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沖洗設備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洗板流量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微板為酶標儀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并且實際應用中需要大量的微板進行檢測。目前對微板進行清潔時,清洗裝置的水流的流速不能根據工況進行調節,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如何實現水流調節的同時不對泵造成影響,成本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運行穩定的洗板流量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洗板流量調節裝置,包括至少兩個桶,每個桶均連接有一個第一電磁閥,每個第一電磁閥均通過多通接頭連接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一端口,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二端口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第一調節閥和泵的進水管,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三端口依次連接第二調節閥和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一端口,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二端口連接泵的出水管,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三端口依次連接第二電磁閥和清洗刷。
使用時,僅開啟一個第一電磁閥,由一個桶對整個裝置供水,泵工作時第二電磁閥打開,同時,通過第一調節閥實現清洗刷出水的流量調節,第一三通接頭的第三端口依次連接第二調節閥和第二三通接頭的第一端口的結構,構成回路,以實現對泵的保護。
所述的第一調節閥和第二調節閥的結構相同,第一調節閥和第二調節閥均包括閥體、閥桿、閥芯和閥座,閥體上設有閥桿安裝通道、第一介質通道和第二介質通道,所述第一介質通道和第二介質通道相互垂直且連通,所述閥座嵌設在第一介質流入通道內,所述閥桿的通過螺紋安裝于閥桿安裝通道內,閥桿伸入閥體的一端連接閥芯,所述閥芯與閥座相配合。第一調節閥和第二調節閥均可單獨使用。
所述的第一調節閥和第二調節閥的閥桿的另一端均連接有一個驅動閥桿旋轉的驅動裝置。
所述的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閥桿與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洗板流量調節裝置包括三個桶,所述的多通接頭為四通接頭。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調節閥實現清洗刷出水的流量調節,通過第二調節閥實現對泵的保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調節閥和第二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連接有驅動裝置的第一調節閥和第二調節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桶,2-第一電磁閥,3-多通接頭,4-第一三通接頭,5-第一調節閥,6-泵,7-第二調節閥,8-第二三通接頭,9-第二電磁閥,10-清洗刷,11-閥體,12-閥桿,13-閥芯,14-閥座,15-閥桿安裝通道,16-第一介質通道,17-第二介質通道,18-驅動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洗板流量調節裝置,包括至少兩個桶1,每個桶1均連接有一個第一電磁閥2,每個第一電磁閥2均通過多通接頭3連接第一三通接頭4的第一端口,第一三通接頭4的第二端口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第一調節閥5和泵6的進水管,第一三通接頭4的第三端口依次連接第二調節閥7和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一端口,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二端口連接泵6的出水管,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三端口依次連接第二電磁閥9和清洗刷10。
使用時,僅開啟一個第一電磁閥2,由一個桶1對整個裝置供水,泵6工作時第二電磁閥9打開,同時,通過第一調節閥5實現清洗刷10出水的流量調節,第一三通接頭4的第三端口依次連接第二調節閥7和第二三通接頭8的第一端口的結構,構成回路,以實現對泵6的保護。
如圖2所示,所述的第一調節閥5和第二調節閥7的結構相同,第一調節閥5和第二調節閥7均包括閥體11、閥桿12、閥芯13和閥座14,閥體11上設有閥桿安裝通道15、第一介質通道16和第二介質通道17,所述第一介質通道16和第二介質通道17相互垂直且連通,所述閥座14嵌設在第一介質流入通道內,所述閥桿12的通過螺紋安裝于閥桿安裝通道15內,閥桿12伸入閥體11的一端連接閥芯13,所述閥芯13與閥座14相配合。第一調節閥5和第二調節閥7均可單獨使用。
如圖3所示,所述的第一調節閥5和第二調節閥7的閥桿12的另一端均連接有一個驅動閥桿12旋轉的驅動裝置18。
所述的驅動裝置18為驅動電機,閥桿12與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洗板流量調節裝置包括三個桶1,所述的多通接頭3為四通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