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規的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條式圓規。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通常使用的圓規結構包括支撐桿和轉動桿,支撐桿與轉動桿相互鉸接,轉動桿上設有畫筆或固定設置有粉筆,通過支撐桿進行定位,畫筆或粉筆以支撐桿的定位點為中心旋轉畫圓。并且,在繪制指定半徑大小的圓時,需要先用尺子測好圓規兩桿之間的距離,再開始畫圓。
這種結構的圓規,存在以下不足:一、大大降低了制圖的效率;二、部分圓規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可能因為兩腳之間的松動造成畫出重圓,給制圖者帶來極大的不便;三、若使用時用力過大,畫筆或粉筆很容易被壓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圓規,能大大提高繪圖效率和繪圖準確度,且繪圖更加平穩,質量更佳。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發條式圓規,它包括桿本體、橫桿、滑塊、固定裝置以及發條,所述桿本體豎直設置,其下端設有定子,且套設有冠齒輪;所述橫桿水平的固定設置在所述冠齒輪上;所述滑塊可滑動的設于所述橫桿上,且所述滑塊下端設有畫筆;所述固定裝置可將所述滑塊固定在所述橫桿上;所述發條設于所述桿本體上,且所述發條上設有動力齒輪;所述桿本體上還設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分別與所述動力齒輪和所述冠齒輪嚙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產品通過將發條的彈性勢能轉化成機械勢能,帶動齒輪傳動來驅動橫桿旋轉,且橫桿上設有可滑動的滑塊,滑塊下設有畫筆,橫桿旋轉帶動了畫筆旋轉,實現了發條驅動畫筆自動畫圓,發條帶動齒輪轉動穩定,畫筆畫圓時也會更加平穩,保證了自動畫圓的質量。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地,所述動力齒輪和所述傳動齒輪豎直設置,所述冠齒輪水平設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動力齒輪和傳動齒輪都豎直設置,可以很好的將發條的旋轉動力傳導到冠齒輪上,冠齒輪水平設置可使與冠齒輪固定連接的橫桿水平圓周轉動,自動畫圓的效果更好。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上下兩端分別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可沿所述橫桿滑動。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塊通過設置滑槽來在橫桿上滑動,操作更方便,結構更穩定。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為固定螺絲,所述滑塊上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絲通過所述固定孔來將所述滑塊固定到所述橫桿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直接通過擰緊固定螺絲將滑塊固定到橫桿上,擰松固定螺絲后就可以滑動滑塊,易于使用者操作,且結構簡單。
進一步地,所述畫筆帶有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為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設于所述滑塊內,另一端設于所述畫筆的筆桿內。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畫筆帶有彈性裝置,當畫筆旋轉畫圓時遇到高低不平的平面可以起到很好的緩沖和減振作用,當定子傾斜,畫筆下壓力度過大時,也能保證畫圓穩定,畫圓質量更好。
進一步地,所述桿本體的中部還設有折疊部,所述桿本體可沿所述折疊部上下對折。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桿本體較長,使得本發條式圓規體積較大,有了折疊部的設置,可以將桿本體對折,減小攜帶或儲存本發條式圓規的體積。
進一步地,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設于所述桿本體上,且可壓緊或松開所述發條。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裝置可以有效控制發條的旋轉,根據需要來控制本發條圓規的工作狀態,當需要畫圓時,控制裝置松開發條,發條旋轉驅動齒輪轉動畫圓;當不需要畫圓時,使控制裝置壓緊發條,齒輪停止轉動,進而終止畫圓。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按鈕、壓緊裝置,所述控制按鈕設于所述桿本體的頂端,且與所述壓緊裝置的一端連接,所述壓緊裝置可上下活動的設于所述桿本體上,其遠離所述控制按鈕的一端抵接所述發條。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控制按鈕來按壓或松開壓緊裝置,可讓壓緊裝置直接壓緊或松開發條,有效、方便的實現對發條旋轉的控制,進而通過控制按鈕控制本發條式圓規自動畫圓。
進一步地,所述橫桿遠離所述桿本體的一端設有阻擋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橫桿末端設置有阻擋塊可有效防止滑塊從橫桿上滑出。
進一步地,所述橫桿上還標注有刻度。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橫桿上標注有刻度可方便使用者使用時根據畫圓半徑的需要準確調節滑塊與定子的距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發條式圓規的優選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桿本體,2、橫桿,3、滑塊,4、發條,5、定子,6、冠齒輪,7、畫筆,8、動力齒輪,9、傳動齒輪,10、固定螺絲,11、彈簧,12、折疊部,13、控制按鈕,14、壓緊裝置,15、阻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發條式圓規,包括桿本體1、橫桿2、滑塊3、固定裝置以及發條4,所述桿本體1豎直設置,其下端設有定子5,且套設有冠齒輪6;所述橫桿2水平的固定設置在所述冠齒輪6上;所述滑塊3可滑動的設于所述橫桿2上,且所述滑塊3下端設有畫筆7;所述固定裝置可將所述滑塊3固定在所述橫桿2上;所述發條4設于所述桿本體1上,且所述發條4上設有動力齒輪8;所述桿本體1上還設有傳動齒輪9,所述傳動齒輪9分別與所述動力齒輪8和所述冠齒輪6嚙合。為了使傳動效果更好,所述動力齒輪8和所述傳動齒輪9豎直設置,所述冠齒輪6水平設置。
具體工作原理:
使用者根據畫圓的半徑大小,將滑塊3滑動到橫桿2的相應位置后用固定裝置固定,使得滑塊上的畫筆7到定子5的距離等于需畫圓的半徑,定子5定位后,上好發條4,然后松開發條4,動力齒輪8跟隨發條4豎直轉動,動力齒輪8帶動傳動齒輪9轉動,傳動齒輪9驅動冠齒輪6以桿本體1為中心水平轉動,從而控制橫桿2繞著桿本體1水平圓周轉動,使得滑塊3上的畫筆7自動畫圓,實現發條驅動式畫圓,操作方便,結構合理。需要說明的是,動力齒輪8通過旋轉軸設置在發條4上,傳動齒輪9通過旋轉軸設置在桿本體1上。為了使滑塊3能在橫桿2上滑動靈活,可在所述滑塊3上下兩端分別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可沿所述橫桿2滑動。
優選地,所述固定裝置可為固定螺絲10,所述滑塊3上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絲10通過所述固定孔來將所述滑塊3固定到所述橫桿2上。當需要滑動滑塊3時,可擰松固定螺絲10;當調節好滑塊3的位置后,通過擰緊固定螺絲10就可以將滑塊3固定到橫桿2上。
在本實用新型發條式自動圓規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畫筆7上還設有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可為彈簧11,所述彈簧11的一端設于所述滑塊3內,另一端設于所述畫筆7的筆桿內。畫筆7上的彈性裝置可以有效防止定子5定位傾斜時,畫筆7下壓的力度過大造成畫筆7的損壞,且當畫圓的平面高低不平時,彈性裝置能起到很好的緩沖、減振的作用,使得發條驅動畫圓更加穩定,畫圓的質量更高。彈簧11可以更好的為畫筆7提供上下彈性緩沖。
由于本發條式圓規的體積較大,不便于攜帶或儲存,因此,在所述桿本體1的中部還設有折疊部12,所述桿本體1可沿所述折疊部12上下對折。這樣,可以有效的將本發條式圓規折疊起來,避免其體積過大。優選地,所述折疊部12為鉸鏈,所述鉸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桿本體1的上半部分,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桿本體1的下半部分。鉸鏈的這種結構能簡單、方便的實現本發條式圓規對折。
為了使本發條式圓規自動畫圓的可控制性,還增設有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設于所述桿本體1上,且可壓緊或松開所述發條4。具體地,所述控制裝置可以包括控制按鈕13、壓緊裝置14,所述控制按鈕13設于所述桿本體1的頂端,且與所述壓緊裝置14的一端連接,所述壓緊裝置14可上下活動的設于所述桿本體1上,其遠離所述控制按鈕13的一端抵接所述發條4。易于理解的是,控制按鈕13通過設置彈簧實現與桿本體1的按壓或松開,當本發條式圓規不工作的情況下,控制按鈕13是按壓在壓緊裝置14上的,壓緊裝置14頂住發條4并壓緊,阻擋住發條4轉動;當需要圓規自動畫圓時,按下控制按鈕13,控制按鈕13在彈簧的彈性作用力下會退回到桿本體1的相應位置,壓緊裝置14松開發條4,發條4轉動實現自動畫圓。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上發條和防止齒輪損壞,一般情況是在壓緊裝置14松開發條4的狀態時,進行上發條。
優選地,所述橫桿2遠離所述桿本體1的一端設有阻擋塊15,通過該阻擋塊15可以有效防止滑塊3在橫桿2上滑動的力度過大而滑出。考慮到方便使用者根據畫圓半徑來調節滑塊3的位置,所述橫桿2上還標注有刻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