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字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線印字機的刮墨刀裝配結構。
背景技術:
電線電纜產品需要在表面打印應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型號、額定電壓等標志信息。在打印的方式中常常用到油墨印字輪的接觸式標識方法。這種方法的印字效果好且耐磨,為了保護印字輪的使用效果,也要重點考慮刮墨刀的材料,刮墨刀在每次印刷過程中,用于刮去印字輪表面的多余油墨。由于刮墨刀經常與印字輪表面摩擦接觸,損耗通常比較嚴重,需要經常更換新的刮墨刀以防止刮墨不凈造成的印字不完整等不良現象,然而,這就必須經常停滯生產線進行更換作業,影響正常生產的連續性,降低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線印字機的刮墨刀裝配結構,其可保證在長時間的生產周期中,無需經常更換刮墨刀,維護的連續性生產作業秩序,提高生產效率,保障良好的印刷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使上述技術問題得以解決。
一種電線印字機的刮墨刀裝配結構,包括刮墨刀片、刀片座、移動刀架、橫向定軸和刀架座,刮墨刀片固定在刀片座的前部,刀片座的后部與移動刀架的上端固定連接,印字機上配裝有橫向定軸,移動刀架的架體可橫向滑動的套接在橫向定軸上,移動刀架的下端活動連接在刀架座上,刮墨刀片的長度至少為印字輪表面寬度的兩倍。
作為優選,刀片座的前部開設有刀片槽,刮墨刀片嵌設在所述刀片槽上并通過六角螺栓鎖緊固定。
作為優選,刀片座的后部設有凸起,移動刀架的上端設有與凸起相卡接配合的凹槽。
作為優選,刀架座上設有內腔,內腔內設有橫向滑軌,橫向滑軌上設有軌道槽,移動刀架的下端滑動連接在軌道槽上。
作為優選,沿著刀架座的縱向設置有位移調節桿,位移調節桿的一端與橫向滑軌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刮墨刀片的長度為印字輪表面寬度的四至六倍。
作為優選,刮墨刀片為尼龍材質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整體結構緊湊合理,構件少,安裝簡單易行,實用可靠,維護管理方便。
2.通過將刮墨刀片的長度設置成至少為印字輪表面寬度的兩倍,這樣當刮墨刀片的刮墨部位受到磨損后,可以通過將移動刀架在橫向定軸上橫向移動,重新調整刮墨刀片對準印字輪表面的部位,即可完成新舊刮墨刀片的維護更換操作,無需停滯生產線,維護了連續性生產作業秩序,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保障了穩定可靠的印刷效果。
3.通過設置位移調節桿可對移動刀架進行縱向位移調整,從而實現對刮墨刀片的縱向位移調節,確保良好的刮墨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刮墨不凈造成的印字不完整等不良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刮墨刀片,2-刀片座,3-移動刀架,4-橫向定軸,5-刀架座,6-印字輪, 7-六角螺栓,8-凸起,9-內腔,10-橫向滑軌,11-軌道槽,12-位移調節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電線印字機的刮墨刀裝配結構,包括刮墨刀片1、刀片座2、移動刀架3、橫向定軸4和刀架座5,為了保護印字輪6的長期使用性,刮墨刀片1優選采用尼龍材質結構。刮墨刀片1固定在刀片座2的前部,圖中所示的一個實施例,刀片座2的前部開設有刀片槽,刮墨刀片1嵌設在所述刀片槽上并通過六角螺栓7鎖緊固定。刀片座2的后部與移動刀架3的上端保持固定連接,作為一個實施例,在刀片座2的后部設有凸起8,移動刀架3的上端設有與凸起8相卡接配合的凹槽,這種結構裝拆方便,易于制作。印字機上配裝有橫向定軸4,移動刀架3的架體可橫向滑動的套接在橫向定軸4上,這樣當刮墨刀片1的刮墨部位受到磨損后,就可以通過將移動刀架3在橫向定軸4上做橫向移動來重新調整刮墨刀片1對準印字輪6表面的部位,即可完成新舊刮墨刀片1的維護更換操作。移動刀架3的下端活動連接在刀架座5上,其中,刀架座5上設有內腔9,內腔9內設有橫向滑軌10,橫向滑軌10上設有軌道槽11,移動刀架3的下端滑動連接在軌道槽11上,還可以進一步沿著刀架座5的縱向設置位移調節桿12,位移調節桿12的一端與橫向滑軌10固定連接,這樣可以實現對刮墨刀片1的縱向位移調節,確保良好的刮墨的效果。為了保證在長時間的生產周期中,不更換刮墨刀以維護連續性生產作業秩序,將刮墨刀片1的長度至少設置為印字輪6表面寬度的兩倍,優選將刮墨刀片1的長度設置為印字輪6表面寬度的四至六倍,這樣可以對刮墨刀片1的磨損部位進行多次的更新調位,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始終保持良好的印刷效果。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優選實施方式,基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 能夠獲知的公知技術或者采用現有技術中所能夠等效替換的各種變形及更改的實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技術構思,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