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柵極驅動電路和液晶面板。
背景技術:
顯示設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隨著人們對顯示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窄邊框、輕薄化、大尺寸等成為當前顯示設備的發展趨勢。
液晶面板是當前主流顯示技術,為實現窄邊框、輕薄化,目前的液晶面板大多采用窄走線的設計,因此走線阻抗較大。在使用高電平來驅動液晶面板時,液晶面板接收到的高電平由于走線阻抗容易出現逐漸衰減的情況,因此液晶面板相鄰區域之間的驅動電壓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導致液晶面板的區塊化現象嚴重,影響顯示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柵極驅動電路和液晶面板,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液晶面板的區塊化現象嚴重,顯示質量不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柵極驅動電路,用于驅動液晶面板中的N行柵極線,其中N行柵極線分為M組,柵極驅動電路包括:控制器,用于產生N個行別信號和M個控制信號;M個柵極驅動器,用于根據N個行別信號依次驅動N行柵極線,其中第i個柵極驅動器依次驅動N行柵極線中的第i組柵極線,1≤i≤M,M≤N;電源管理器,用于根據M個控制信號分別向M個柵極驅動器提供相應的電壓,以使M個柵極驅動器接收到的電壓相同,電源管理器的輸出電壓滿足以下關系:Vi=VGH+(i-1)×△V;其中,VGH為電源管理器的輸入電壓,△V為補償電壓。
其中,第i個柵極驅動器根據第(i-1)×N/M+1個到第i×N/M個行別信號依次驅動第(i-1)×N/M+1行到第i×N/M行柵極線。
其中,控制器在產生第(i-1)×N/M+1個行別信號時,產生第i個控制信號,電源管理器根據第i個控制信號向第i個柵極驅動器提供電壓,電源管理器的輸出電壓為Vi。
其中,控制器包括K個方波輸出端,從K個方波輸出端中選擇M組不同組合的方波輸出端輸出方波,從而產生M個控制信號,K為對log2M進行上取整得到的值。
其中,控制器包括計數器和方波發生器,在計數器第i次計數時,方波發生器控制第i組方波輸出端輸出第i個控制信號。
其中,4<M≤8,K=3。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柵極驅動電路,用于驅動液晶面板中的多組柵極線,柵極驅動電路包括:多個柵極驅動器,用于驅動多組柵極線;電源管理器,用于向多個柵極驅動器輸出電壓;控制器,用于在當前柵極驅動器驅動其對應的一組柵極線中的最后一根柵極線后,控制電源管理器的輸出電壓為當前輸出電壓加上一補償電壓,以使得多個柵極驅動器接收到的電壓相同。
其中,在多個柵極驅動器完成對多組柵極線的驅動后,控制器控制電源管理器的輸出電壓為驅動液晶面板柵極線的標準高電平。
其中,補償電壓為電源管理器輸出電壓為標準高電平時,兩相鄰柵極驅動器之間的電壓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液晶面板,其包括柵極線以及上述柵極驅動電路,柵極驅動電路用于驅動柵極線。
本發明柵極驅動電路,用于驅動液晶面板中的N行柵極線,其中N行柵極線分為M組,柵極驅動電路包括:控制器,用于產生N個行別信號和M個控制信號;M個柵極驅動器,用于根據N個行別信號依次驅動N行柵極線,其中第i個柵極驅動器依次驅動N行柵極線中的第i組柵極線,1≤i≤M,M≤N;電源管理器,用于根據M個控制信號分別向M個柵極驅動器提供相應的電壓,以使M個柵極驅動器接收到的電壓相同,電源管理器的輸出電壓滿足以下關系:Vi=VGH+(i-1)×△V;其中,VGH為電源管理器的輸入電壓,△V為補償電壓。本發明中電源管理器針對M個柵極驅動器輸出不同的電壓,對于到電源管理器走線較長的柵極驅動器,輸出較大的電壓,以抵消走線阻抗導致的衰減,使得M個柵極驅動器接收到的電壓相同,從而減弱液晶面板相鄰區塊之間的差異,減弱區塊化現象,提高顯示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柵極驅動電路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柵極驅動電路一實施方式的信號變化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柵極驅動電路一實施方式的電源管理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液晶面板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柵極驅動電路和液晶面板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明柵極驅動電路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柵極驅動電路100包括控制器11、柵極驅動器12和電源管理器13。
柵極驅動電路100用于驅動液晶面板中的柵極線,本實施方式中,首先假定液晶面板中的柵極線有N行,且N行柵極線可分為M組。M≤N。
為驅動N行柵極線,驅動電路100中的控制器11產生N個行別信號TP1~TPN,使得柵極驅動器12能夠根據N個行別信號依次驅動N行柵極線,即當檢測到第一個行別信號TP1時,柵極驅動器12驅動第一行柵極線。控制器11還可產生幀別信號STV,即當檢測到幀別信號STV時,從第一行柵極線開始依次驅動N行柵極線。
由于當前液晶面板分辨率較高,因此柵極線也較多,一般會設置多個柵極驅動器12。本實施方式中柵極驅動器12有M個,每個柵極驅動器12對應驅動一組柵極線,即第i個柵極驅動器12依次驅動N行柵極線中的第i組柵極線,1≤i≤M。
而電源管理器13則用于為柵極驅動器12提供電壓,在本實施方式中對M個柵極驅動器12輸出相應的電壓,使得M個柵極驅動器12接收到的電壓相同。112
具體來說,控制器11產生M個控制信號C1~CM,電源管理器13根據M個控制信號分別為M個柵極驅動器12輸出相應的電壓。電源管理器13的輸出電壓滿足以下關系:Vi=VGH+(i-1)×△V;即電源管理器13根據第i個控制信號為第i個柵極驅動器12輸出電壓Vi=VGH+(i-1)×△V。
其中,VGH為電源管理器13的輸入電壓,即用于驅動液晶面板柵極線的標準高電平理想值;△V為補償電壓。對于第一個柵極驅動器12,電源管理器13的輸出電壓為VGH;對于第二個柵極驅動器12,輸出電壓為VGH+△V,即相較于第一個柵極驅動器12補償了一個△V;對于第三個柵極驅動器12,輸出電壓為VGH+2△V,相較于第一個柵極驅動器12補償了兩個△V;電源管理器13依此規律向柵極驅動器12輸出電壓。
電源管理器13的輸出電壓在傳輸到柵極驅動器12后,本實施方式中M個柵極驅動器12接收到的電壓相同,即均為VGH。由于實際應用時,必定會存在誤差,因此這里所說的相同并不要求絕對相同,而是允許誤差的存在。
本實施方式中對不同的柵極驅動器12輸出不同的電壓,并設定一補償電壓,以補償電壓由電源管理器13輸出到柵極驅動器12接收時發生的衰減,使所有的柵極驅動器12接收到的電壓趨向于相同。
電源管理器13與柵極驅動器12之間通過走線連接,走線的阻抗會導致柵極驅動器12所接收的電壓出現衰減。本實施方式中,由第一個柵極驅動器12到第M個柵極驅動器12,與電源管理器13之間的走線長度依次增加,即由第一個柵極驅動器12到第M個柵極驅動器12,所接收到的電壓衰減量依次增加。因此由第一個柵極驅動器12到第M個柵極驅動器12,電源管理器13在為柵極驅動器12輸出電壓時,所補償的電壓也是依次增加的。
為了更詳細的理解本發明,在本實施方式中,進一步將N行柵極線進行均勻劃分,即N是M的倍數,N/M為整數。
相應的,第一個柵極驅動器12根據第1個行別信號TP1到第N/M個行別信號TPN/M依次驅動第1行到第N/M行柵極線;第i個柵極驅動器12根據第(i-1)×N/M+1個到第i×N/M個行別信號依次驅動第(i-1)×N/M+1行到第i×N/M行柵極線。
在第i個柵極驅動器12對第i組柵極線進行驅動時,電源管理器13的輸出電壓為:Vi=VGH+(i-1)×△V,在其完成第i組柵極線的驅動后;第i+1個驅動器12開始對第i+1組柵極線進行驅動,而此時電源管理器13要將輸出電壓更改為Vi=VGH+i×△V,因此控制器11需要產生第i+1個控制信號,使得電源管理器13根據第i+1個控制信號向第i+1個驅動器12輸出電壓。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控制器11產生第(i-1)×N/M+1個行別信號時,同時產生第i個控制信號。即控制器11產生第(i-1)×N/M+1個行別信號時,第i-1個柵極驅動器12結束對柵極線的驅動,第i個柵極驅動器12開始對柵極線的驅動;控制器11同時產生的第i個控制信號,以使得電源管理器13輸出不同的電壓。
本實施方式的控制器11利用K個方波輸出端來實現M個控制信號的產生,即從K個方波輸出端中選擇M個不同組合來輸出方波,從而產生M個控制信號,K與M的關系為,即K為對log2M進行上取整得到的值。例如:4<M≤8,K=3
K=3時,控制器11可利用3個方波輸出端來實現8個控制信號的產生。每個方波輸出端可輸出0、1信號,因此3個方波輸出端所產生的8個控制信號分別為C1為(0,0,0)、C2為(1,0,0)、C3為(0,1,0)、C4為(0,0,1)、C5為(1,1,0)、C6為(1,0,1)、C7為(0,1,1)、C8為(1,1,1)。
具體來說,控制器11中包括計數器112和方波發生器113,在計數器112第i次計數時,方波發生器113控制第i組方波輸出端111輸出第i個控制信號Ci。
本實施方式中信號的關系,請參閱圖2,圖2是圖1所示柵極驅動電路一實施方式的信號變化示意圖。其中M=8,K=3;即控制器11通過3個方波輸出端11產生8個控制信號C1~C8,以對應8組柵極驅動器12。
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中,信號會出現延時,且對信號的檢測也會出現延時。因此在控制器11產生第(i-1)×N/M+1個行別信號時,已產生第i個控制信號,即實際上,第i個控制信號產生在第(i-1)×N/M個行別信號到第(i-1)×N/M+1個行別信號之間。并且,在產生第(i-1)×N/M個行別信號后就開始檢測第i個控制信號,檢測到第i個控制信號后,控制電源管理器13改變輸出電壓,從而實現在檢測到第(i-1)×N/M+1個行別信號后電源管理器13能夠輸出改變后的穩定的電壓。
對于電源管理器13,請參閱圖3,圖3是圖1所示柵極驅動電路一實施方式的電源管理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電源管理器13包括信號讀取模塊131、補償設定模塊132和輸出電壓模塊133。
補償設定模塊132用于設定補償電壓△V的值,信號讀取模塊131則接收并讀取控制器11發出的控制信號,當讀取到第i個控制信號時,輸出電壓模塊133相應的輸出電壓值為Vi=VGH+(i-1)×△V。由于M個控制信號在時間上是依次發出的,因此輸出電壓模塊133輸出的電壓值是依次增加的。且在輸出電壓模塊133輸出的電壓值增加到VM=VGH+(M-1)×△V后,輸出電壓模塊133的輸出電壓變為初始值VGH,此時即表示完成了N行柵極線的驅動,重新開始第二輪的柵極線驅動。
本實施方式柵極驅動電路中控制器控制電源管理器對應不同的柵極驅動器輸出不同的電壓,以補償電壓由電源管理器到柵極驅動器發生的衰減,使得所有的柵極驅動器接收到的電壓相同,相應的所有柵極線的驅動電壓也相同,從而減弱液晶面板的區塊化現象,提高顯示質量。
液晶面板中柵極線的驅動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本發明柵極驅動電路中的多個柵極驅動器驅動液晶面板的多組柵極線,電源管理器則向多個柵極驅動器輸出電壓,控制器在當前柵極驅動器驅動其對應的一組柵極線中的最后一根柵極線后,控制電源管理器的輸出電壓為當前輸出電壓加上一補償電壓,以使得多個柵極驅動器接收到的電壓相同。
其中,在多個柵極驅動器完成對多組柵極線的驅動后,控制器控制電源管理器的輸出電壓為驅動液晶面板柵極線的標準高電平。補償電壓為當電源管理器輸出電壓為標準高電平時,兩相鄰柵極驅動器之間的電壓差。
對于柵極驅動電路的應用,請參閱圖4,圖4是本發明液晶面板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液晶面板200包括柵極線21和柵極驅動電路22,柵極驅動電路22用于驅動柵極線21。
其中,柵極驅動電路22即上述柵極驅動電路100,具體不再贅述。柵極驅動電路22中多個柵極驅動器接收到的電壓相同,即對柵極線21的驅動電壓相同,因此本實施方式液晶面板200中相鄰區塊之間差異較小,不存在區塊化現象,顯示質量較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