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設備領域,尤其涉及印刷機多噴頭自動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噴墨印刷采用非接觸的印刷方式,適用于任意材質印刷,兼容面機廣,并具有高速、少量復制、智能化和精細化等優點,在印刷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和重要的地位。
噴頭是噴墨印刷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墨水在噴墨控制器的控制下,噴頭以熱發泡式或陶瓷壓電式的方法將噴墨加溫并保持穩定的粘度噴印在材料上。在噴頭工作過程中,受墨水中氣泡、塵埃的影響,容易在噴嘴處形成堵塞,嚴重印刷質量,因此需要定期對噴頭進行清洗。
現有技術中,主要通過手動方式對噴頭進行清洗,嚴重地阻礙印刷行業的自動化發展,此外,現有技術對于多噴頭同時快速清洗技術鮮有涉及,存在較大空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印刷機多噴頭自動清洗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對噴頭進行自動化多噴頭同時快速清洗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印刷機多噴頭自動清洗裝置,包括驅動轉換裝置、底板、傳動裝置和清洗裝置,所述驅動轉換裝置安裝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驅動轉換裝置包括驅動電機、傳動皮帶、轉換裝置、控制板、四根螺紋柱和連接塊,所述驅動電機通過轉換裝置與傳動皮帶連接,傳動皮帶還與螺紋柱連接,傳動皮帶帶動四根螺紋柱旋轉;所述四根螺紋柱旋向相同,兩兩對稱安裝在底板左右兩端;螺紋柱通過連接塊與控制板進行螺紋連接;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兩塊側板、活動塊、連桿裝置和托臺;兩塊側板底部固定在底板上;連桿裝置沿著側板上部間隔分布,每個連桿裝置安裝位置均與印刷機噴頭工作位對應;連桿裝置包括兩根連桿,其中第一根連桿中心處鉸接在側板上,第一根連桿與托臺鉸接,托臺上安裝清洗裝置,所述的第一根連桿的一端與第二根連桿鉸接;第二根連桿的另一端安裝在活動塊上,活動塊與控制板固定連接。
所述的連桿裝置成對安裝在側板上,每對連桿裝置中,兩個第一根連桿的是相同的一端分別與各自的第二根連桿鉸接,兩個托臺則手對稱的分別與兩個第一根連桿連接。
清洗裝置包括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有坡度,凹槽內平行的安裝有刮片,所述的刮片由軟彈性材料制成,用以刮除噴頭余墨,在凹槽的邊緣安裝密封圈。
驅動電機帶動傳動皮帶運動,通過螺紋柱轉動改變控制板與底板的距離,通過控制驅動電機正反轉達到控制控制板的升與降。由于連桿裝置安裝位置的不同,清洗裝置4一組向上抬升時,另一組則向下降落。清洗裝置同時清洗多個印刷機噴頭。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印刷機多噴頭自動清洗裝置,對印刷機多噴頭同時進行自動快速清洗,便捷有效地清除多個噴頭的殘留液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工清洗噴頭的負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驅動轉換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傳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清洗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對本實用新型裝置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印刷機多噴頭自動清洗裝置,包括驅動轉換裝置1、底板2、傳動裝置3和清洗裝置4,所述驅動轉換裝置1安裝在所述底板2上;如圖2所示,所述底板2上設有用于安裝電機和傳動螺柱的安裝孔;所述驅動轉換裝置1包括驅動電機21、傳動皮帶22、轉換裝置23、控制板24、螺紋柱25和連接塊26,所述驅動電機21和傳動皮帶22分別安裝在所述底板2兩側,驅動電機21反扣安裝在底板2上方,穿過底板2的安裝孔后通過安裝在底板2下方的傳動皮帶22帶動四根螺紋柱25旋轉;所述四根螺紋柱25旋向相同,兩兩對稱安裝在底板2左右兩端;螺紋柱25通過連接塊26與控制板24進行螺紋連接;連接塊26上除了有兩個與螺紋柱配合的螺紋孔外,還有兩個用于與控制板24螺釘連接的螺紋孔;通過控制電機21工作狀態控制螺紋柱25正反轉,連接塊26通過螺紋上下移動,進而達到控制板24上下移動的目的,并且驅動電機21可以通過程序控制,實現多噴頭清洗裝置的自動化控制,通過精確控制電機進給量可以實現清洗裝置4的軟彈性材料對噴頭壓力的控制。
如圖3所示,所述傳動裝置3包括兩塊側板31、活動塊32、連桿裝置和托臺34;兩塊側板31底部固定在底板2上;連桿裝置沿著側板31上部間隔分布,每個連桿裝置安裝位置均與印刷機噴頭工作位對應;連桿裝置包括兩根連桿,其中第一根連桿35中心處鉸接在側板31上,第一根連桿35與托臺34鉸接,托臺34上安裝清洗裝置4,所述的第一根連桿35的一端與第二根連桿33鉸接;第二根連桿33的另一端安裝在活動塊32上,活動塊32與控制板24固定連接。
所述的連桿裝置成對安裝在側板31上,每對連桿裝置中,兩個第一根連桿35的是相同的一端分別與各自的第二根連桿33鉸接,兩個托臺34則手對稱的分別與兩個第一根連桿35連接。
側板31下部留有開槽,控制板24控制活動塊32上下移動時不會受到阻礙。
當控制板24向上運動時將會通過連桿裝置推動清洗裝置上升4,使清洗裝置4與印刷機噴頭接觸,軟彈性刮片對噴頭余液進行清洗,清洗完成后控制板24向下運動,讓出空間令噴頭回到工作位;成對安裝的傳動裝置3中因為兩根第一根連桿35連接螺紋孔的位置不同,從圖上看,都在第一根連桿35中心位置的同一側,其中一個第一根連桿35螺紋孔在靠近托臺34的四分之三位置上,與之相對的另一個傳動裝置的第一根連桿35螺紋孔則遠離托臺34,當控制板24上升導致第二根連桿33向上運動時,兩個第一根連桿35轉動方向雖然相同,但是兩個托臺34則手對稱的分別與兩個第一根連桿35連接,因此相對兩個托臺34的運動方向相反,一個向上上升,一個下降。
如圖4所示,清洗裝置4包括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有坡度,凹槽內平行的安裝有刮片41,所述的刮片41由軟彈性材料制成,用以刮除噴頭余墨,在凹槽的邊緣安裝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