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除塵型教學用黑板。
背景技術:
教學黑板是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教學器具,現有技術的教學黑板主要采片狀板體,在教學時在片狀板體上書寫,然而由于傳統技術的教學黑板沒有相應的除塵結構,故而在書寫時及擦抹時容易造成粉沫飛揚,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學的效率與教師的身體健康,故而適用性和實用性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教學用黑板,使用其能大大減少擦拭黑板時粉塵飛揚,從而有效降低了粉塵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并且收集在黑板內的粉塵能夠快速徹底的清除。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除塵型教學用黑板,包括黑板體,在所述黑板體內設有吸塵腔,在所述黑板體的書寫面上設有毛細吸塵孔,在黑板體的底部側壁上設有與外界空氣連通的排風通道,在所述排風通道內設有吸塵棉層,在所述吸塵腔內設有吸塵風機,在所述吸塵腔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吸塵腔分隔成吸入腔和集塵腔,毛細吸塵孔與洗塵腔連通,并在所述隔板上設有漏斗狀通孔,所述漏斗狀通孔的大口徑端設置在吸入腔一側,所述吸塵風機設置在所述吸入腔內且所述吸塵風機設置在吸入腔內靠近漏斗狀通孔的位置,在所述集塵腔的內壁上貼設有降塵毛絨層,在所述集塵腔及吸入腔的底部均設置有排出粉塵的排塵通道,在所述排塵通道內設有密封塞,在所述集塵腔的側壁上還設有噴水嘴,在所述黑板體上設有與所述噴水嘴相連接的儲水腔,在所述噴水嘴上設有控制閥門。
在所述黑板體的書寫面頂部設有橫軸桿,在所述黑板體的書寫面上還設有擦條固定桿,在所述黑板體的書寫面側邊上設有導滑槽,所述擦條固定桿的兩端活動設置在所述導滑槽內,在所述擦條固定桿的內側面設有擦條,擦條被擠壓在黑板體的書寫面與擦條固定桿之間,在所述橫軸桿上設有復位盤簧,復位盤簧的內端與橫軸桿固定連接,外端通過拉線與所述擦條固定桿相連接。
在所述導滑槽的頂端與底端均設有緩沖部件。
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有效且及時的清除擦黑板時產生的粉塵,從而可有效的防止粉塵飛揚,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教學效率,使用穩定性好,適用性強且實用性好;同時還設有擦條固定桿,可快速的對整個黑板進行擦除,大大提高了擦除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適用性和實用性。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見圖1,一種除塵型教學用黑板,包括黑板體1,在所述黑板體1內設有吸塵腔2,在所述黑板體1的書寫面上均布有毛細吸塵孔3,在黑板體1的底部側壁上設有與外界空氣連通的排風通道4,在所述排風通道4內設有吸塵棉層5,在所述吸塵腔2內設有吸塵風機6,在所述吸塵腔2內設有隔板7,所述隔板7將吸塵腔2分隔成吸入腔21和集塵腔22,毛細吸塵孔3與洗塵腔2連通,并在所述隔板7上設有漏斗狀通孔8,所述漏斗狀通孔8的大口徑端設置在吸入腔21一側,所述吸塵風機6設置在吸入腔2內靠近漏斗狀通孔8的位置,在所述集塵腔22的內壁上貼設有降塵毛絨層9,在所述集塵腔22及吸入腔21的底部均設置有排出粉塵的排塵通道10,在所述排塵通道10內設有密封塞11,在所述集塵腔22的側壁上還設有噴水嘴12,在所述黑板體1上設有與所述噴水嘴12相連接的儲水腔13,在所述噴水嘴12上設有控制水流通斷的閥體14。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有效且及時的清除擦黑板時產生的粉塵,在擦拭黑板時,吸塵風機6運行將粉塵經毛細吸塵孔3吸入,并經吸入腔21進入到集塵腔22內,從而可有效的防止粉塵飛揚,避免粉塵對師生造成的身體傷害,通過排塵通道10能夠在一段時間后將集塵腔22內沉積的粉塵排出,并可通過噴水嘴對殘余的“頑固”粉塵進行清理,清理效果徹底。
在所述黑板體1的書寫面頂部設有橫向設置的軸桿15,在所述黑板體1的書寫面上可上下移動設置有擦條固定桿16,在所述黑板體1的書寫面兩側邊設有沿豎向設置的導滑槽17,所述擦條固定桿16(呈方形桿狀)的兩端活動設置在所述導滑槽17內,在所述擦條固定桿16的內側設有擦條18,擦條18被擠壓在黑板體1的書寫面與擦條固定桿16之間,且擦條18的長度與黑板體1的長度相適應,即基本相等,在所述橫軸桿15上設有復位盤簧20,復位盤簧20的內端與橫軸桿15固定連接,外端通過拉線19與所述擦條固定桿16相連接。采用此結構,在擦拭黑板時,只需向下拉動擦條固定桿16即可使擦條18做進行擦拭書寫面的動作,從而達到快速擦拭效果,在擦拭完成后擦條固定桿16在復位盤簧20的作用下向上能夠快速復位至上端初始位置。
在所述導滑槽17的頂端與底端均設有緩沖部件23,緩沖部件23可采用彈簧、橡膠部件或其它具有彈性的部件,通過設置緩沖部件23能夠防止擦條固定桿16與導滑槽17的上下兩端發生較為強烈碰撞,起到防護的作用。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