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紗設備,尤其是一種紗線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紡紗工藝是指將例如棉花等材料紡成紗,流程一般要經過清花、梳棉、并條、粗紗、細紗等主要工序。用于高檔產品的紗和線還需要增加精梳工序,生產不同要求的棉紗,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紡純棉紗和滌棉混紡紗,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種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產品質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時需采用不同的生產流程,而在進行各個生產流程時,沙線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需要對紗線進行清洗。然而一般的清洗裝置是在紗線完成所有流程之后進行清洗,這樣無法保證紗線的出廠質量,嚴重影響產品的合格率,因此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在各個流程之間的輸送狀態下對紗線進行清洗的裝置以滿足市場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紗線清洗裝置。
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種紗線清洗裝置,包括機架、電動機、轉軸、清洗軸、張緊軸、水槽,所述機架一側設有安裝臺,安裝臺上設有電動機與固定塊,固定塊與電動機對齊,固定塊上設有傳動軸,傳動軸一端通過齒輪鏈條傳動結構與電動機一端連接,電動機另一端通過凸緣聯軸器與機架上的轉軸連接,轉軸一側設有水槽,水槽上方設有清洗軸,清洗軸一端固定在機架上,另一端穿過軸承座通過萬向聯軸器與傳動軸連接,安裝臺一側位于機架上設有張緊軸。
作為優選,所述轉軸、清洗軸、張緊軸為兩兩平行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電動機、傳動軸之間的傳動比與轉軸、清洗軸之間的傳動比相等。
作為優選,所述清洗軸約1/3浸沒在水槽內。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紗線清洗裝置,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1、2圖所示,一種紗線清洗裝置,包括機架1、電動機2、轉軸3、清洗軸4、張緊軸5、水槽6,所述機架1一側設有安裝臺7,安裝臺7上設有電動機2與固定塊8,固定塊8與電動機2對齊,固定塊8上設有傳動軸9,傳動軸9一端通過齒輪鏈條傳動結構10與電動機2一端連接,電動機2另一端通過凸緣聯軸器11與機架1上的轉軸3連接,轉軸3一側設有水槽6,水槽6上方設有清洗軸4,清洗軸4一端固定在機架1上,另一端穿過軸承座12通過萬向聯軸器13與傳動軸9連接,安裝臺7一側位于機架1上設有張緊軸5,所述轉軸3、清洗軸4、張緊軸5為兩兩平行設置,所述電動機2、傳動軸9之間的傳動比與轉軸3、清洗軸4之間的傳動比相等,所述清洗軸4約1/3浸沒在水槽6內。
實際工作時,將經過上一工藝流程的紗線從轉軸3上方穿過,之后從清洗軸4上方穿過,纏繞一圈,之后穿過張緊軸5下方連接下一工藝流程的設備,啟動電動機2,電動機2轉動,通過凸緣聯軸器11與電動機2連接的轉軸3轉動,凸緣聯軸器11結構簡單、成本低、可傳遞較大轉矩,且具有免維護,超強抗油和耐腐蝕性的優點,適用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環境,電動機2通過齒輪鏈條傳動結構10帶動傳動軸9轉動,清洗軸4隨之轉動,清洗軸4與傳動軸9通過萬向聯軸器13連接,萬向聯軸器13結構緊湊,傳動效率高,有較大的角向補償能力,在設備使用時間較長,清洗軸4與傳動軸9軸線之間存在夾角時,也能實現所聯接的兩軸連續回轉,并可靠地傳遞轉矩和運動,紗線經過清洗軸4浸入水槽6,實現對紗線的清洗,轉軸3與清洗軸4為紗線提供輸送的動力,清洗結束后紗線通過張緊軸5下方進入下一工藝流程,張緊軸5起張緊作用,避免紗線過松纏繞在設備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易維護,且工作效率高,能夠在各個流程之間的輸送過程中對紗線進行清洗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