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教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多功能教具,其包括尺身、把手、粉筆套件、活動臂以及定心組件;把手滑動設置于尺身上;粉筆套件可拆卸地滑動連接于活動臂上;活動臂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尺身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帶動粉筆套件相對于尺身展開與折疊。本實用新型中,多功能教具體積小且工作穩定性高,其克服現有教具丁字尺攜帶不便及圓規構圖時圓心和半徑易在黑板上發生偏移的問題。
【專利說明】多功能教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用具的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教具。
【背景技術】
[0002]長期以來工程制圖教具由于體型大,功能比較單一,不僅攜帶起來有諸多不便,而且部分教具的功能并不完善,造成繪圖效果達不到預期目的,反而會誤導學生的制圖思路。
[0003]本專利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教具丁字尺攜帶不便及圓規構圖時圓心和半徑易在黑板上發生偏移的問題,提供一種體積小,工作穩定性高,具有綜合功能的使用教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攜帶方便且工作穩定性高的多功能教具。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多功能教具,其包括尺身、把手、粉筆套件、活動臂以及定心組件;把手滑動設置于尺身上;粉筆套件可拆卸地滑動連接于活動臂上;活動臂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尺身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帶動粉筆套件相對于尺身展開與折疊。
[0007]活動臂上設置有用于收容粉筆套件的收容槽;粉筆套件包括用于夾持粉筆的彈性夾頭、套筒、彈性件以及鎖緊件;套筒套設于彈性夾頭外并滑動連接于臂體的收容槽內;彈性件抵接于套筒與彈性夾頭之間,用于為彈性夾頭提供向遠離套筒方向移動的恢復力;鎖緊件螺接于套筒外以將粉筆套件固定于活動臂上。
[0008]彈性夾頭包括頭部及用于夾持粉筆的夾持部,夾持部遠離頭部的一端設置有若干相互分離的彈性卡爪;套筒包括套體以及設置于套體一端的限位部;頭部外露于套體外,彈性卡爪穿過套體并卡扣于套體設置有限位部的一端外;套體靠近限位部一端的外表面設置有用于與鎖緊件螺合的外螺紋,套體遠離限位部一端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階梯狀的抵擋部;彈性件套設于夾持部靠近頭部的一端并抵接于頭部與抵擋部之間。
[0009]活動臂包括臂體及與臂體轉動連接的連接板,收容槽設置于臂體中部;連接板固定于尺身的一側并通過轉軸與臂體連接。
[0010]尺身包括上端部、與上端部相對的下端部以及刻度部,刻度部由下端部向遠離下端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尺身上開設有貫穿上端部與下端部的通槽;把手的一端穿過通槽滑動連接于尺身上。
[0011]上端部與下端部分別設置有用于收容把手相對兩端的滑槽;把手包括握持部、連接部以及與連接部配合的摩擦塊,連接部由握持部相對的兩端向遠離握持部方向延伸形成,其一端穿過通槽并通過摩擦塊滑動固定于通槽內;摩擦塊滑動收容于下端部的滑槽內。
[0012]上端部與下端部的一側分別凸出形成兩個凸條,兩個凸條界定形成一個用于收容粉筆套件的收容空間。
[0013]定心組件包括蓋板及定心塊,蓋板固定于尺身遠離兩個凸條的一端并與活動臂位于尺身的同一側;定心塊套設于蓋板上。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5]多功能教具體積小且工作穩定性高,其克服現有教具丁字尺攜帶不便及圓規構圖時圓心和半徑易在黑板上發生偏移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教具的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所示多功能教具的分解圖;
[0018]圖3為圖1所示多功能教具中粉筆套件的剖視圖;
[0019]圖4為圖1所示多功能教具的第一使用狀態圖;
[0020]圖5為圖1所示多功能教具的第二使用狀態圖;
[0021]圖6為圖1所示多功能教具的第三使用狀態圖。
[0022]其中,10、尺身;11、上端部;110、滑槽;112、凸條;114、收容空間;12、下端部;13、中間部;130、通槽;14、刻度部;20、把手;21、握持部;22、連接部;23、摩擦塊;30、粉筆套件;31、彈性夾頭;310、頭部;311、夾持部;312、彈性卡爪;32、套筒;320、套體;321、限位部;322、外螺紋;323、抵擋部;33、彈性件;34、鎖緊件;40、活動臂;41、臂體;42、轉軸;43、連接板;45、收容槽;50、定心組件;51、蓋板;52、定心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24]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教具包括尺身10、把手20、粉筆套件30、活動臂40以及定心組件50。把手20滑動設置于尺身10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尺身10來回移動。粉筆套件30可拆卸地滑動連接于活動臂40上。活動臂40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尺身10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帶動粉筆套件30相對于尺身10旋轉。定心組件50設置于尺身10安裝有活動臂40的末端,以作為活動臂40做圓周運動的圓心,并使粉筆套件30可在活動臂40帶動下畫圓。
[0025]請一并參看圖2,尺身10大體呈“工”字型,其包括上端部11、與上端部11相對的下端部12、連接于上端部11與下端部12之間中間部13以及設置于下端部12上的刻度部14。上端部11與下端部12的結構基本相同。其中,上端部11與下端部12相背的兩個表面均設置有分別用于收容把手20相對兩端的滑槽110。上端部11與下端部12的一側分別凸出形成兩個凸條112。兩個凸條112界定形成一個用于收容粉筆套件30的收容空間114。中間部13上設置有貫穿上端部11與下端部12的通槽130。通槽130沿尺身10長度方向延伸形成,用于為把手20提供滑動空間。刻度部14由下端部12向遠離中間部13方向延伸形成。
[0026]把手20包括握持部21、連接部22以及與連接部22配合的摩擦塊23。握持部21大體呈弧形,以供用戶握持。連接部22由握持部21相對的兩端向遠離握持部21方向延伸形成,其一端穿過通槽130并通過摩擦塊23滑動固定于通槽130內。摩擦塊23滑動收容于下端部12的滑槽110內。如此,把手20可在外力作用沿滑槽110相對于尺身10來回移動。
[0027]活動臂40大體呈長條狀,其包括臂體41及與臂體41轉動連接的連接板43。臂體41的中部設置有用于收容粉筆套件30的收容槽45。連接板43固定于尺身10遠離兩個凸條112的一側,并通過轉軸42與臂體41連接,從而使臂體41可相對于尺身10旋轉。
[0028]請一并參看圖3,粉筆套件30包括用于夾持粉筆的彈性夾頭31、套筒32、彈性件33以及鎖緊件34。彈性夾頭31包括頭部310以及用于夾持粉筆的夾持部311。頭部310的尺寸略大于夾持部311的尺寸。夾持部311遠離頭部310的一端設置有若干相互分離的彈性卡爪312。套筒32套設于彈性夾頭31外,并滑動連接于臂體41的收容槽45內。套筒32包括套體320以及設置于套體320 —端的限位部321。套體320靠近限位部321 —端的外表面設置有用于與鎖緊件34螺合的外螺紋322。套體320遠離限位部321 —端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階梯狀的抵擋部323。彈性件33套設于夾持部311靠近頭部310的一端并抵接于頭部310與抵擋部323之間。在安裝時,套筒32靠近限位部321的一端依次穿過彈性夾頭31頭部310與夾持部311并套設于彈性夾頭31外,且若干彈性卡爪312的卡勾卡扣于套筒32外。鎖緊件34通過外螺紋322螺接于套筒32外,用于在粉筆套件30定位后將粉筆套件30固定于臂體41的對應位置。
[0029]在使用時,按下彈性夾頭31頭部310,則彈性卡爪312向遠離套筒32方向移出并處于放松狀態,此時可調節拆裝粉筆;當松開彈性夾頭31頭部310時,在彈性件33的帶動下彈性夾頭31向上運動并使彈性卡爪312重新卡扣于套筒32外,此時彈性卡爪312在套筒32的擠壓下收縮,以達到夾緊粉筆的效果。在繪圖時,粉筆在彈性夾頭31側壁摩擦力帶動下使得彈性夾頭31繼續向上移動,繼而使彈性卡爪312進一步收縮,起到了繪圖時粉筆自動鎖緊的功效。
[0030]定心組件50包括蓋板51及定心塊52。蓋板51通過螺釘固定于尺身10遠離兩個凸條112的一端并與活動臂40位于尺身10的同一側。定心塊52套設于蓋板51上。
[0031]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板43與蓋板51為A3鋼發黑處理,彈性夾頭31為有較高剛性和抗疲勞強度的塑料Ρ0Μ,定心塊52及摩擦塊23為橡膠。
[0032]在使用時,多功能教具可當作直尺與圓規使用。下面分別對多功能教具當作直尺與圓規使用時進行詳細說明。
[0033]請參看圖4與圖5,當多功能教具當作直尺使用時,初始狀態下,把手20位于圖4位置,畫出第一條與尺身10長度相等的第一條線段,按住尺身10將把手20沿尺身10的滑槽110向右平移到圖5位置,再按住把手20并將尺身10向右平移,則可畫出第二條線段,重復上述操作,可畫出一條無限延伸的直線。
[0034]請參看圖6,打開活動臂40,并與尺身10成90°,滑動粉筆套件30至相應刻度并通過鎖緊件34鎖緊于臂體41上,手持尺身10使定心塊52按穩于黑板上,活動臂40以定心塊52為軸心做圓周運動,粉筆套件30在活動臂40帶動下畫圓。關閉活動臂40時,粉筆套件30折疊收容于收容空間114內。
[0035]本實用新型中,多功能教具體積小且工作穩定性高,其克服現有教具丁字尺攜帶不便及圓規構圖時圓心和半徑易在黑板上發生偏移的問題。
[0036]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尺身、把手、粉筆套件、活動臂以及定心組件;把手滑動設置于尺身上;粉筆套件可拆卸地滑動連接于活動臂上;活動臂的一端轉動連接于尺身上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帶動粉筆套件相對于尺身展開與折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活動臂上設置有用于收容粉筆套件的收容槽;粉筆套件包括用于夾持粉筆的彈性夾頭、套筒、彈性件以及鎖緊件;套筒套設于彈性夾頭外并滑動連接于臂體的收容槽內;彈性件抵接于套筒與彈性夾頭之間,用于為彈性夾頭提供向遠離套筒方向移動的恢復力;鎖緊件螺接于套筒外以將粉筆套件固定于活動臂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彈性夾頭包括頭部及用于夾持粉筆的夾持部,夾持部遠離頭部的一端設置有若干相互分離的彈性卡爪;套筒包括套體以及設置于套體一端的限位部;頭部外露于套體外,彈性卡爪穿過套體并卡扣于套體設置有限位部的一端外;套體靠近限位部一端的外表面設置有用于與鎖緊件螺合的外螺紋,套體遠離限位部一端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階梯狀的抵擋部;彈性件套設于夾持部靠近頭部的一端并抵接于頭部與抵擋部之間。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活動臂包括臂體及與臂體轉動連接的連接板,收容槽設置于臂體中部;連接板固定于尺身的一側并通過轉軸與臂體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尺身包括上端部、與上端部相對的下端部以及刻度部,刻度部由下端部向遠離下端部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尺身上開設有貫穿上端部與下端部的通槽;把手的一端穿過通槽滑動連接于尺身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上端部與下端部分別設置有用于收容把手相對兩端的滑槽;把手包括握持部、連接部以及與連接部配合的摩擦塊,連接部由握持部相對的兩端向遠離握持部方向延伸形成,其一端穿過通槽并通過摩擦塊滑動固定于通槽內;摩擦塊滑動收容于下端部的滑槽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上端部與下端部的一側分別凸出形成兩個凸條,兩個凸條界定形成一個用于收容粉筆套件的收容空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教具,其特征在于:定心組件包括蓋板及定心塊,蓋板固定于尺身遠離兩個凸條的一端并與活動臂位于尺身的同一側;定心塊套設于蓋板上。
【文檔編號】B43L9/02GK203995308SQ201420365412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日
【發明者】鄖鵬, 樓倩倩 申請人: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