果膠酶、與菠蘿葉纖維投入容器中,加水至足以覆蓋所述菠蘿葉纖維,并用ph調節劑調節到pH5~6,在溫度60~65℃下浸泡40~50分鐘,后將菠蘿葉纖維放在70~80℃水中、25KHz超聲波下清洗30~40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菠蘿葉纖維在混合前進性預處理還包括:超聲波清洗完的所述菠蘿葉纖維保持回潮率為10%以上,對菠蘿葉纖維噴灑所述菠蘿葉纖維0.3~0.5%的和毛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開清工序中在50%的濕度下進行,所述第一棉卷長度為15~16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棉卷經過梳棉工序制成第一生條,包括:梳棉工序中相對濕度為60%,所述梳理機中的刺輥轉速為700~750r/min;所述梳理機中的錫林轉速為300r/min;所述錫林與所述刺輥表面的線速度之比為1.4∶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第一生條、第二生條經并條工序制成熟條:在相對濕度為70%下進行;所述并條工序包括3~5道混并條工序,并條車速為 150~200m/min,第一混并條工序的并和牽伸倍數分別為 1.5~2倍,第二~五混并條工序的并和牽伸倍數分別為 2~8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對濕度為80%進行粗紗工序、細紗工序。
8.一種抗菌紗線,其特征在于:菠蘿葉纖維按重量計百分比大于45%,線密度為200~300 dtex,公定回潮率9~13%,斷裂強力30~100CN/tex,斷裂伸長率大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