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工業機械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面鋼領。
背景技術:
鋼領是環錠細紗機對紗線進行加捻和卷繞的關鍵元件之一,對高速紡紗生產和產品質量有很大影響。它既是鋼絲圈作圓周運轉的軌道,又是錠子和導紗鉤中心的基準。它與高速運轉的鋼絲圈組成一對摩擦副,其工作條件比較惡劣,容易磨損、更換比較頻繁、消耗量很大。同時,鋼領在環錠紡中所起的作用舉足輕重,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著成紗毛羽,細紗斷頭等紡紗質量以及紡紗效率。
現有的鋼領本體直接裸露在外,不僅極易發生腐蝕,而且耐磨性差,使鋼領的使用壽命縮短,成紗質量低。而且,現有的鋼領多為單面鋼領,使用周期短,更換頻繁,器材消耗多,企業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材料利用率高、使用壽命長和成紗質量好的雙面鋼領。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雙面鋼領,包括軸承鋼鋼領本體,軸承鋼鋼領本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環形軌道、連接部和第二環形軌道,第二環形軌道上套設有卡圈,第一環形軌道和第二環形軌道的表面均勻覆蓋有阻燃層,阻燃層的表面均勻覆蓋有耐磨層。
所述的第一環形軌道的頂面為平面結構,第一環形軌道的兩側為向內凹的弧形結構。
所述的第二環形軌道的頂面為平面結構,第二環形軌道的兩側為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或第二環形軌道的截面為錐面結構。
所述的第一環形軌道、連接部和第二環形軌道為一體。
所述的卡圈為鋼制彈性卡圈,卡圈與第二環形軌道可拆卸連接。
所述的耐磨層為納米金剛石層,納米金剛石層的厚度為0.02mm至0.06mm。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積極效果:軸承鋼鋼領本體的設置可提高鋼領的硬度,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的特點,第一環形軌道和第二環形軌道的設置可使鋼領使用壽命比傳統單面鋼領提高一倍,提高細紗生產質量,阻燃層的設置可防止因鋼絲圈高速旋轉造成鋼領溫度過高,影響成紗質量,耐磨層的設置可提高鋼領的耐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第一環形軌道和第二環形軌道的兩側為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的設置可為鋼絲圈提供運動軌道,并將鋼絲圈穩定地卡設在軌道上;卡圈與第二環形軌道可拆卸連接,當第一環形軌道磨損而需要更換,或者在紡紗不同纖維、紗支時而需要更換鋼領規格,只要反轉鋼領使用第二環形軌道,將卡圈套設在第一環形軌道上,安裝使用方便,壽命較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軸承鋼鋼領本體,軸承鋼鋼領本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環形軌道1、連接部2和第二環形軌道3,第二環形軌道3上套設有卡圈4,第一環形軌道1和第二環形軌道3的表面均勻覆蓋有阻燃層5,阻燃層5的表面均勻覆蓋有耐磨層6。軸承鋼鋼領本體的設置可提高鋼領的硬度,具有耐磨性好,使用壽命長的特點,第一環形軌道1和第二環形軌道3的設置可使鋼領使用壽命比傳統單面鋼領提高一倍,提高細紗生產質量,阻燃層5的設置可防止因鋼絲圈高速旋轉造成鋼領溫度過高,影響成紗質量,耐磨層6的設置可提高鋼領的耐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第一環形軌道1、連接部2和第二環形軌道3為一體??ㄈ?為鋼制彈性卡圈,卡圈4與第二環形軌道3可拆卸連接。耐磨層6為納米金剛石層,納米金剛石層的厚度為0.02mm至0.06mm??ㄈ?與第二環形軌道3可拆卸連接,當第一環形軌道1磨損而需要更換,或者在紡紗不同纖維、紗支時而需要更換鋼領規格,只要反轉鋼領使用第二環形軌道3,將卡圈4套設在第一環形軌道1上,安裝使用方便,壽命較長。
實施例一中的納米金剛石層的厚度為0.02mm。第一環形軌道1的頂面為平面結構,第一環形軌道1的兩側為向內凹的弧形結構。第二環形軌道3的頂面為平面結構,第二環形軌道3的兩側為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第一環形軌道1和第二環形軌道3的兩側為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的設置可為鋼絲圈提供運動軌道,并將鋼絲圈穩定地卡設在軌道上。
實施例二中的納米金剛石層的厚度為0.06mm。第一環形軌道1的頂面為平面結構,第一環形軌道1的兩側為向內凹的弧形結構。第二環形軌道3的截面為錐面結構。第一環形軌道1的兩側為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和第二環形軌道3的截面為錐面結構的設置可為鋼絲圈提供運動軌道,并將鋼絲圈穩定地卡設在軌道上,同時可以根據紡紗工藝和鋼絲圈的規格不同選擇不同的環形軌道進行紡紗。
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兩個環形軌道的設置可延長鋼領的使用壽命、擴大適用范圍,具有材料利用率高、成紗質量好、耐磨性好和企業生產成本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