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陽離子表面施膠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表面施膠劑主要有變性淀粉、纖維素衍生物,如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動物膠;合成方面的表面施膠劑,主要有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其乳液、水溶性聚氨酯等。這些表面施膠劑在使用過程中,普通存在用量大,成本高,產生大量泡沫,影響操造,不能兼顧紙張表面強度、耐折性和疏水性的要求;特別是當對二次纖維的再循環使用時,會出現返潮和降低物理指標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陽離子表面施膠劑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陽離子表面施膠劑,按重量份包括:陽離子變性淀粉270-350份、淀粉酶溶液123-154份、斯潘6096-140份、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96-120份、丙烯酰胺10-35份、苯乙烯46-93份、丙烯酸丁酯163-196份、聚乙烯醇86-104份、有機酸75-95份、葵二酸162-183份、硫酸亞鐵41-72份、雙氧水溶液205-235份。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淀粉酶溶液的濃度為1%。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有機酸為對苯二甲酸、馬來酸、酒石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雙氧水濃度為7.5%。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的一種陽離子表面施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淀粉糊化:將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釜中,提升溫度至75-93℃,以300r/m的攪拌速度一邊攪拌一邊加入陽離子變性淀粉,冷卻降溫至45℃,保溫1h,然后加入淀粉酶溶液和斯潘60,繼續保溫,備用;
預乳化:將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溶解在裝有足量去離子水的錐形瓶中,攪拌下依次加入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乙烯醇和有機酸,預乳化50m,得到預乳化單體混合物,即預乳化液;
乳液聚合:向已盛有淀粉的反應釜中,在其加入葵二酸保溫15m后加入硫酸亞鐵和占雙氧水總量2/3的雙氧水溶液,在氫氣的保護下,升溫至75-85℃,保溫24m后同時滴加剩余雙氧水溶液和預乳化液,在2-3h內滴加完畢后升溫至95℃,保溫4-6h后,冷卻至室溫出料,即制得紅褐色陽離子表面施膠劑。
本發明的陽離子表面施膠劑用水做聚合介質,生產成本低,安全環保,使用于表面施膠時,與纖維素發生交聯,提高紙張的表面強度,減少掉毛、掉粉,提高紙張的是施膠度、平滑度及印刷適應性等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陽離子表面施膠劑,按重量份包括:陽離子變性淀粉300份、淀粉酶溶液125份、斯潘60110份、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105份、丙烯酰胺24份、苯乙烯75份、丙烯酸丁酯178份、聚乙烯醇96份、有機酸85份、葵二酸172份、硫酸亞鐵53份、雙氧水溶液217份。
其中,所述淀粉酶溶液的濃度為1%;所述有機酸為對苯二甲酸、馬來酸、酒石酸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雙氧水濃度為7.5%。
本發明的陽離子表面施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淀粉糊化:將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釜中,提升溫度至90℃,以300r/m的攪拌速度一邊攪拌一邊加入陽離子變性淀粉,冷卻降溫至45℃,保溫1h,然后加入淀粉酶溶液和斯潘60,繼續保溫,備用;
預乳化:將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溶解在裝有足量去離子水的錐形瓶中,攪拌下依次加入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乙烯醇和有機酸,預乳化50m,得到預乳化單體混合物,即預乳化液;
乳液聚合:向已盛有淀粉的反應釜中,在其加入葵二酸保溫15m后加入硫酸亞鐵和占雙氧水總量2/3的雙氧水溶液,在氫氣的保護下,升溫至80℃,保溫24m后同時滴加剩余雙氧水溶液和預乳化液,在2.5h內滴加完畢后升溫至95℃,保溫4-6h后,冷卻至室溫出料,即制得紅褐色陽離子表面施膠劑。
實施例2:
陽離子表面施膠劑,按重量份包括:陽離子變性淀粉310份、淀粉酶溶液150份、斯潘60124份、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104份、丙烯酰胺35份、苯乙烯91份、丙烯酸丁酯185份、聚乙烯醇95份、有機酸92份、葵二酸175份、硫酸亞鐵53份、雙氧水溶液217份。
其中,所述淀粉酶溶液的濃度為1.5%;所述有機酸為對苯二甲酸、馬來酸、酒石酸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雙氧水濃度為8%。
本發明的陽離子表面施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淀粉糊化:將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釜中,提升溫度至80℃,以300r/m的攪拌速度一邊攪拌一邊加入陽離子變性淀粉,冷卻降溫至45℃,保溫1h,然后加入淀粉酶溶液和斯潘60,繼續保溫,備用;
預乳化:將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溶解在裝有足量去離子水的錐形瓶中,攪拌下依次加入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乙烯醇和有機酸,預乳化45m,得到預乳化單體混合物,即預乳化液;
乳液聚合:向已盛有淀粉的反應釜中,在其加入葵二酸保溫15m后加入硫酸亞鐵和占雙氧水總量2/3的雙氧水溶液,在氫氣的保護下,升溫至81℃,保溫24m后同時滴加剩余雙氧水溶液和預乳化液,在3h內滴加完畢后升溫至95℃,保溫5.5h后,冷卻至室溫出料,即制得紅褐色陽離子表面施膠劑。
實施例3:
陽離子表面施膠劑,按重量份包括:陽離子變性淀粉342份、淀粉酶溶液129份、斯潘60124份、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104份、丙烯酰胺23份、苯乙烯80份、丙烯酸丁酯170份、聚乙烯醇94份、有機酸82份、葵二酸165份、硫酸亞鐵65份、雙氧水溶液217份。
其中,所述淀粉酶溶液的濃度為2%;所述有機酸為對苯二甲酸、馬來酸、酒石酸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雙氧水濃度為7%。
本發明的陽離子表面施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淀粉糊化:將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釜中,提升溫度至83℃,以300r/m的攪拌速度一邊攪拌一邊加入陽離子變性淀粉,冷卻降溫至45℃,保溫1h,然后加入淀粉酶溶液和斯潘60,繼續保溫,備用;
預乳化:將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溶解在裝有足量去離子水的錐形瓶中,攪拌下依次加入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乙烯醇和有機酸,預乳化50m,得到預乳化單體混合物,即預乳化液;
乳液聚合:向已盛有淀粉的反應釜中,在其加入葵二酸保溫15m后加入硫酸亞鐵和占雙氧水總量2/3的雙氧水溶液,在氫氣的保護下,升溫至80℃,保溫24m后同時滴加剩余雙氧水溶液和預乳化液,在2h內滴加完畢后升溫至95℃,保溫5h后,冷卻至室溫出料,即制得紅褐色陽離子表面施膠劑。
實施例4:
陽離子表面施膠劑,按重量份包括:陽離子變性淀粉275份、淀粉酶溶液125份、斯潘60130份、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117份、丙烯酰胺18份、苯乙烯68份、丙烯酸丁酯175份、聚乙烯醇93份、有機酸78份、葵二酸173份、硫酸亞鐵70份、雙氧水溶液210份。
其中,所述淀粉酶溶液的濃度為1.5%;所述有機酸為對苯二甲酸、馬來酸、酒石酸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雙氧水濃度為7.5%。
本發明的陽離子表面施膠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淀粉糊化:將去離子水加入到反應釜中,提升溫度至75℃,以300r/m的攪拌速度一邊攪拌一邊加入陽離子變性淀粉,冷卻降溫至35℃,保溫2h,然后加入淀粉酶溶液和斯潘60,繼續保溫,備用;
預乳化:將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溶解在裝有足量去離子水的錐形瓶中,攪拌下依次加入丙烯酰胺、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乙烯醇和有機酸,預乳化55m,得到預乳化單體混合物,即預乳化液;
乳液聚合:向已盛有淀粉的反應釜中,在其加入葵二酸保溫15m后加入硫酸亞鐵和占雙氧水總量2/3的雙氧水溶液,在氫氣的保護下,升溫至82℃,保溫15m后同時滴加剩余雙氧水溶液和預乳化液,在3h內滴加完畢后升溫至95℃,保溫4.5h后,冷卻至室溫出料,即制得紅褐色陽離子表面施膠劑
上述實施例的產品對于紙張表面施膠的效果試驗如下:
其中,發明人通過大量的實驗得出,聚合物與淀粉羥基、羧基,聚合物與纖維之間的交聯,使表面膠在干燥中形成一個連續完整的、與紙張纖維有牢固結合的膜層,提高了紙張的強度,而且在聚合的過程中,淀粉與單體進行接枝聚合,使共聚物含有大量羥基,且一定分子量的淀粉能控制乳膠粒大小,使乳膠粒保持在70-140nm之間,防止聚合物相互發生粘結,具有優越的儲存穩定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陽離子表面施膠劑用水做聚合介質,生產成本低,安全環保,使用于表面施膠時,與纖維素發生交聯,提高紙張的表面強度,減少掉毛、掉粉,提高紙張的是施膠度、平滑度及印刷適應性等等。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